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作品阅读(共2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学类作品阅读(共2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5 12: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4张PPT)
专题一 
文学类作品阅读
一、【2023三明质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6题。
走近红旗渠
时国金
走在一块块太行山石垒砌的渠堤上,一面是斧劈刀斩的峭壁,一面是望之胆寒的万丈深渊。清澈的渠水顺着山势缓缓地流淌,就像一条碧绿的飘带,紧紧地绕在太行山腰。站在红旗渠坚固的石堤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它称为“世界奇迹”。
回望历史的深处,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自古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十年九旱,水源奇缺。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特大旱灾,从春到秋,没下过一场透雨。这年年底,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从山西平顺将漳河水拦腰截流,把河水引上太行山、引进林县。这就是有名的“引漳入林”工程。这个号召,顺应了世世代代林县人民摆脱缺水之困的夙愿,一经提出就得到热烈响应。
元宵佳节,杨贵和县委全体同志率领由3万多民工组成的修渠大军,冒着寒风,踏着霜冻,浩浩荡荡开上了太行山,扑到荒无人烟的漳河滩和“引漳入林”工程的各个施工段。过去峰峦叠嶂、冷壁清寒的太行山间,顿时成了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战场。
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铁锤声、钢钎声打破了太行山几千年的宁静,坚硬的岩石和血肉之躯开始碰撞。千军万马战太行,那是人与大自然的较量。
这战场一摆就是十年。
今天,在老鹰嘴,我仰头注视着那几欲下坠的绝壁悬崖,试图复原出当年建设者之一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凌空除险的场景和心境。难以想象,在这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缘的石壁上悬空作业,需要多强的意志和多大的勇气!
当时,为保证安全,总指挥部决定组成一支专业除险队,实施凌空除险。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等工具,将一块块浮石勾撬、掀落下来。因腰部长时间被粗绳捆绑系磨,久而久之,任羊成的腰部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粗糙如老榆树的树皮。一次,任羊成去排除塌方险情,炸药突然爆炸,他一下子被崩裂的乱石埋住,瞬间失去知觉。人们赶紧东找西寻,终于从乱石堆中拽出了血肉模糊的任羊成。
历史这样记载着: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历经多年,削平了1 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 225万立方米,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 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终于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漳河南岸,太行山腰的轰山炸石、锤钎叮当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在林州人的接续奋斗下,放眼望去,如今的林州俨然已是“银龙舞太行,千里谷米香”。
站在庙荒村红旗渠旁的板栗树下,我发现日新月异的林州城可以尽收眼底。10年前,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庙荒村还是个贫困村。这里土薄石厚,房屋破旧。2012年,郁林英担任庙荒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眼里,这是个敢拼敢做的干部。上任伊始,郁林英铁了心带领村民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她与乡亲们一起,不等不靠,立足村子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这几年,庙荒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打造起特色民宿旅游村……如今,村里已建成农家院14户,特色院20户,每年接待游客数以万计,小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红旗渠的故事并未远去,红旗渠精神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在林州大地上代代流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真实任务情境 为了传承“红旗渠精神”,班级组织观看“寻访红旗渠,筑梦新时代”的短视频。请对照上文视频蓝本,参与观后交流讨论。
A.用动态俯视镜头拍摄太行山脉,是为了突出红旗渠雄伟壮观的景象。
B.拍摄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是为了表现红旗渠的坚固耐用。
C.镜头中 “千里谷米香”的壮丽景象,是为了突出红旗渠的重要作用。
D.全景拍摄穿村而过的红旗渠,可以展现庙荒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1.对短视频中有关镜头拍摄意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B
2.短视频少了对当年“引漳入林”工程得到热烈响应的背景介绍,需要补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①林州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②十年九旱,当年又遇特大旱灾;③这是世世代代林州人民的夙愿。
3.同学们对短视频中“拽”的动作特写镜头印象深刻,请结合语境赏析。(3分)
人们赶紧东找西寻,终于从乱石堆中拽.出了血肉模糊的任羊成。
“拽”有“用力拉”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人们情绪激动,救人心切。
4.视频旁白中的各项数据让人特别震撼,请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历经多年,削平了1 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 225万立方米,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 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①用各项数据介绍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②体现了修渠耗时之长、工程量之大、修建之难;③给人直观、真切的感受,极具冲击力。
5.有同学认为,短视频中郁林英的事迹显得多余。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不多余。郁林英的事迹是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林州大地上薪火相传的一个缩影,呼应“寻访红旗渠,筑梦新时代”这一主题。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人定胜天”的生动实践,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集中体现。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永远不会过时。
6.【立德树人·红旗渠精神】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阐释“红旗渠精神”的内核。(5分)
链接材料: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二、【2023漳州质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
张桂梅
江姐的艺术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她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读小学时,我是班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我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一路哼唱的歌是:“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的墓前来了红领巾……”
读中学时,学校排练歌剧《江姐》,选了我做主演,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首场演出在一家俱乐部,观众是附近的学生、老师、农民和工人。观众席上,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很热烈。他们不敢相信,一群中学生会把这个歌剧演得这么好。
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诚纯粹,我很佩服。她的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开始孙明霞送江姐上船时,江姐唱的是:“看长江,看长江,(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孙明霞唱:“祝你像江上白帆乘风破浪,祝你像山间青松傲雪凌霜!”
学江姐,她的坚强无畏,她的忠诚信仰,成了我一生的楷模。
18岁那年,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我到工段熟悉工作,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我参加了养路段的大会战,任务是保证运木材的便道畅通。一天山坡塌方,把我整个人埋了起来,幸亏工人们手脚麻利,从土里救出了我……
后来,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我当时没读过师范,也没进过大学,中学出来教中学,心里真有点发怵。初为人师的种种不适应,并没有压倒我。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革命精神始终滋养着我。与“江姐们”比,我差得远呢!我心里一直想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形象和情节,那时我经常唱的,就是《红梅赞》。
再后来,我调到丽江华坪工作,健康出了问题,又遭遇家庭变故。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工作中,我体会到教育对山区女性的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免费的女子高中,为此吃了些苦。在持续家访中,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高中的信念。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些?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每周一,我们女子高中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上宣誓,面对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每周六上午,我们全体上思想政治课,讲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江姐,也记住在女子高中的那“一抹红”,这将是她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有学生和我说:“我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种子,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围绕着中心选择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
B.第1段通过一组四字短语勾勒江姐的艺术形象,突出江姐在“我”心中的地位。
C.文中写中甸县“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旨在表现山区风景宜人。
D.文章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C
2.江姐具有坚强无畏的精神、忠诚坚定的信仰。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这种精神和信仰对“我”的影响?请简要概括。(3分)
①冒着危险参加养路段的大会战;②顶住压力当山区学校教师;③克服困难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
3.借助朗读能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下面括号处是班级同学在朗读时对句子语气或重音的处理,你认为恰当吗?请简要分析。(6分)
(1)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父亲说的话应明显加强语气)(3分)
示例:语气处理恰当。句中连用两个感叹号(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更能体现父亲的激动和自豪。
(2)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重音应落在“扎”字上)(3分)
示例:重音处理恰当。“扎”意为“钻进(投入)”,重音朗读更能强调“我”对山区工作的专注和热忱。
4.【思维能力】文章结尾处引用学生的话,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6分)
①说明高中办学理念已初见成效;②红色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③表明红色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5.创新题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双线结构和内容的理解,老师组织同学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你认为本文可以和下面哪篇课文进行关联阅读,请从双线结构或文章内容方面简述理由。(4分)
A.《藤野先生》(鲁迅)
B.《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示例一:我选A与本文关联阅读。两文都采用双线索结构:本文明线是“我”践行江姐精神,暗线是江姐精神的传承;《藤野先生》一文的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我”的爱国之情。本文中的“我”和课文里的藤野先生对本职工作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都关心爱护学生。
示例二:我选B与本文关联阅读。两文都关注人生责任:本文写“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工作;《最苦与最乐》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23分)
中国地图
侯发山
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爷爷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
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爷爷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了野狼。
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多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
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在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
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
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
“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
“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
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构想?”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
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
“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们到榆林看一看?”
