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5 11: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 一八事变——日军精心策划、有目的的一次侵略活动
《田中奏折》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如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九一八事变
根本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国际形势: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通过侵略中国东北摆脱国内危机的困扰;
国内形势:
蒋介石“围剿”红军,国共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
阅读课本86页相关史事,归纳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东北军驻地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北大营
柳条湖
“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九一八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
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的态度:
东三省沦陷
兵力
日本 关东军
2.7万
中国 东北军
20万
事变 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影响
九一八 事变
1931年
9月18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北三省
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概况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结果:
东北三省
(1)日军占领了
中 国
外 蒙 古
苏 联






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
(2)建立
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
① 时间:
② 地点:
③ 建立方式:
④ 皇帝:
1932年
长春
日本扶植
溥仪
长春








掠夺资源
奴化教育
实行殖民统治
东北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国民党)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抗日游击队
合并: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著名将领:
1.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
马占山
(1)组建时间:
(2)组建者: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各族民众与
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
(4)著名战役:
齐齐哈尔守卫战。
1931年11月
① 时间:
② 地点:
③ 领导人:
④ 结果:
齐齐哈尔嫩江桥
马占山
撤退
马占山简介
马占山,1885年生于吉林省怀德县,出
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九·一八”事变后,
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
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
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
一枪。1932年4月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
重创日军。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1950年病逝。
江桥抗战
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
一枪
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游击队抗战:
杨靖宇
(1)组建者:
(2)领导人:
(3)抗战方式:
中国共产党
游击战争
杨靖宇简介
杨靖宇,1905年生,原名马尚德,河南
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鄂豫皖
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
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到东北
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
职。1939年10月,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
3、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时间:
(2)组建者:
(3)部队来源:
中国共产党
1936年
东北各抗日部队
3.一·二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事件:
(4)中国参战部队:
(5)著名将领:
(6)结果:
1932年1月28日
上海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蔡廷锴
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停
战协定》
日军进攻上海
蒋光鼐
蒋光鼐简介
蒋光鼐,生于1888年,广东省东莞县人,
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
战争和中原大战。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
挥、上将兼淞沪警备司令。淞沪抗战时,率
领十九路军将士奋勇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纺织工业部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及民革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1967年病逝。
蔡廷锴简介
蔡廷锴,1892年生于广
东罗定,毕业于护国第二军
陆军讲武堂,19路军总司令,
率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
后奋起抗击日军,致使日军侵
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后
参与领导福建事变,1934年1月因内部瓦解而失败。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4月25日逝世。
日本侵华步伐: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3年
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民政府态度: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华北自治运动”
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成为类似伪满洲国的特殊地区,从而建立起日本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日军进犯山海关
九一八事变
日军侵占区
长春
1933年
侵占区
1935年
华北五省
自治区
1933年1月,
日军攻占山
海关并向南
推进。中国
军队在长城
一线抗战。
誓死不做
亡国奴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背景: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
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1935年8月
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党的任务就是把工人、农民、学生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阵线。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共产党的努力
1935年8月《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年底瓦窑堡会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二·九运动
背景 时间 地点
主力 领导力量
口号 结果 意义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新华门前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被镇压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 平静的书桌了。”
中国共产党
青年学生
1.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2.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不抵抗妥协政策
满洲国
华北五省
新 疆
西藏
宁夏
青海
川军
滇军
黔军
桂系
南京国
民政府
1936年形势图
西北军
东北军
西北军
东北军
西安
昔日兄弟如何反目?
张学良杨虎城
“攘外必先安内”
1.西安事变背景
(1)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2)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性质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逼蒋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2.西安事变的概况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态度如何?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
日本
美英
亲日派
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中共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蒋: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电影《西安事变》剧照
西安事变的结果
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进行协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侵略
中国抗争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西安事变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堂小结
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队伍是( )
A.工农革命军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抗日联军
C
课堂练习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在旧中国十三年》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1935年底的一件大事:“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辛亥革命
C
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蒋介石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D.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C
4.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道的一则消息
(1)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 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张学良、杨虎城。目的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材料二: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2)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等力图讨伐张、杨,想乘机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他的统治地位。如果发生内战,日本将乘机扩大侵略中国的战争,不利于抗日,不利于人民,不利于革命。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