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结构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
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以及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课程导入
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间
代表人物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知识链接——状元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实业救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热潮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①原因
②表现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卢作孚(1893-1952)重庆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知识链接——近代中国著名企业家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①原因
②表现
1914到1919年我国面粉出口情况
项目 1914年前 1914年后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纱锭数目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缫丝厂数目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 40多家 120多家
③代表
荣宗敬和荣德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知识链接——“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49年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实现了新的复苏。荣德生父子加深了对共产党的信任感。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荣毅仁于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1)时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原因:
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3)表现: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萧条发展
②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2.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4.近代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清朝梳辫图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
剪辫后的溥仪
1.剪辫子
变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5.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变
2.易服饰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5.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变
3.劝禁缠足
5.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劝禁女子缠足。
变
大人
老爷
君
先生
同志
变
变
4.变礼仪:
5.变称呼:
鞠躬
跪拜
握手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 “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新风尚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6、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②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④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③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不平衡
课堂探究: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4)新的社会制度的推广。
(3)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冲击。
(2)西方文明的传播和影响。
(1)自然科学及技术的进步和引入。
1.【唯物史观】观察下列两幅图片,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 )
A.新式交通工具较为普遍
B.仍处于封建社会时期
C.生活面貌的变化不平衡
D.已实现了经济近代化
C
2.【唯物史观】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B.洋务派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损害 D.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D
3.【唯物史观】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为大礼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由此可见( )
A.重视服饰的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饰统一
C.社会变革引发服饰变革 D.服饰生活全面西化
C
4.【唯物史观】小明在查阅历史资料时,读到了下面的一封信。请你帮他推断,这封信的作者应是( )
亲爱的诺索布夫人:
诚然,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但我将全力以赴……
A.魏源 B.詹天佑 C.侯德榜 D.聂耳
B
5.【唯物史观】“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材料中“他”和“兴国之梦”分别是指( )
A.曾国藩自强求富 B.孙中山民主共和
C.张謇实业救国 D.毛泽东马克思主义
C
6.【唯物史观】下图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外部因素是( )
A.辛亥革命推动 B.列强放松侵略
C.西方国家援助 D.国际环境稳定
D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