“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与‘禹迹图’关联。‘禹迹’,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怕是走不动。”
“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
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
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
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
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
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小兵“皱着眉头”,可见他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
B.爷爷对“禹迹图”的解释,表明他对传统测绘精神的重视。
C.爷爷重回榆林的情节与上文他在榆林的工作经历形成了呼应。
D.小说以爷孙二人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发展,使叙事更加紧凑。
A
2.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4分)
爷爷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敏锐地发现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
3.小说第2段中,加点词语“故事”与“事故”能否互换?为什么?(5分)
示例一:不能。“故事”侧重传奇色彩,而“事故”侧重意外,原句突出了爷爷当年测绘工作的艰辛和危险。
示例二:能。“事故”侧重意外,而“故事”侧重传奇色彩,互换后突出了爷爷对事业的热爱、对付出的无悔。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充满感彩,表现了爷爷对时代、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
5.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地图”承载着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中国地图”蕴含了作者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四、【2023福州质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开朗,我没有跟他“舍船,从口入”,而是折回头,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
那年,我五岁半。
此前不久,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当时我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总装腔作势,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他们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
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桃花源,灯光灿亮,场景辉煌,人物相貌齐楚,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界,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
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
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
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不清楚。
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
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
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
断念,我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
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大人可以免票带一个小孩,所以已经有一帮小孩在门口混,诀窍是见人就堵,一个劲儿地喊“爷爷”“伯伯”,然后扯着人家的胳膊,大摇大摆闯进去。
我瞅着眼热,但学不来。
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我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
我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身后是处土院,堆着柴火,码得整整齐齐,再过去是人家的东门,半敞着,也许有人正从门后监视,我不敢随便搬动柴火。
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
无奈,我只得在一旁干站着。
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
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
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表演得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
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
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过了一段时光,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
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家境贫寒是“我”儿时无法购买门票进场看戏的主要原因。
B.为让年幼的“我”爱上戏剧,祖父一直带“我”四处看戏。
C.文中描写“我”在剧场各门口转悠,引出下文从门缝里看戏的情节。
D.文章最后一句照应文题,同时表现“我”真挚深沉的情感。
B
2.【审美创造】结合语境,按要求作答。(7分)
语句·语段 理解·赏析
它还屹立在那里。 (1)关注关键词。为句子设计朗读重音并简述理由。(3分)
它还屹立在那里。 示例:“屹立”读重音,写出“我”发现老剧院在历经时代变迁后依旧坚挺的激动和惊喜,表现了“我”对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重视的赞赏与敬意。
示例:“屹立”读重音,写出“我”发现老剧
院在历经时代变迁后依旧坚挺的激动和惊喜,
表现了“我”对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重视的赞
赏与敬意。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2)关注语段。简要分析独句成段的表达效果。(4分)
独句成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突出了“我”看完戏后愉悦、满足的心理。
独句成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突出
了“我”看完戏后愉悦、满足的心理。
3.缝隙窄,角度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和人物的侧影,“我”却为何对门缝里看戏记忆犹新?请简要分析。(4分)
①看戏不容易,一波三折;②因视角不同,看戏时更专注舞台,记忆尤其深刻;③门缝里看戏的体验更加神秘,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④表现了“我”对家乡戏的喜爱,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念。
4.文章为何多次提及“桃花源”?请简要分析。(6分)
①开篇引出下文童年看戏的回忆;②狭窄的门缝如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洞口;③“我” 所见的戏里世界犹如桃花源般神秘美好;④“我”对乡土文化的执着追寻犹如渔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五、【2023重庆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22分)
日 子
严风华
①早晨,天未亮,山里便嘈杂起来了。
②那是鸟叫声。
③不知是什么鸟,也不知有多少,个头有多大,就在屋边的树丛里叽叽喳喳地叫。叫声很欢快,很清脆,也很灵动。每天清晨,我在鸟叫声中醒来,神清气爽。
④天亮后,鸟儿轻盈地从这枝头飞到那枝头,啼鸣声便像风一样从这儿飘到那儿,旋转个不停。
⑤土育树,树生风。树是鸟儿的天地。
⑥这里树多,老伯上山时种了很多树。
⑦老伯在这里种了两棵很漂亮的树。
⑧一棵是牛甘果树。
⑨这棵树,就像一个看守寨门的卫士,立在屋下那道坡中段的路边。树干已有手臂粗了,有些弯曲。树身上有寄生虫,树皮被咬出了一个个伤疤,伤疤上又长成了瘤,树身便疙疙瘩瘩的,有一种古老、苍劲的神韵。
⑩这种树,滥生、贱生,广西南方荒山野岭到处可见。它一般有一两米高,春天长叶,七月结果。一长枝叶,丫杈纷繁。丫杈上的叶子,只有蛾翅般大小,到深秋,转青变黄。所结之果,如小孩玩的玻璃弹珠般大小,浑圆,青中泛黄,如润玉般有透明之质感。
另一棵是柠檬树。
它就长在老伯的厨房门口。树皮灰黑,带白斑点。树干挺直,有手臂粗。从树根到树顶,两米多高,大部分树干直溜溜竟无枝丫,但快到树顶时,枝丫繁茂,亭亭如盖,像一把绿伞。所结之果,初呈青色,熟后呈黄色,椭圆形,比乒乓球略大,煞是好看。
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这样的树,若长在庭院,便显富贵;而长在山野,则显慧雅,有幽幽仙气,令人心生敬意。
柠檬树终日伴着老伯,老伯与人言无二三,却能与树倾心交谈。树下嗅雨,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这就是老伯的日子。老伯的日子清淡,却不乏诗意。
只是,仅过了一年多,那棵柠檬树就死了。
张岱的《陶庵梦忆》里有一篇《朱文懿家桂》,记载了朱文懿家的后院里,种有一棵桂树,“干大如斗,枝叶溟蒙(茂盛),樾荫(树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花时不许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之往,听其自开自谢”。也就是说,这棵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山多草木,亦多草虫。热天住在山间,虫子让人备受困扰。晚上刚躺下,刚盖上被子,手脚、身上就痒痒的。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我轻轻伸出手往痒痒的地方捏,想把虫子捏住,却总也捏不到。不一会儿,这儿也痒,那儿也痒。一抓,便起疙瘩。一折腾,睡意全消。
我把对虫子的厌烦与老伯说了,希望老伯能把这些虫子灭了。可老伯却说,唉,别跟它们计较,我吃鸡,鸡吃虫,虫咬我,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啦……
至此,我渐渐明了我到山里偶作闲居的原因了。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
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
(选自《一座山,两个人》,有改动)
【散文·理景物事件】
1.创新题 文章第①— 段主要叙写了两类景物和一个事件,请梳理其内容,将下面的图补充完整。(4分)
(1)繁茂漂亮的树木 
(2)柠檬树受烟熏而死
【散文·明句子之意】
2.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4分)
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示例:人要学会远离喧哗,懂得静心。心乱了就会迷惘,这于我们的人生无益,甚至可能让我们的人生如同那棵被火烟熏扰的柠檬树一般枯死。放假前,老师叮嘱我们返校会有测验,要在假期中静心复习,而我却在假期与朋友到处玩,临近开学才手忙脚乱地复习,最终成绩明显退步。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只有静心,才能坚定目标前行。
【散文·品语言之味】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5分)
(1)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品味句中加点部分的用词之妙)(2分)
“闲庭信步”采用拟人修辞,赋予了两只小虫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虫爬动时仿佛散步一般悠然自得,表现了山间别致的住宿生活。
(2)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画线部分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品析其表达效果。提示:可参考《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品析方法)(3分)
连用四个“其”字,全面地写出了柠檬树的貌、形、神、态,浑然一体,由内而外都如同精心培育的盆景一般,极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柠檬树的漂亮,表现了“我”对柠檬树的欣赏。
【散文·析构思之妙】
4.联系上下文,分析第 段作者引用张岱《陶庵梦忆》中的内容有何作用。(4分)
承接上文,解释了柠檬树死亡的原因是受到了火烟熏扰;引起下文,借朱文懿家的桂树不受干扰而生长茂盛的故事,引出后文人也要远离热闹才能静心的生活感悟;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5分)
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要学会静心;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
【散文·悟文本主旨】
六、【2023南平质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在纸上开满葵花
姜士冬
“爸,我要当画家!”
