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一单元2课《袋子里面有什么》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一单元2课《袋子里面有什么》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16: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2.袋子里有什么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判断的解暗箱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用眼观察是最常用的观察方法。除此之外,可以有选择地、有序地运用其他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时,要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学情分析 观察是科学课学习伊始主要的学习内容之- 。要进行观察就离不开人的感觉器官,只有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才能获行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 2.学生通过活动比较几种感觉器官的不同。 3.通过辨别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学生初步具有利用五种感官来认识周围物体的意识和能力。 4.初步具有安全有序地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倾听他人发言,有序的参与小组活动。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水果,认识人体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使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辨认袋子里有什么的活动,知道五觉,并进行区分与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 1.谈话:今天的科学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袋子礼物,这里面会有什么呢? 2.提出方法,进行猜想 (1)提问:如果不打开袋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呢?思考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预设1】不打开袋子,伸进去摸一摸看看是什么; 【预设2】闻一闻; 【预设3】听一听……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不同感觉器官的作用,了解学生知道用哪些感觉器官辨别物体。 (2)教师追问: ①你用听的方法为了听什么?(听声音) ②闻的方法是为了知道什么?(闻气味) ③摸的方法是为了知道什么?(形状,大小,软硬等) 【预设】听声音,是铃铛的声音;闻气味,香香的;形状,苹果、核桃。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感觉器官作用的认识。 二、探究实践活动 (一)用听的方法进行探究 1.刚才咱们同学们想了一些方法,我们先进行哪一个呢? 2.只有一个袋子,一组有2个人,怎么做呢?听的时候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贴耳朵的图片) 从每组的1号到2号按顺序进行。 第一个活动,分别听一听。 汇报: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什么声音?(铃铃铃的声音) 那么,你判断里面可能有什么呢?(铃铛) 学生根据所听声音进行判断 (二)用闻的方法进行探究 1.谈话:第二个活动,分别闻一闻。(贴鼻子的图片) 2.学生汇报:能闻到什么?(气味) 3.学生根据闻到的气味判断袋子里面可能有什么呢?(香皂) 【设计意图】安全教育,强调实验的顺序。 (三)用摸的方法进行探究 1.谈话:第三个活动,分别摸一摸。(贴手的图片) 下面,我们把袋口打开到只能伸进一只手的大小,用手来摸一摸。 2.学生汇报:摸到的是什么感觉? 【预设】软软的可能是什么;硬硬的东西可能是什么…… 3.教师把学生所说的猜想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发现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这些都 是识别物体的方法。同时,通过模仿老师的 汇报方式,培养学生完整、有条理汇报方法。 (四)用眼看的方法进行探究 1.谈话:咱们的判断到底对不对呢?怎么来验证一下呢?下面打开袋子看一看,把看到的和猜想一样的放到托盘里,不一样的放在桌子上。把判断正确的物体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图)。 2.还有些判断错误的,现在我们再用眼睛来帮助我们辨认一下。分别看到了什么? 3.学生打开布袋,确认辨认是否正确。并将确认的物品画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的方式来观察物体,了解眼睛所能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比较眼情看和手摸这两样观察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有些尖锐、锋利的物体很危险,所以能看的色不去摸,为有序观察打下基础。 (五)用舌尝 1.提问:还有两个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看也看不出来,闻也闻不出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2.学生提出尝一尝 3.讲解:科学尝东西方法,用药匙盛取一点,倒在舌尖上,不碰到自己的嘴。讲解舌头的不同位置尝到的味道不同。舌尖是味觉敏感区,所以科学实验上尝东西,用舌尖,而且如果尝的东西不对,也可以马上冲洗掉。先尝一号,再尝2号,然后用水漱口。 4.学生分组活动:尝白糖和食盐。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知道、不认识、不安全的 物品不能尝。 三.拓展迁移,安全教育 1.你们可真厉害,把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认出来了,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认识它们的? 【预设】听,闻,摸,看,尝 【设计意图】应用前面所学辨认物质。学生用闻、尝等方法探究杯子里的物质。 2.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东西不知道你能不能认出来它? 学生用多种方法辨认老师出示的液体。 3.尝液体的活动。 闻也不能知道是什么液体?就用尝的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做。 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我们身体上的五个好伙伴,它们是什么呢? 【预设】眼、耳、鼻、舌、手 2.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什么眼——看(颜色、形状等) 耳——听(声音) 鼻——闻(气味) 舌——尝(味道) 手——摸(感觉、大小、形状等)
作业布置 实践活动作业:用我们认识的五个感觉器官辨认生活中的物品。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