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家庭用电》单元备课(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家庭用电》单元备课(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16: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备课
第 三 单元
单元(主题) 《家庭用电》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程标准中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 《学习动机理论》提出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进行奖惩、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均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家庭用电》是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 学习内容: 3.2电磁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流的一种方法。 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雷电、高压电、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学业要求: 能说明形成简单电路的基本条件及控制方法,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安全用电。 能在探究过程中描述现象并如实记录;能在动手连接电路等活动中,耐心操作、反复检查;关注生活中电的重要作用。 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 连接简单电路 研究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关于电的问题,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有关电的生活经验更加集中和丰富。本单元站在学生看待有关电的问题的角度,从家庭用电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引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并希望研究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设计了四课,包括第8课、第9课、第10课和第11课。 第8课《手电筒的秘密》一课时以学生熟悉的物品——手电筒为切入点。安排了观察手电筒有哪几部分组成、灯泡和电池的内部构造、点亮小灯泡等活动。在点亮小灯泡活动中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供学生使用,学生把能亮和不能亮的连接方法都画下来,比较共同点。拓展应用部分安排了点亮两个小灯泡的活动。 第9课《开关》一课中通过课页提问,激发探究兴趣。本课安排了“用开关控制电路”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观察开关的组成并实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实验检测“哪些材料容易导电”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拓展与应用部分安排了制作简易开关的活动。 第10课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以情景引入,分析电路出了什么故障。首先推测电路故障,其次制作简易电路检测器,最后用简易电路找出电路故障。拓展与应用部分安排了检查手电筒的电路故障的活动。 第11课《电与我们》以情景家庭中哪里用到电引入,调查家庭用电的情况,能够说出电的用途,知道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同时,电有时也极具危险性,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雷电对人体产生伤害。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家庭用电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正是站在学生看待有关电的问题的角度,从家庭用电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引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并希望研究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基础,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但学生还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应让学生参与丰富的科学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多说多做,强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感知与记忆。另外,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知道只有电路元件形成闭合的回路,电在电路中流通,用电器才能工作。 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3.知道可以用排除法找出电路中的故障。 4.能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科学思维 1.能给基于对手电筒的观察,提出可以探究的有关电路的科学问题。 2.能从形成电路的条件等方面提出假设,并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分析并描述探究结果。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电路,并分析形成电路的条件。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探究实践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2.能倾听、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彼此的想法。 态度责任 1.了解并意识到人类能对电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意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电有关的科技新产品和新事物。
教学重点 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知道只有电路元件形成闭合的回路,电在电路中流通,用电器才能工作。 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3.知道可以用排除法找出电路中的故障。 4.能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 1.能给基于对手电筒的观察,提出可以探究的有关电路的科学问题。 2.能从形成电路的条件等方面提出假设,并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分析并描述探究结果。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电路,并分析形成电路的条件。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
作业设计规划及作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