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
课题 6.常见的家养动物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基础上的拓展。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需要搜集更多介绍动物(主要是家养动物)的图片、图书资料等。根据掌握的资料,比较这些动物的不同点,思考动物的相同点。本课鼓励学生制作一种简单介绍动物的“小书”,制作“小书”可以在教学前搜集资料的环节做,也可以在本课的课后做。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动物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同事对于动物之间有着异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动物的了解内容很丰富,但缺乏系统性,课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在记录方面学生更善于运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以更多的让学生自主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人们饲养了多种家养动物,能够说出常见的家养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例如生长、进食、运动、繁殖后代等。 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得出常见动物的一些相同特征。 探究实践:能用语言简要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并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得出常见动物的一些相同特征。能搜集介绍动物的资料,并与同学分享资料。 态度责任:在学生合作与交流中愿意倾听,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在观察动物、阅读动物资料的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能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物,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搜集介绍动物的资料,运用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得出常见动物的一些相同特征。 在学生合作与交流中愿意倾听,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教学难点 运用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得出常见动物的一些相同特征。
板书设计 常见的家养小动物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精彩3分钟:介绍一种小动物 一、导入 上次课请大家搜集一些家养动物的图片或资料,大家都搜集了哪些? 说一说你是通过哪些渠道搜集这些资料的? 小组内充分交流后让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 教师适时补充自己所准备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带来的资料,看一看你们小组搜集了哪些资料。 学生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对于动物的了解,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表达机会。 2.找一找各种家养动物有哪些不同点: 说一说,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家养动物? 这些家养动物之间,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预设: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动物间形态上的相同,对于其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关注不足。 策略: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如我们常吃鸡蛋、小狗跑得快等等,以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方面进行比较。 3.同学们找到了家养动物很多的不同点,你能找到动物的相同点吗? 交流后简单记录 若学生想不到教师可适当提问提示 设计意图: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得出常见动物的一些相同特征,为建立生物与非生物概念打下基础。 三、拓展与应用 1.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家养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通过学习你对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 全班交流 2.利用彩笔和纸把你知道的关于这种动物的小知识制作成一本小书吧! 学生制作
作业布置 分享你制作的动物小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