“什么是画家?”父亲皲裂的手正敲打着葵花,一些葵花子儿掉落下来。
“在纸上画画,能把画卖出去挣到钱的,就是画家。”
父亲换了一个葵花,接着用木棍敲打着:“这画能当饭吃?有人会买吗?”
“画不能当饭吃,但能欣赏它。”东旭接着说,“好的画作肯定会有人买的。”
“学画画一年得花多少钱?”父亲问道。
东旭慢吞吞地说:“艺术生一年的学费最少得3万元……”
父亲没接话,扛起满满一袋葵花子儿,走进了仓库。父亲从仓库出来时,直了直腰板:“你真想学画画吗?”
“想。”东旭马上又说,“但一年要花很多钱……”
“钱的事你不用管,你只管好好学就行。”父亲觉得嗓子有些干,“去给我舀一碗凉水。”父亲接过碗,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去学吧,学出个样来。”东旭眼角湿润了。
东旭从小就喜欢画画,是母亲教他的。母亲的手巧,会画画,还会剪纸。母亲画的小燕子就跟真的一样,小时候的东旭很怕小燕子从纸上飞走。可是,东旭11岁那年,母亲病逝了。东旭常翻看母亲画的画,泪流满面。
一眨眼,东旭的中学生活就画上了句号。他想去学美术专业,父亲一年靠种葵花是挣不了多少钱的,这东旭是知道的。
“爸,我上大学一定好好学,然后周末我就去兼职挣钱。”夜里,东旭躺在炕头,父亲躺在炕梢。
“你只管好好学习,剩下的,有爸呢。”
开学了,东旭要上大学去了。父亲将东旭送上了客车,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但他知道,儿子是奔更好的前程去了。
回家的路上,村里人问:“你儿子上大学,学的啥?”
“画画。”
一人说:“这四年学费算下来,得10多万吧!”
另一人说:“这就是败家子啊,一点也不为他老子考虑考虑。”父亲听了这话,狠狠地瞥了他们一眼。
父亲回到家,边喂猪边想:“还是得多寻思点挣钱的路子,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吃午饭的时候,村头老刘来了,跟父亲说:“我儿子在镇里包了份工程,我觉得你适合去,一天能挣150块钱。就是活儿累,不知道你能不能受得了?”
父亲笑着说:“咱就是劳动命,有啥活是干不了的呢?明天我就去。”父亲更累了,辗转于工地间。夏日,骄阳似火,尘土飞扬;冬天,冷风飕飕,寒气逼人。父亲伛着身子,默默坚持着。这一年,父亲挣了不少钱,人瘦了,头发也白了。
父亲常给东旭打钱,然后在电话里叮咛:“不用太节省,有些钱该花你得花。”但父亲一次也没问东旭的学习情况,他知道东旭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在大学期间,东旭受到专业指导,他的画作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公开表扬。大三那年,他的一幅画作获得了一项美术比赛的一等奖,奖金有5万元。钱打到银行卡里的时候,东旭激动极了,他跟老师请了一周假,给父亲买了新衣服,又买了很多熟食。
父亲去村口接他,路上,遇到的人问:“东旭回来啦?”
“回来了,回来了,你看看给我买的衣服。”父亲又说,“孩子的画获奖了。”
村里人便竖起大拇指,说:“东旭有出息了!”
这天夜里,父子俩相谈良久,抱头痛哭。“东旭,你那张获奖的画,给我看看。”父亲忽然想起这事。
“画作已经被美术馆收藏了,不过我用手机拍了下来。”东旭急忙拿出手机,翻到相册递给父亲。
父亲看着这幅名为《在纸上开满葵花》的画:一大片金灿灿的葵花,向阳而生;天上,母亲微笑着,俯视弯腰劳作的父亲;半空中几只喜鹊在飞。
良久,父亲微笑着说:“这葵花,画得不错。”
(摘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3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小说以父子对话开头,没有铺垫,直奔主题,构思巧妙。
B.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东旭想学美术的原因及家庭状况。
C.村民前后对东旭不同的评价态度,是为了表现村民的冷漠和无知。
D.标题《在纸上开满葵花》暗示了东旭的画家梦得以实现。
C
点拨:村民的评价衬托了父亲的艰难、有远见,而不是为了表现村民的冷漠和无知。
2.依据提示,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
东旭提出当画家的梦想,父亲答应他→①  东旭上大学学画画,父亲努力挣钱  →②  东旭作品获奖后回家看父亲,父亲欣赏作品 
东旭上大学学画
画,父亲努力挣钱
东旭作品获奖后回家看父亲,父亲
欣赏作品
3.请分析以下两处东旭“哭”的原因。(4分)
(1)父亲接过碗,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去学吧,学出个样来。”东旭眼角湿润了。(2分)
“东旭眼角湿润了”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获得父亲允许学画画的喜悦,又有对父亲的感激,也有家境贫困带来的酸楚。
(2)这天夜里,父子俩相谈良久,抱头痛哭。(2分)
东旭与父亲抱头痛哭,既有历尽艰辛,实现理想的幸福和欣慰,又有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激。
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1)父亲听了这话,狠狠地瞥.了他们一眼。(赏析加点字)(2分)
“瞥”是指很快地扫一眼,准确表达了父亲对村民的评论极为不满(生气、愤怒),但又不想反驳他们的心理。
(2)夏日,骄阳似火,尘土飞扬;冬天,冷风飕飕,寒气逼人。(赏析句子)(3分)
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或:运用短句,句式工整),渲染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父亲劳动的艰辛,体现了无私的父爱。
5.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阐述理由。(4分)
示例一:我认为是父亲。理由:文章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父亲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默默支持儿子求学的生活片段。他勤劳质朴、坚韧顽强,就像那地里的葵花向阳而生,充分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示例二:我认为是东旭。理由:小说塑造了一个执着追求理想,并为理想拼搏奋斗的青年形象。他敢于追逐梦想、迎难而上,犹如葵花向阳而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这与标题《在纸上开满葵花》要表现的主题也相符。
示例三:我认为父亲和东旭都是主人公。理由:父亲勤劳质朴、坚韧顽强,东旭怀抱梦想、努力拼搏。他们身上的品质和精神都像那地里的葵花向阳而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18分)
给自己个出路
马宇龙
①听闻田沛和他那条穿山而过的“愚公洞”,已经很久了。
②在我的想象中,这位70多岁的老人,肯定要比一般的老年人看上去更羸弱,沧桑感更深、更重。但当我在红河乡乡长的带领下,来到田赵村见到田沛时,我根本没认出他来。直到乡长介绍说这是田沛,我才回过神来——这么挺拔的身板,锐利的目光,洪亮的嗓音,哪里像个长年穿山挖洞的人?根本无法把他与我想象中的“愚公”联系起来。
③“我挖这个洞子,就是给自己个出路!”
