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一单元3课《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一单元3课《我们离不开植物》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16: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3. 我们离不开植物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我们离不开植物》主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初步树立保护、珍借植物资源意识。科学实践部分,设计三个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哪些食物来自植物同时认识这些植物长什么样。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植物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在知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之后,思考讨论如何去珍惜和保护植物资源。拓展与应用部分,讲述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植物进行了半个月的养护和观察,本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用品入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的作用,知道保护植物的一些具体方法。 科学思维: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 探究实践: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关心和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我们离不开植物 衣 食 住 行 用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教学 出示一些蔬菜和水果,启发学生思考它们的来源。 提问: 这是什么? 它来自植物的哪个部分? 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许多常见食物,却未必知道这些食物的来源。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指导学生认识与常见食物相对应的植物,甚至可以把食物的加工过程做成课件,演示给学生观看 展开科学实践活动 出示一些常见的食物(如爆米花、米饭、馒头、豆腐等),以及与这些食物相对应的植物(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图片及加工过程或视频,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食物的来源,认识对应的植物。 提问: 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请找出与这种食物对应的植物(图片) 水稻是怎么变成米饭的? 学生讨论 例如:田里的水稻、收割下来的水稻、脱粒后的稻谷、装袋后的大米、煮熟的米饭。帮助学生了解米饭是怎么从田地里来到餐桌上的。 在教室里随机选取一些物品,如桌椅、书本、铅笔、橡皮、水杯、黑板、粉笔等,让学生说说其中那些物品来源于植物。 谈话:这是什么?他是用什么做成的?请找出对应的图片。 例如:人们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来源于植物,植物可以供我们食用;植物能盖房子,让我们居住;植物能制成船,供水乡的人们出行;植物还能制成桌椅、纸杯、铅笔供我们使用。就连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也离不开植物。比如说植物当中的棉花就可以织成棉布,棉布就可以做成衣服。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出示一些植物(如常见的松树、竹子等)图片,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植物的用途,并把调查结果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谈话: 这是什么植物?它有什么用途?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调查它的各种用途,并把调查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植物。
作业布置 继续调查植物的用途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