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共33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共33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5 15: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 2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
了解第一国际形成的史实,认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的地点变化,了解其主要活动;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地、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发生地。
历史解释:
阅读史料,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及内涵。
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节选文本材料,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家国情怀: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主要活动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趣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马克思 恩格斯
家庭出生 1818年,德国,律师家庭 1820年,德国,资本家
专业素养 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哲学博士。 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 成绩优异,精通哲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
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理想抱负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帮助普通的劳动者,为他们的权益去斗争
共同点 胸怀崇高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息战斗的精神,为人类解放事业
我的择业目标
卡尔·马克思
Karl·marx
1818.5.5—1883.3.14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engels
1820.11.28—1895.8.5
阅读教材,结合图片,概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
图一 马克思创办《莱茵报》
图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会见
图三 《资本论》
图四《共产党宣言》
①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②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⑤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④ 1849年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
③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材料一:1770年到1840年,欧洲国家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
材料二: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1英镑等于20先令, 1先令等于12便士)
材料三:一位政府巡视员这样描写拉斯哥的工人区“房屋肮脏、潮湿、破陋到马都不能拴在里面”。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贫富分化、对工人剥削,阶级矛盾)
生产力发展
贫富分化严重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 (19世纪初—40年代)
19世纪,英国工人爆发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9世纪初,英国爆发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
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
提高工资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争取普选权等政治权利
提高工资
失败
2、寻求解决的办法---工人阶级
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
提高工资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争取普选权等政治权利
提高工资
②阶级基础:工人运动兴起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三大运动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寻求解决的办法—有识之士
材料一: 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主张人人劳动,人人都有劳动权,没有失业现象实行“按工效定能力,按能力计报酬”的原则。他希望得到人们的支持,甚至得到当时罗马教皇和国王路易十八的支持。结果四处碰壁,出于失望,举枪自杀。
材料二 :傅立叶主张由多个叫“法郎吉”的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和谐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他刊登广告声明自己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待答应出资创办“法郎吉”的富人或权贵人物。他等了10多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问津。——节选《全球通史》
材料三: 欧文要求将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进行实验……结果实验不到3年就以失败而告终。 ——节选《全球通史》
劝说人们捐款
等待有钱人投资
依靠合乎理性的政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亚当·斯密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资本论》
③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理论来源
国际工人运动遭受挫折,需要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
马克思
恩格斯
他是无产阶级的导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带头人。
一般信奉他理论的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恩格斯出生在莱茵省的巴门市,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工人。
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
恩格斯没有想自己如何赚钱,而是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
恩格斯的生平
概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
1
2
3
4
5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②阶级基础:工人运动兴起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③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他们心地善良,关心劳苦大众的疾苦,深入了解工 人生活,乐于向劳苦大众奉献自己的一切。
他们都不惜舍弃原先优渥的个人生活条件,选择了 将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的职业,在逆境中坚定不 移地为美好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 学识渊博。
重视社会实践,结合工人运动实践来创立科学理论。
我们大致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青年应该学习他们哪些高尚品格呢?
3.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或地位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
⑤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4.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3)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作者:
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③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理论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②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历学习到什么
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重视社会实践,关心社会现实,
珍惜友谊,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
【课堂探究】7.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
革命的理论依据——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暴力革命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3)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如: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尝试、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表现:
①第一国际(指导机构)
②巴黎公社(实践或尝试)
巴黎公社成立
政治斗争
3.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1)背景
1864年英、法、德工人代表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5)性质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6)目标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材料:1862年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各国工人参观、会晤…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在伦敦集会,抗议沙俄政府对波兰人民迫害…
(2)成立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的历史时期
(7)影响:
使工人阶级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政治目标——推翻资产阶级
⑶代表阶级
无产阶级
⑷措施
建立支部,联合斗争、提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使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3.巴黎公社运动
B.过程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社会矛盾激化;
A.背景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④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结果】
D.巴黎公社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使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②1871年3月28日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③得到第一国际的支持
C.巴黎公社政权性质:
巴黎公社的失败不仅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反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革命首创精神
彻底(战斗到底)的革命精神
巴黎公社的精神
献给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遇难者
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阅读材料,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巴黎公社社员墙
①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无产阶级还不具备建立政权的条件.
②没有成熟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缺乏经验(主观)
③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
④资产阶级敌对势力强大(客观)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狄盖特
1.空想到科学:
2.理论到实践:
3.理想到现实: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64年成立第一国际;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形成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
李大钊
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
新中国的成立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历史上几大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对应同时期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
萌芽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明晰
工人运动兴起与社会主义革命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
纵观初中历史提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文明发展离不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与恩格斯
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标志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4年成立第一国际
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实践
课堂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
革命实践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课堂小结
考点突破
1.(2023 北京)19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2023 内江)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辞。在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庄严讲话:“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一意识最早出现于(  )
A.《共产党宣言》 B.《哈姆雷特》
C.《联合国家宣言》 D.《和平法令》
C
A
3.(2023 张家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国际 C.苏维埃政府 D.共产国际
4.(2023 荆州)《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创办的报纸,报纸订户最多时达6000份左右,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新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A.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B.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A
B
5.“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上述观点出自(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6.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据此可知,革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革命实践 B.经典著作 C.经验积累 D.科技创新
C
A
7.文艺复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作为近代欧洲思想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共同点有( )
A.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都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C.都是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D.都把斗争矛头对准了教会
8.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