④来见田沛,自然是为参观他几十年前挖的“愚公洞”。这条只凭田沛和他妻子二人之力打出的“隧道”地处甘肃平凉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我钻进冰冷的洞口,感受到视觉、触觉和嗅觉带给我的奇幻感,像穿越了时光的隧道。
⑤我们走得越深,来自地底下的凉意便越浓重,这种微妙的不真实感仿佛把我带回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看到了30岁出头的田沛,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想法多、点子多,想到就干,干就干到底。那个时候,他突发奇想,承包了一个苹果园。这件事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土地承包到户才刚刚开始。
⑥田赵村大部分土地位于岭岭子山梁南坡的台地上,大部分土地都在山顶上,山高坡陡,耕作条件很差。他的家和分到的田地之间横着一道山梁,他住在梁北,而田地在梁南,每天都要翻过岭岭子山往返。岭岭子山虽说不高,山前山后一个来回也要走10里羊肠小道,狭窄坡多,路上费时又危险。
⑦1984年,田沛夫妇开工挖洞,一挖就是3年。开挖时,村里人得知消息,议论纷纷,劝停的,嘲笑的,什么人都有。反正就是一句话,都认为田沛夫妇瞎折腾。对此,田沛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一路听着田沛生动的讲述,听着这些之前看过多少遍但毫无感觉的数据:全长198米,宽1.8米,高约2.3米,移动土方1 000多立方米1 600吨……
⑧田沛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87 年的端午节,随着他手中的镐头奋力一击,一束亮光透了进来,洞终于挖通,熬了上千个日夜的田沛终于在隧道的尽头看到了光线。那一声阳光透进来的轰响,撼动的又岂止是一片荒山坡,也让村民们板结的心思轰然洞开。
⑨他有了出路,而这条路后来也成为全村人乃至全县人的一条出路。在田沛钻过山梁之后,这里的人们也开始寻求脱贫的路子,寻求一方新天地、一种新活法。从1991年到1999年,田沛干了近10年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干部结合村情,想办法,创条件,大胆尝试发展果品、蔬菜、花卉等特色增收产业。30多年过去了,田赵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
红河乡以愚公洞景观为中心,倾力打造出了一个生态种植、绿色养殖的特色乡村,可闻鸟语,能嗅花香……昔日的贫困村已然“蝶变”为美丽的幸福村。
⑩穿过“愚公洞”,一头钻出来,柳暗花明。只见青山环绕,碧水荡漾,山上的绿色成堆成团,如烟似雾,沟底草木丛生,一片青翠,还有叫不上名的鸟儿飞起落下,叫声清越。山峦一眼望不尽,昔日的秃山穷水变成了百亩花海和水上乐园,仿佛有无限生机正静悄悄地勃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第⑥段介绍了田赵村的地理环境,暗示凿洞开路需要费很大功夫。
B.第⑦段列举数据只是为了如实地反映田沛挖“愚公洞”的工程量大。
C.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呈现出脱离贫困后的田赵村的勃勃生机。
D.本文以“愚公洞”为线索,叙事生动,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B
点拨:第⑦段列举数据不只是为了如实反映“愚公洞”的工程量大,也突出了“我”对田沛坚持多年挖洞的震惊,从而体现了田沛专心致志、坚韧不拔、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2.第⑤段画线句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这个句子起到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承接上文写“我”在洞内行走的感受,引出下文20世纪80年代初的田沛开挖愚公洞的事情。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3分)
昔日的贫困村已然“蝶.变.”为美丽的幸福村。(赏析加点词语)
“蝶变”指蛹变为蝴蝶的过程,用在此处表示田赵村发生巨变,向好的方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链接教材】文中的田沛和课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①面对交通不便的困难,田沛想到挖洞,愚公想到移山,他们都能积极解决问题,都有敢为人先的精神;②田沛挖洞挖了3年,愚公认识到只要代代相传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把山移走,他们都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5.文章题目《给自己个出路》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①表层含义指田沛挖洞,给自己一个从家到田地的出路;②深层含义指田沛带领贫困的田赵村,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出路。(意思对即可)
八、【2023龙岩质检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忆平乐
冯 至
六年前,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
在桂林住了半个多月,全国各地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里发生感应,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我立在船头,当桂林的那些山峰渐渐在我面前消逝时,我心里想,十月的下旬在赣江上,十一月的下旬在漓江上,一东一西,中间隔着四四方方的湖南那么一个大省,但是民船,两个地方却没有一点不同,同样的船篷、同样的船身、同样的船夫撑船的姿势。从空间我又想到:在战前,在百年前,漓江上的航行也必定没有什么变化。
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这样两天,过了阳朔一直到了平乐。
在平乐,我们找到一辆要经过柳州、南宁到龙州去的汽车。往南越走越热,临行的前一天,妻的身上穿着棉衣,她说想做一件夹衣预备在热的地方穿,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汽车在第二天清早就要开行。我说,我们不妨到裁缝铺里试一试。我们于是在临江的一条街上买了一件衣料,随后拿着这件衣料问了几家裁缝铺,他们都说来不及了。最后到了一家,这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裁缝恳求:
“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
“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衣是一件夹衣,工资无须增加。”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
我们继续恳求,最后那裁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
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夹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料想不会有什么耽搁。想不到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我睡眼蒙眬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裁缝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说一声“一件夹衣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衣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我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当我在报上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历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
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
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屋里,只苦苦地思念着漓江上的寂静和平乐那个认真而守时的裁缝:前者使人深思,后者使人警醒。
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摘编自冯至散文集《山水》)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第2段借助想象,将不同时空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静默和永恒。
B.六年前,大家对将来具有信心;六年后,敌人在广西猖獗,“我”已彻底失望。
C.“我”在战乱之中迁徙流亡,漓江的山水与平乐的裁缝都抚慰着“我”的心灵。
D.本文回忆了“我”在抗战时期一段特别的经历,在冷静的叙述中见炽热的情感。
B
2.本文的裁缝形象鲜明,请结合具体的描写角度分析这一人物形象。(4分)
①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正面描写,展现了裁缝的本分和正直。②通过写“我”收到夹衣时的感动、惭愧,侧面烘托出裁缝的守时和敬业。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
(1)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赏析加点部分)(2分)
“病菌似的”运用比喻手法把“谣言”比作“病菌”,形象地写出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
(2)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赏析句子)(3分)
这件夹衣是裁缝连夜赶制并亲自送到旅馆的;这件夹衣凝聚着裁缝的辛劳及敬业守时的优良品质;“我”心生感动并为自己的早睡感到惭愧,所以,“我”感到那件夹衣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句中的具体地点触发了诗人的心绪,本文标题《忆平乐》也有类似的用意,请简要分析。(3分)
“忆平乐”既是思念平乐的寂静山水和那位裁缝,又是写作者从裁缝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中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也暗含着作者在动荡时局中对平安快乐的祈愿。
5.【思维能力】本文渗透着冯至关于“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文中哪些在“变”?哪些“不变”?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文中“变”的是动荡时局和衣冠人士;“不变”的是寂静秀美的漓江山水和坚守岗位的平凡人;作者意在通过“变”与“不变”的对比,表达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平凡人民诚信、敬业的赞美,由此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21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儿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野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我们自然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理,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应在松木场下船,慢慢儿地向西去为正宗。像我们那样坐了汽车,似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是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镇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路回环曲折,我们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感到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合成一首江南独有的温软曲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支灵签,仿佛是完全地应了,签诗的文字,出自《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是“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茭芦庵,上了秋雪庵的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受不到什么趣味,但这一天傍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儿,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几时。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上,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肺腑。老僧无相,煮了面,泡了茶,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
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支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儿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夜游。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第1段写西湖湖光山色太整齐小巧、不够味儿,为下文写西溪的野趣做铺垫。
B.第4段的“俗益”指坐车前往西溪可以欣赏到微雨朦胧中一路空明青翠之景。
C.文末写龙妇吹洞箫,让人感觉像和东坡在赤壁夜游,这是作者有意对朋友的一种吹捧。
D.本文记叙了两次赏游西溪的经过,第一次以写景为主,第二次侧重写人记事。
C
2.【链接教材】本文与《一滴水经过丽江》都是游记,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文章 地点 线索
《一滴水经过丽江》 玉龙雪山、丽江坝、四方街等 都以  游踪  为线索展现了优美的风光


《西溪的晴雨》 微雨里  古墓  、静莲庵堂、  沿山大道  、芦花浅水里、茭芦庵、秋雪庵、湖滨酒楼 都以  游  为线索展现了优美的风光
晴日下  秋雪庵  、楼下河畔 古墓
沿山大道
游踪
秋雪庵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只是一味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肺腑。(赏析加点词语)(3分)
“飘飘然”“浑浑然”这两个叠词,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陶醉,从侧面表现了晴日下的西溪景色的美丽,令人沉醉。
(2)最古怪的,是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感到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赏析句子)(3分)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青山人的动作,写出了青山景色的变幻莫测和路的回环曲折,表现了作者游览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态的青山拥有动态的灵性,写出了青山景色的变幻莫测和路的回环曲折,表现了作者游览时愉悦的心情。
4.西湖风光天下闻名,在源宁眼里却不及西溪。那么作者及其友人可能更喜欢怎样的景色?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3分)
①参差变化之景;②寥廓博大之景;③野趣盎然之景。
5.【链接教材】文人多雅兴。请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雅兴”的理解和思考。(5分)
链接材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示例:理解:雅兴指情趣高雅。文中作者和朋友相约去西溪赏芦花、题字喝茶,朋友夜下吹箫;《陋室铭》中刘禹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陋室里弹琴、品读佛经,都是雅兴的表现。
思考:雅兴可以丰富生活的内涵,让人体会到物外之趣。(或:雅兴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培养雅兴,就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言之有理即可)
十、【2023宁德质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破冰迎春归
乔忠延
①立春时节,黄河湾。
②风在刮,冰在响。随着冰面的破裂,粗犷的吼声喷薄而出:春天醒来吧——
③冰面的窟窿越破越大,吼声越来越高:春天门开啦!春天回家吧!
