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课《食物的营养》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课《食物的营养》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16: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食物的营养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课时(共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认识了食物的种类之后,对于营养产生了许多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对本节课进行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对食物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食物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不能完全正确地说出食物的名称;学生对于食物的营养成分、饮食健康及消化过程的认识比较片面。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观察图片,能说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从食物中得到,食物中有六种主要营养成分,能按照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科学思维:基于实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究实践: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活动,学会鉴别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的方法,并能自己操作。态度责任: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类根据需求的增加不断改进对食物加工、制造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活动,学会鉴别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的方法,并能自己操作。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活动,学会鉴别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的方法,并能自己操作。
板书设计 2食物的营养糖类脂肪 把肥肉放在纸上压一压 有油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淀粉 在食物上滴碘酒 食物变蓝
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含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5分钟1.图中的食物为什么这样摆放?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种食物?我们能不能长期只吃几种食物?【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之间的联系,希望学生能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与营养建立联系。2.聚焦到科学实践活动的问题。每种食物都含有我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吗?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预设:学生说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无法验证。【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跟据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二、尝试探究:25分钟(一)实验探究:把食物放在纸上按压,观察有什么现象。1.把食物分别放在白纸上轻轻按压,留下油迹,做好记录。引导学生实验后将油迹和水迹进行对比,更好的了解脂肪的特征。按压时可以采用擦一擦、压一压的方法。2.观察食物在纸上留下的痕迹。3.将一滴食用油滴在白纸上并涂抹开。4.对比食用油的痕迹和食物留下的痕迹,你有什么发现?观察食用油和食物按压之后的痕迹,进行对比,并记录。预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比较食物中油迹和水迹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比较思维。(二)实验探究:在食物上滴上碘酒,观察有什么现象。1.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慢慢观察淀粉的变化。2.分别在不同食物上滴碘酒,观察食物的变化。3.对比淀粉和不同食物滴碘酒后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实验预设:学生发现颜色的变化【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实验时提示学生注意:取碘酒要适量。引导对两次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实验探究:把食物放在火上烧,会有什么现象。(熟的瘦肉)指导学生使用酒精灯,教师讲解酒精灯的使用事项,现金行练习,确保安全再分组操作。1.把食物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食物的变化。2.将食物继续烧,直到烧焦,闻一闻食物发出的气味。【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你什么时候闻到过这种气味?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与生活现象进行比较,增强理解。三、表达交流、进行分类1.我们研究的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2.你是根据什么发现的?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来说都十分重要,各种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要想摄取更多更全面的营养成分,我们就不能挑食不能偏食。四、有效迁移 5分钟1.按营养成分对食物进行分类。2.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作用?3.你觉得偏食有什么危害?【设计意图】培养比较与分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业布置 1. 2. 3.一种食物可能含有淀粉,也可能含有脂肪,还有可能蛋白质,怎样鉴别?把鉴别过程写出来。 4.一种食物放在火上烧会有烧头发的味道,这种食物主要含有什么成分?哪些食物含有这种成分较多?5.将下列食物进行分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花生 鸡肉 米饭 瘦肉 葵花籽 馒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