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5 08: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水循环
1.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概念、环节和类型。
2.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结合案例说明水循环原理的实际应用及其地理意义。
3.人地协调观:根据城市内涝等现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情景导入
0.001%
96.538%
海洋水
大气水
陆地水
3.463%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哪些?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液态水数量最多
1、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陆地淡水主要分布在?
水圈的组成
新课讲授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活动:观察水循环示意图找出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新课讲授
1.描述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联系了哪些圈层?
2.水循环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过程、发生地点和主要环节
3.举例说明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相态如何转化?
4.促使水循环运动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一
根据动画演示,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以下问题:
海洋
陆地
蒸 腾
蒸 发
降 水
蒸 发
降 水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下渗
地下径流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包括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腾、蒸发、降水 蒸发、降水
特点及意义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很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大,但对陆地水更新没有意义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内因:
外因:动力因素
水的三态变化
为水汽的移动提供了条件
固、气、液相互转化
太阳辐射
地球重力
1.促使雨水的降落;
2.水从高处→低处,形成地表径流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产生原因
01 从水循环过程看,“黄河之水天上来”指的是哪个环节?
02 黄河水真是“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03 长江主要参与的是哪种类型水循环?
降水
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又重新回到陆地
海陆间循环
04 塔里木河水参与的是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抢答环节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可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
图3.3 宁夏砂田景观
合作探究二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差异:砂田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太阳直接照射耕作层,减少耕作层土壤水分汽化,从而使砂石覆盖下的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大大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蓄水、保水作用明显)
图3.4 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
合作探究二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四月末,砂田含水量高于裸田含水量。
砂田影响水循环的环节:①增加下渗环节②抑制地表土壤水分蒸发③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是干旱地区一种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方法
图3.5 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合作探究二
同桌讨论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植树造林
人工降雨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城市道路硬化
围湖造田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植被可涵养水源)
增加了降水
调节地表径流的空间分配
调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主要影响地表径流(湖泊可以调蓄河流水量;围湖造田后湖泊调蓄河流水量的能力减小,将会加大下游洪涝和旱灾)
(1)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观察下列案例及图片,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2)塑造着地表形态,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观察下列案例及图片,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水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同时携带大量泥沙流入黄河。
在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形成了三角洲。
(3)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观察下列案例及图片,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炎炎夏日,当你来到一片森林里时,会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蒸发、蒸腾能减缓地面或者植物温度升高的幅度。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新课讲授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观察下列案例及图片,归纳水循环的意义。
课题一: 结合“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自然、人为原因)。
项目式学习
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
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课题二: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哪些优势?建设“海绵城市”是否能极大改善城市内涝问题?
项目式学习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
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课题三:请你尝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对校园建筑和道路系统进行改造,促进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和利用。给出设计图并说明设计缘由。
项目式学习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
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水资源
维系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水循环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
类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
塑造地表形态,成为海陆间的纽带
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知识总结
2、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入渗和蒸腾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B
B
A
随堂演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B
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D
随堂演练
A.① B.② C.③ D.④
水循环
情境导入
原理学习
学习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
谢谢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