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2土壤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2土壤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5 11: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土壤
SOIL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CHAPTER FIVE
VEGETATION & SOIL
课标解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课标呈现]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知道影响某地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用
一定的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
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
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
你能举出改良士壤的其他案例吗
观察土壤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野外对土壤的观察
01
颜色
colour
02
质地
quality
03
剖面构造
sectional structure
black soil
黑土
颜色
red soil
红壤
颜色
东川红土地
purple soil
紫色土
颜色
颜色
yellow soil
黄土
质地
%
土壤质地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
土壤
×100%
土壤矿物质颗粒
粒径小
粒径大
石砾
砂土
粉粒
黏粒
质地
剖面构造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sen lin tu rang pou mian
森林土壤剖面
剖面构造
geng zuo tu rang pou mian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成土母质
parent material
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organisms
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气候
climate
气候的分布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
landforms
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时间
time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human activity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
总结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3)气候;①冷湿环境(如东北)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
②干旱、高温地区(如我国南方)微生物分解快,土壤贫瘠
(4)地貌: ①陡坡水流速度快,物质迁移速度快,因此陡坡很难形成深厚的土壤,而缓坡却相反。
②阳坡光热条件好,土壤水分状况差,而阴坡光热条件差,土壤水分状况好
(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既破坏也有保护。
1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降水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土壤
岩石圈
地下水
风化壳
①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土壤的功能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土壤的功能
③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
土壤的功能
④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的功能
设法改良或改造
例如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土壤的保护
北丘洼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
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
引淡淋盐
井灌并排
覆盖
农业举措
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
抽取淡水
补充淡水
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
营造防护林带,果,椿苗间作等
土体脱盐
咸水淡化
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
巩固水盐调节效果
种养结合
保证肥力
土壤的保护
1
2
3
4
常用方法
common
method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
广施农家肥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
一、观察土壤
1.土壤颜色
2.土壤质地
3.土壤剖面构造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
2.生物
3.气候
4.地貌
5.时间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2.土壤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4.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
5.改良土壤
课堂巩固
解析:长白山海拔高,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①正确;有机质分解主
要在暖季,冬季积雪的厚薄不影响分解速度,②错误;高海拔地区土壤温度低
,蒸发弱,土壤水分高,长期处于厌氧状态,有机质分解速度慢,③正确;高
海拔地区光照较强,④错误。故选B。
课堂巩固
2.暖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主要是海拔较高处(  )
A.植被稀疏 B.积雪保温
C.大气稀薄 D.风力较小
解析:苔原带随着海拔升高植被覆盖度下降,基岩裸露多,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暖季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温度上升,A正确;暖季苔原带没有积雪覆盖,B错误;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会导致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较大,D错误。
3.在苔原带海拔较低且坡度大的部位,草本植物竞争优势强于灌木,主要是因为陡坡处(  )
A.热量充足 B.水分较多
C.土壤浅薄 D.光照不足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陡坡”二字,陡坡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层薄,不利于灌木的生长。灌木为直根系,草本为须根系,草本植物因根系浅,更能适应土层浅薄的环境,C正确;海拔相同的地方,坡度陡缓对热量几乎没有影响,A错误;坡度大的区域保持水土能力差,水分较少,B错误;苔原带陡坡光照充足,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