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 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貌、庸”等 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 9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风趣,能说出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手指》,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2、回顾旧知,引出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中国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出示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的漫画多以儿童为题材,幽默风趣。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十余种,漫画集《子恺漫画》等。3.四年级时我们学习过他的《白鹅》,语言幽默风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和漫画多以儿童为题材,富有生活情趣,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空见惯的手指。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拇指按弦搔痒窈窕薄弱秽物轧伤纽扣附庸爱憎揿电铃拧螺丝(1)自由读,指生读,强调“窈窕”、“揿电铃”的读音,齐读。(2)学习多音字“薄”。
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读音。在日薄西山的时候,妈妈已经做好了薄饼准备吃饭,而他还在园子里观察薄荷呢!过渡:词语不仅要会读,还有会写。
2.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庸”,齐读,试着给它组个词。学生观察,指生说书写要点。(2)师边讲解书写要点边范写。(3)学生描红临写。师强调临写时,写完和课件中对照,争取一个要比一个好。(强调写握姿)(4)展评。表扬书写认真的同学(针对同学们的提示点评。)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过渡:词语会读了,生字会写了,下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指,来介绍一下。薄bó(薄弱)báobò(薄荷)(薄片)
1. 指一名学生上台介绍。伸出手,说一说五根手指的名称。
2. 过渡:他是这么介绍的。丰子恺先生在文章的开头这么说到(齐读):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在作者丰子恺笔下,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姿态性格)
3.接下来我们先来读一读他隆重推出的第一根手指——大拇指。请同学们轻声读第 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大拇指的。(1)样子(外形特点,生交流。)(2)作用:最肯吃苦。(出示拇指肯吃苦的语句)多种形式朗读语段,师范读,重读关键词语。齐读语段。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提炼出关键词语。过渡:读着读着,老师产生了联想,这样的大拇指就像社会中的某些人。(3)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3.找到关键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大拇指的特点和作用。(指导读书方法)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第 3—5自然段,想想作者各写了其他四指的什么特点和作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4.感受作者的语言幽默风趣。出示:“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生读句子,谈体会。从修辞手法、用词贴切等方面去谈。想到了哪些像食指一样的人。
5.作者丰子恺曾经说:“写文章的时候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那这篇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全文,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指生说。课件出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的群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1)学生齐读。(2)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启发呢?能结合身边具体的例子说说吗?(3)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正如作者所说的,只要五根手指能够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我们人类更是这样,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指导朗读
四、作业设计
1.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对话。
2.阅读《缘缘堂随笔》,进一步感受他的语言魅力。
板书设计
22手指
姿态 性格
团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