④破冰,破冰!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化作一幅碎裂黄河坚冰的雄浑画作。看一眼,就像是一碗火辣辣的酒咕咚咚下肚,滚烫了脸也滚烫了胸口,只想甩掉帽子,扔下棉袄,扎进破冰的人群中干他个满身大汗!
⑤这是何处?
⑥你一定听说过鹳雀楼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在此地,更上一层楼,朝西南眺望,那里的袅袅炊烟定会缭绕进你的眼眶。炊烟生根的地方,镶嵌着一个偏远得似乎可以忽略的村落。但看见这破冰的场景,从此想忽略也难了。记住吧,这里是山西省永济市的长旺村。
⑦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河水暖草先绿。紧靠黄河的长旺村,乡亲们早早就看到了鲜嫩的绿草,仅仅只是一色翠绿,却让人爱得像是抱着襁褓里的婴儿,一刻也放不下。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纯真的爱心,尽管长旺村的春色来得比别处早,可乡亲们总嫌迟,早早就想冰消雪融,将漫长冬天里被严寒覆盖的生机解放出来。
⑧是啊,春天一到,雪化了,冰消了,冻土如铁的大地松软了。不待百花竞艳,就可以赶着黄牛犁地播种了。撒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粮食,是棉花,是囤里粮冒尖,是身上衣服暖,是一家人欢乐的笑颜。无数个冬夜里的美梦,早就与春天交融在一起了:地已耕好,肥已施足,种子躺在里面舒服得使劲往上长,长得小麦金黄金黄,长得棉花雪白雪白,长得豆角好长好长,长得西瓜好甜好甜……这哪是做梦,分明是农家在早早谋划春天、构思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筹措,早动手,把一冬天积蓄在血脉里、骨骼中的劲头释放出来,才会有好光景、好日子。人勤春早,这是祖祖辈辈的信条。那不仅是书页里记载的文字,更是黄河湾里令人陡生豪情的生动场景——
⑨破冰迎春归!
⑩抡起钢钎破冰,挥舞棍棒破冰,硬生生把河面覆盖的冰打破,戳开一个大窟窿。看吧,冰下奔腾着滚滚激流,翻卷着腾腾热浪。那激流,那热浪,恰似春潮扑面而来。
突然,有人俯下身去,背起撬开的冰块,跑上岸去,边跑边喊:河冰破开了——
有人紧跟着效仿,不过他那举止更威猛,甩掉棉袄,光着膀子,背起冰块,跑往村里,边跑边喊:春天来到了——
光着脊梁的人们,背冰迅跑,竞相结队,呐喊声形成黄河岸边的第一波春潮。春潮震荡了村庄,惊动了暖屋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簇拥着跑到了村巷,看着光脊背冰的汉子,禁不住喝彩叫好。孩童们更是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几位年迈的长者,激动地竖着拇指连声夸道:背冰!亮膘!
背冰!亮膘!
破冰年年干,背冰代代传,春潮岁岁涌。如今,这背冰已成非遗,更具时代风采。你看,他们来了——
一个个光脊梁的黄河汉,黄帻巾,绿短裤,背着红绸带拴牢的雪白冰块,好彪悍,好威武。最威武的当数背冰阵前的领头旗,莫说那旗有多长、有多宽,单说旗杆,那是一根撑顶瓦房的立柱,粗如木桶,重达百斤。若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杰,哪个扛得起这稀世罕见的旗帜?只见阵前旗一摆,霹雳轰鸣,震耳欲聋,声浪直冲云霄。哈呀,背冰汉手中的锣鼓敲响了,这排山倒海之势,飞扬出石破天惊的豪气!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4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文章开篇短句成段,交代了时令及地点,为下文描写蓄势。
B.第⑦段的“婴儿”喻指嫩草,体现了乡亲们对报春绿意的珍爱。
C.第 段对孩童、长者的描写,烘托了背冰场面的震撼人心。
D.本文行散神聚,句式丰富多样,语言含蓄委婉,饱含深情。
D
2.第⑥段为什么写鹳雀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鹳雀楼是名楼,为大家所熟悉,便于引出有着破冰风俗的长旺村;登楼后才能望见长旺村,体现长旺村的偏远。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
(1)冰面的窟窿越破越大,吼声越来越高:春天门开啦!春天回家吧!(从朗读语调的角度赏析)(2分)
这几句应用高昂(激昂、高亢等)的语调来朗读,体现人们对春天的渴盼 。
(2)破冰,破冰!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化作一幅碎裂黄河坚冰的雄浑画作。看一眼,就像是一碗火辣辣的酒咕咚咚下肚,滚烫了脸也滚烫了胸口,只想甩掉帽子,扔下棉袄,扎进破冰的人群中干他个满身大汗!(从词语角度赏析)(3分)
示例一:“持”“舞”“砸”“撬”等动词,形象地刻画了黄河汉破冰时粗犷奔放、威猛彪悍的形象,赞美了他们不畏严寒、刚毅坚强的品质。
示例二:“火辣辣”“滚烫”等词,形象地写出了看破冰时,人们内心陡升豪情、热情高涨,烘托了破冰场景的震撼人心。
示例三:“甩”“扔”“扎”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人们想摆脱压抑、束缚,渴望参与破冰,烘托了破冰场景的震撼人心。
4.文章第⑧段中,作者运用  想象  的表现手法,描写了  描写了冰消雪融后春耕、播种和收获的场景  。(3分)
想象
描写
了冰消雪融后春耕、播种和收获的场景
背冰风俗体现了黄河汉彪悍、强壮的阳刚之气和他们勤劳、不畏严寒、刚毅坚强的品质;表达人们对春天的渴盼,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如今的背冰风俗更具时代特色,仪式感更强,呈排山倒海之势,豪气石破天惊,展示了新时代的黄河儿女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时代风采。
5.【文化自信】“如今,这背冰已成非遗,更具时代风采。”请结合全文,说说“背冰”非遗为什么更具时代风采。(6分)
十一、【2023绍兴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4题。(19分)
我的游荡
李 娟
①所有雨过天晴的时刻里,天空像舞台的幕布一样华美,我的心像盛大的演出一般激动。我沿一碧万顷的斜坡慢慢上升,视野尽头的爬山松也慢慢延展。突然回头,满山谷绿意灿烂,最低最深之处蓄满了黄金……水流边的马群深深静止着。视野中,羊道是唯一的生命,只有它们是“活”的,在对面斜坡上不时地束合分岔,宽广蔓延。
②而不远处的另一座山头,小伙子斯马胡力静静地侧骑在马上,深深凝视着同一个山谷,又似乎漫不经心。我看了又看,不知羊群在哪里。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似乎早已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可以丢失。他长时间凝视着山谷底端的某一处,那一处的马群长时间地静止在沉甸甸的绿色中,羊道如胸膛的起伏般律动……这悠长得快要令人哭泣的情景……
③我不知该继续向前行走,还是等待这一切的结束。这时,前方山路起伏处突然并排出现三个骑马人,并且突然就迫近到了眼前……看着我,三人都笑了,齐刷刷三口白牙。
④当我的照相机没坏的时候,每次出门散步总会挂在脖子上。如果路上遇到牧人,他也许会勒停马儿,请求我为他拍照。那时的我,总会比他更高兴。我端起相机,等着他整理衣襟,扶正帽子,然后肃容看向镜头。
⑤除非被要求,我很少主动掏出相机给人照相。最开始是怕自己无礼,怕打扰了他们。后来则是有所期待——期待能得到更柔和的沟通,期待最适合端起相机的、毫不生硬的一个契机。
⑥我不知道自己对着他们按下快门的行为是如何被理解的。我给他们照相,然后与他们告别。山野浩荡,从此缘分结束,再不见面。我得到的是一些瞬间的影像,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分别的时候,他们谁也不曾这么说:“照片洗出来后送给我一张吧。”他们只说:“谢谢。”似乎“照相”这一行为的本身就是所得的全部了。“照相”是契机,令我们所得稍多。否则的话,这样的相逢还能承载些什么呢?往往互相问候过就再无话可说了。两人沉默相向,只能说:“好吧,再见!”
……可是,我们明明都心怀期待,都想更亲近一些。
⑦走在寂静的森林里,脚下的小径因为有人走过的痕迹而显得无比神秘。似乎走过这条路的所有人的面孔都恍恍惚惚地闪动在意识里,他们遥远的想法在路过的黑暗中沉浮。林木重重,越走越哀伤似的,尤其总是一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不清道不明地难受。
⑧而走在开阔地带的阳光中又是另一种孤独。在晴朗的正午时分,日头高悬,四处明晃晃的。我的影子却很奇怪地伏在脚边。之所以觉得它奇怪,是因为世界这么明亮,它怎么能做到如此顽固地阴暗着呢?远山,树林,甚至是路过的石头的阴影都淡了,虚茫茫的,浮在空气中,晃在风里,怎么也沉不到地上。甚至那些阴影还在恍恍惚惚地闪着自己的光。只有我的影子是纯黑色的,掘地三尺也仍是黑的,界线分明地黑着,与世界截然断裂开来。更让人不安的是,我动它也动,我不动它就不动了。
想想看,它是我造成的。我身体里有着怎样沉重深厚的事物和想法,才会投下这么暗的影子……
⑨携着这样的影子走在这样光明万里的天地间,就像是举着火把走在茫茫深夜里。“目标太大”,世界永远只在我对面。
⑩微雨的时光又湿又绿。阴云沉沉,世界却并不黯淡。相反,比起在明媚的阳光中,阴天里的世界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满目的绿意也更加鲜艳生动。阴天里的红色花也比平时更红,河水也更清澈。
下雨时,当阴云密布的天空破开一个洞口,阳光会如火山熔浆一样从那里涌出来,强有力地穿透雨幕,做梦一样在群山间投下金光耀眼的光斑。
而一半阴云密布一半阳光灿烂的天空,更是一个巨大的梦境。世界的左边沉浸在梦中,右边刚从梦中醒来。
而我脚下的路,恰从这世界正中间通过,像是天地大梦中唯一清醒的事物。我稳当当地走在路上。这里是大陆的腹心,是地球上离大海最遥远的地方。亚洲和欧洲在这里相遇,这是东方的西方,西方的东方……但是在这里,真正属于我的世界只有脚下的小路那么宽。我一步也不会离开这条路。我从不曾需要多么宽阔的通道,能侧身而过就足够了。像鸟在天空侧身飞翔,鱼在大海里侧身遨游。我从来不曾渴望过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这个世界,去向唯一的一个小小的所在。
我只依赖熟知的事物而生活,我心有牵挂,不想迷路,不想回不了家。我在山野里,游荡在节制之中,但已经感到足够自由。
(选自《深山夏牧场》,有删改)
1.创新题 阅读文章,梳理内容,完成思维导图。(3分)
①  满山谷绿意灿烂,蓄满黄金
②  在开阔地带的阳光中
③  群山间有金光耀眼的光斑
满山谷绿意灿烂,蓄满黄金
在开阔地带的阳光中
群山间有金光耀眼的光斑
2.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6分)
(1)携着这样的影子走在这样光明万里的天地间,就像是举着火把走在茫茫深夜里。(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强烈、沉重、深厚的想法,表现出作者的孤独和惆怅。
(2)阳光会如火山熔浆一样从那里涌.出来,强有力地穿.透.雨幕,做梦一样在群山间投.下.金光耀眼的光斑。(请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涌”“穿透”“投下”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阳光穿破阴云密布的天空时的力量之猛,表现出作者在焦虑之后的那份坚定以及对梦的渴望。
3.本文色彩明丽,但第⑧段却写到纯黑色,初看不合常理,实则意蕴独特。请联系全文,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阐述你的看法。(4分)
第⑧段“纯黑色”出现并非不合常理。第①段尽管是写绿色,但是“马群深深静止着”“羊道是唯一的生命”,这两处都突出了静止、沉默的特征,暗示环境的死寂,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第③段两个“突然”强调作者的猝不及防,不知所措,第⑥段,“都心怀期待”,却只是沉默相向,更强调了一切热闹都将幻灭,均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惆怅和焦虑。所以后文才说“光明万里的天地间”形同“茫茫深夜”。因此“纯黑色”的出现是自然行文的结果。
4.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我在山野里,游荡在节制之中,但已经感到足够自由”这句话的理解。(6分)
【链接材料】
李娟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她的文字,若是追根寻源可以找到游牧文学的特色。我能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她笔下的贫穷、死亡、疾病、灾难,呈现出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字的高贵。
——作家刘亮程
作者的经历告诉我,要理解外部环境不可把握的特性,节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把一切恐惧放大的冲动,只专注自己脚下的路,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够将机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就像我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常充满恐惧,担心自己的成绩下滑,一旦考试考差了,我就感觉天塌了一般。其实只要专注学习,不管结局如何,都能有所收获。
十二、【2023聊城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5题。(20分)
大地的滋味
刘江滨
①《道德经》中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话多少有点令人沮丧。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大地之上,有青黄赤白黑五色入目,有宫商角徵羽五音贯耳,还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咂舌,色、声、味都在大自然之间蓬勃地存在着,呈现着,这是多么神奇瑰丽的景象!
②这一切,都拜大地所赐。酸甜苦辣咸,大地上的自然物都浸润其中,各有各的滋味。
③五味中,甜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最受人们喜爱追捧。
④或许我们生下来品啜的第一口乳汁是甜的,那是生命的芬芳,从此烙下深刻的味蕾记忆。大地和上苍也从不吝啬甜品的供应,如草盈野,如花满地。
⑤每一个童年都有一个“甜蜜史”,跟糖、草秫、瓜果有关。糖需要花钱购买,而草秫、瓜果可在田野中寻找获取。有一种野草叫茅根,长在坡坡坎坎,它的根茎呈白色,一节一节的,挺长,从地下拔出来擦去泥土搁嘴里嚼一嚼,汁液不多,甜味也淡淡的,聊胜于无,嚼着玩儿。瓜地、果园都有人看管,最诱人也最易吃到嘴的是“甜棒”,即玉米秸和高粱秆。浓密的庄稼稞形成天然的屏障,趁割草的时候,钻进去谁也瞧不见。
此时挑着粗壮的秸秆用镰刀砍断,用牙擗去一条一条篾皮,一口一口咔嚓咔嚓大嚼起来,满口甜汁,美不可言。一会儿工夫,眼前一地废渣残末。
⑥大地上的植物结出的瓜果大都是甜的,甜瓜、西瓜、苹果、桃子、梨、香蕉、葡萄……只不过甜味浓淡不一、纯度不同。人们醉心于甜味给舌头和口腔带来的美妙感受,并将这种滋味延伸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譬如,相貌要甜美,声音要甜润,爱情要甜蜜,睡觉做梦都要香甜,日子更是要比蜜甜。总之,甜就是幸福、欢快的滋味。
⑦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
⑧我的第一口苦水来自我村里的一眼老井。有一天我在街上疯跑着玩儿,满头大汗,极渴,在一拐角处看到一个我叫婶子的妇人从井里提出一桶水,我趴到桶边便喝,妇人欲制止,已来不及了,我喝到嘴里一口水,随即噗的一下吐了出来,真苦啊,且涩,吐出来之后舌头还打皱。我龇牙咧嘴地拧着眉头。妇人哈哈大笑,说,你不知道这井水是苦的?
⑨树叶、草叶大多是苦的。最苦的草叫黄连,有句歇后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黄连是中药,而几乎所有中草药都苦,应了那句“良药苦口”之说。那年我生病煎了中药汤,捏住鼻子灌了进去,赶紧用糖来甜口,还是压不住,真是苦不堪言。不是所有的苦都“不堪”,譬如苦瓜,表面看品相不佳,一身疙瘩颇像癞蛤蟆,吃到嘴里,苦中却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耐人回味。又如咖啡,那种又苦又香的味道特别容易让人沉迷、上瘾。《诗经》有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这种甘苦相依、苦尽甘来的滋味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⑩有趣的是,甜虽为人喜,人们却对苦的体味更深刻、更宽广,好像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泻。痛苦,艰苦,吃苦、受苦,辛苦,疾苦……汇成一句悠长的嗟叹:苦——哇!其实,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就像瓜蔓蒂根是苦的,而甜只是结出的果。苦,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最为人间值得。
对酸的最早体验是吃青杏。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那叫一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更要命的是,酸倒了牙,整个腮帮子木木的,那牙不能沾任何食物,酸疼,得好久才能恢复。尽管如此,我们对酸味还是乐此不疲。“望梅止渴”的故事人人皆知。许多水果在未成熟时都是青色的,亦青涩,除了青杏,还有青枣、青葡萄、青苹果、李子等,熟了之后由青变红(黄、紫),由酸变甜。这是不是与人生很像?
辣归到五味中实在是一种误读,辣是一种作用于舌头的痛觉,而非味道。葱、姜、辣椒是常见的辣味蔬菜,其中最辣的是辣椒。《通俗文》云:“辛甚曰辣。”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一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由辣的词性本义而引申出与人有关的譬喻,如做事老辣、作风泼辣等。《红楼梦》中那个被贾母谑称“凤辣子”的王熙凤,从性情到手腕,从口齿到心肠,都生动诠释了“辣”的品性。
少小家贫,常吃腌制的萝卜、芥菜疙瘩、韭菜花、大蒜等咸菜,积习至今难改,馒头、粥加咸菜就是最好的饭食。北方人爱吃咸,口味重。咸味不仅调味,更是生理生命的必需。
盐同样来自大地。旧时农村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土壤贫瘠,寸草不生。土地表层有一层松软的盐土,农人将之用铲子刮了,放到一个专门砌成的盐池,用清水反复浸泡导引,流出的盐水经太阳晒或用大锅煮,白色的晶体盐就产生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淋小盐”。而今这些早已尘封于泛黄的记忆中了。但是,盐依然是大地慷慨的馈赠。
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谓好像略有消极颓唐之意,其实在我看来是盈满,是丰厚,是自足,是上苍的赐予。人活一世,少了哪般滋味岂不是都觉乏味?都感寡淡?只是,甜了别沉溺,苦了别沉沦,酸了别倒牙,辣了别放任,咸了别过度,要以其他的味来填充,来调和,来平衡。苏东坡尝云“人间有味是清欢”,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才会不负大地,不负人生。
(选自《202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章从大地的酸甜苦辣咸,写到人生的“五味杂陈”,富有哲理。
B.第②段中“这一切”,指《道德经》中五色、五声、五味均令人沮丧。
C.作者把“甜”作为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因为它最受人们喜爱追捧。
D.标题采用比拟手法,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也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B
2.文中说“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请概述大地上长着的“苦”。(3分)
老井水的苦,树叶、草叶的苦,几乎所有中草药的苦,苦瓜、咖啡的苦。
3.作者为什么说苦“最为人间值得”?(3分)
因为甘苦相依、苦尽甘来,苦的是过程,结果是甜的,人生也是如此,所以苦“最为人间值得”。
4.赏析句子。(6分)
(1)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那叫一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3分)
用“那叫一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这一细节,正面写出青杏之酸;“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从侧面写出青杏之酸。这句话将青杏的酸味写得生动形象。
(2)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一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辣椒圆锥的形状比作弯曲的利刃,将红彤彤的辣椒堆比作平地燃起大火,形象生动地写出其形状和颜色,给人画面感。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5分)
“人间有味”既指大地的滋味,也指人生的滋味,要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用乐观的态度去调和与平衡,去感受“清欢”之味,才会不负大地,不负人生。
十三、【链接教材】【2023滨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6题。(20分)
又见白杨
张伟忠
①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杨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②第一次看见白杨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驰的火车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一.次.次.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诵其中的词句。同行的一位老教师说:“教了一辈子《白杨礼赞》,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杨和平常所见的枝叶‘婆娑’的杨树不一样。”
并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布局谋篇的精妙,脑海中的语言积累和眼中所见的现实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我被这种庄严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酒泉中学、西汉酒泉胜迹和嘉峪关长城内,都有成片的白杨树,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它们虽然落尽了叶子,可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蕴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直刺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④《白杨礼赞》中的意象和现实所见的白杨树重叠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北方人乃至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也在一刹那间真正感受到白杨树所代表的那种“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励人心的功能,半个多世纪后仍未减退。茅盾先生发现并发掘了白杨精神,白杨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象征意义和激励功能。
从此白杨树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之物,而是和古诗中的月亮一样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是那么自然。
⑤《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1947年3月,叶圣陶等主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第三册就收录了这篇文章,题为《白杨树》。1949年,由叶圣陶校订、文化供应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语体文》第二册又选入了这篇文章,并改名为《白杨礼赞》。在该书前的“编辑例言”中,说明了这本教材选文的标准,如:“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切合现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为初中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注重国文的教学价值”等。显然,《白杨礼赞》是完全符合这几条标准的。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白杨礼赞》的文学价值、教学价值仍然不可低估。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一直选入这篇散文,并在教学参考书中把教学重点定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不过从2001年开始的语文教材中,《白杨礼赞》已被删去。
⑦站在嘉峪关长城遗址内的白杨林中,抚摸着白杨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它们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四处远望,则见黄土垒就的高大城墙,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黄土、远山、碧空组成的背景下,白杨卓然挺立的身姿让我迷醉。我在想: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树种,比如胡杨、红柳等,为什么茅盾先生单单选中了白杨来加以礼赞呢?
原因似乎并不难找: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以及朴质外表下的坚强个性。这使得从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发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对应物,从而为白杨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歌。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我相信,当茅盾先生在重庆发表这篇文章后,一定给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乃至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得在抗战最艰难时刻的中国人民获得极大鼓舞。
⑧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当曙光初现,太阳从蜿蜒的长河东侧冉冉上升,大地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杨林披上了一层动人的红光。我赶紧用力擦去汽车玻璃上的冰霜,有些贪婪地凝望着这美丽的景色。善解人意的司机停下了车,车上的游客全跑到了外面,凛冽而清新的空气一下子包围了我们。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风景谈》里面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⑨我希望教科书中再见《白杨礼赞》这样的红色经典。
【注释】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使用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重又收录了《白杨礼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文中多次提到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茅盾先生的尊敬之情。
B.第⑦段对茅盾先生在西北众多树种中选择白杨树加以礼赞的原因进行推测。
C.第⑧段写司机停下了车让游客下车观赏,侧面表现原野中白杨林的景色迷人。
D.作者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西北之行的所见所感。
A
2.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两次见到白杨的感受。(2分)
第一次:  激动、震撼  ;  第二次:  赞美、尊崇  。
3.作者两次见到白杨,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
第一次:侧面描写,借老教师的言语与《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展现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第二次:直接描写,描写白杨树的树干、身姿、丫枝,展现白杨树的生机勃勃、不畏艰苦。
激动、震撼
赞美、尊崇
4.第④—⑥段删除后文章仍然完整,为什么不能删除?(3分)
丰富文章内容,与后文提出的自己的想法相照应;作者两次看到西北的白杨树,切实地感受到了文章《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象征的精神,鼓励后人不断奋斗,将其精神传承下去;作者的感受与文章《白杨礼赞》联系起来,立意深远,引人深思。
5.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语句进行品析。(5分)
(1)脑中一.次.次.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诵其中的词句。(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一次次”“一遍遍”为叠词,不断地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不断地默诵其中的词句,体现了作者对《白杨礼赞》的熟悉,作者自己被眼前所见的白杨树所震撼,内心激动,感受到了真正傲然挺立的不屈的白杨树。
(2)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风景谈》里面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从修辞角度赏析)(2分)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杨树英姿飒爽、坚强不屈、挺拔伟岸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6.文章以《又见白杨》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点明文章的线索“白杨”,贯穿全文;暗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白杨树精神的赞美,点明作者想法。
十四、【一题多练】【2023金华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6题。(28分)
瓜子和灯花
林斤澜
①我相信淘汰,因此以为代代相传的事情,总有道理。
②我家嗜食西瓜。南方伏天炎热,中午“打狗不出门”。父亲早在多年来往的瓜贩那里定下西瓜。到节气成担挑来,堆在厢房地上。中午鼾睡醒来,父亲小胖赤膊,持大菜刀,抱大瓜。我们多子女家庭,瓜大如斗也不嫌大。父亲敲敲,听听,相相,猜猜红瓤、黄瓤、皮薄、皮厚、沙不沙、熟不熟、甜不甜……这时,大小孩子围上了桌边,刀起瓜开,一声情不自禁的吸溜。
③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小城小康人家,盛暑的享受。
④后来我居住在北京,三四口小家庭,或上街或下班总记得用网兜拎个西瓜回来,守在小圆桌这边看着操刀的,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可是兴味不减当年。女儿背心短裤,双手捧瓜,下巴淋漓,胸前湿透,洇到圆圆肚子。大人把切片码到她面前,告诉:慢慢地吃,都是你一个人的。告诉:瓜子要吐出来,若咽了下去,会在肚子里长西瓜藤……
⑤说到这里,猛然想起这个话,是在老家大桌子边上听来的,仿佛就在昨天。
⑥女儿进了幼儿园,长了知识。一天吃着瓜叫道:“骗人!”带着愤愤不平的样子。
⑦大人问怎么了,女儿叫道:“没有土!肚子里没有土,不会长西瓜!”
⑧大人说,也没有阳光。土、阳光,还有水,是万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女儿明白了,也还说“骗人”,也还是委屈的声音。
⑨忽然女儿有了儿子狗蛋,忽听见她跟狗蛋说:“慢慢吃,小心瓜子,咽到肚子里去会长……”
⑩这才多久呢?刚刚受骗,又去骗人,这怎么解释?其实解释不重要,说为了孩子好,瓜子不能消化。说为了养成细嚼慢咽,文明礼貌的习惯。说等到孩子明白过来,就长了知识……哪个说法也可以,都是“教育意义”。但更有“意义”的,也不一定能够传代。
这里有一种情趣。这种情趣和炎热,和长日午后,和市井人家,和和睦家庭和谐。中国人的情也好,趣也好,和谐最好。
那么狗蛋日后,还会传给他的孩子吗?只怕不会了。现在屋子里有空调,不出汗。冰箱里有奶茶有果汁。妈妈把西瓜片放到他旁边的时候,连头也不回,他两眼叫电视里的小神龙粘住了……昔日的和谐再不会有,今日的和谐里怕没有“西瓜”的位置。“西瓜”的故事究竟还是不那么美。
真正的美,一旦诞生,就不消亡。
黄昏,人静,灯下,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妈妈低声唤爸爸,看,你看,宝宝笑了。爸爸赞叹,灯花婆婆,灯花婆婆在教他微笑……妈妈和爸爸怕打搅教学,沉默。一种神秘的热力,饱和身体,饱和屋子,饱和夜晚。
我小时候见过点灯草的油灯,结了豆豆似的灯花,光线就暗淡了。拨拨灯草,让灯花飘飘落下……落地却糯糯地站起来一个婆婆,慈眉善目,那微笑——你欣赏蒙娜丽莎就是蒙娜丽莎的,你喜爱荷叶母亲就是荷叶母亲的。
狗蛋的妈妈没有用过油灯,也没有用过洋油灯。只有在停电的日子里点过蜡烛,蜡烛只偶然结丁点灯花。
狗蛋很少遇见停电了,停电也只停两三个小时,蜡烛来不及结灯花。狗蛋只在电视里见过油灯,在小人书里看到灯花婆婆的故事。狗蛋还没有认字,要姥姥讲灯花婆婆。姥姥讲了又讲,后来只念小人书上的短短句子,念了又念,狗蛋一遍遍听不厌,每一个字后面都有说不清的神秘。其实也是“骗人”,不过还没有一个人——不论孩子或大人,会嚷出“骗人”的话来。
摇篮里的孩子还不会叫妈妈,还不大认得爸爸,难道会做梦?空白,这梦怎么个做法?灯花婆婆又通过什么去教?耄耋作家端木蕻良家里的小黑猫会做梦。又怎么知道是做了梦了?戏剧导演钟夫人断然说道:看表情。
灯花婆婆没有别的职责,只教微笑。她的专业太专了不是?同时也太广了不是?在别地别国没有遇见这么个专业形象不是?又觉得这个形象其实不可少不是?
灯草灯芯不能充分燃烧的疙瘩,却叫灯花。灯花飘飘落地,一糯一糯地,站立起来一个婆婆,却是微笑的化身。灯花年代早就过去了,微笑永存。这个婆婆的形象越遥远,越神秘,越多义多到差不多无义,越永久。
(选自《林斤澜散文》,有改动)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整体感知】第①到 段写长辈为孩子不要吃掉西瓜子,不约而同用一个谎言去阻止。
B. 【整体感知】第 到 段表面写灯花婆婆,实质是由灯花的样子想到的一个美丽的故事。
C.【句段含义作用】第 段是过渡段,总结上文,表明孩子“吃西瓜”的故事不是真正的美。
D.【写作手法】全文将美丽的谎言会被淘汰与美好神秘会永久流传进行对比,引发思考。
C
2.【主旨情感】第⑨段画线句“忽然”“忽”写出“我”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忽然”写出了女儿转眼成为母亲,表现了“我”对时光飞逝的惊讶和感慨。“忽”写出“我”听见女儿提醒狗蛋“小心瓜子”时的意外。
3.【语言品味赏析】按要求赏析。(6分)
(1)父亲敲敲,听听,相相,猜猜红瓤、黄瓤、皮薄、皮厚、沙不沙、熟不熟、甜不甜……(从标点的角度赏析)(3分)
父亲的一连串动作,用多个逗号隔开,就像一组慢镜头逐一呈现;对瓜的各种猜想,用一组顿号隔开,表现了对吃瓜的急切期待,富有情趣。多个逗号与顿号连用,快慢有致,富有韵味。
(2)黄昏,人静,灯下,摇篮里的孩子甜甜睡着……(从句式的角度赏析)(3分)
连续三个短句,加一个长句,错落有致,富有韵味;渲染了黄昏下的静谧和一家人的和谐与温馨。
4.【标题类】比较《瓜子和灯花》与《西瓜和灯花婆婆》两个题目,体会本文以《瓜子和灯花》为题的妙处。 (5分)
形式美,意蕴丰富。文章前半篇看似写吃西瓜,实则写“小心瓜子”的提醒及其传承;后半篇看似写灯花婆婆的传说,实则写由灯花衍生出的美。文题能引发读者对淘汰和传承的思考。
5.【主旨情感】文中说:“真正的美,一旦诞生,就不消亡。”这里的“真正的美”是什么?依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真正的美”指最简单的美,指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事物或故事。孩子和大人们在一起吃西瓜,讲瓜子长藤的趣闻,讲灯花婆婆的故事。
“真正的美”指代代相传的美。一家人吃西瓜,女儿把“小心瓜子”的提醒传下去,灯花婆婆的传说,这些故事中的和谐,以及长辈对孩子的爱就是真正的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