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共6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5 12: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
一、跨学科综合 【2023衡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12分)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35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蕴藏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也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以及富含盐湖微生物(如绿藻等),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十分美丽。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前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
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⑥由于盐湖多发育在以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盐湖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文章题目运用问句方式,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
B.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盐湖及其色彩斑斓的成因、分类和形成的必备条件。
C.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盐湖是一个个“聚宝盆”。
D.“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属于下定义。
D
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词语“以上”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理由。(3分)
不能删去。“以上”表示盐湖湖水含盐量超出35克/升,是一个限定条件。如果去掉“以上”,就变成了湖水含盐量恰好为35克/升的湖泊叫作盐湖。“以上”一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思维能力】针对文末提到的“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请就如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提出你的建议。(6分)
示例: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好盐湖的自然生态景观。
二、【2021昆明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冠”之礼法知多少
曹保顺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汉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汉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习惯,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述,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是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礼法,一旦戴上冠,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平顶冠,再戴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黑麻布做的冠。
C.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B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子路停下战斗“结缨”最终被杀的故事为例,真切有力地说明古代贵族非常看重标志着他们身份的“冠”。
3.【思维能力】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6分)
【材料一】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
【材料二】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冠在古代指男子成年。古代男子成年后,应树立高远的志向,提升修养。
三、【福建人文信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10分)
保护“活的古城”
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泉州意味着什么?
②市民说,外界对闽南人的印象是生意遍天下,现在文化也得到了国际认可;商人说,申遗新名片有利于招商引资、吸引各种资源。一位参与申遗的专家则认为,世界遗产保护是一整套方法论,能为泉州提供新的保护观念和科学的保护体系。专家指出,传统的文物保护只针对散点分布的“精华文物”,比如平遥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是平遥城墙和几座寺庙,但世界遗产保护的是整个平遥古城。对于西湖、哈尼梯田、大运河这样成线、成面的文化景观更是如此。
③对文化景观的保护必须是活态的。申遗成功后,泉州政府不仅要保护好22处遗产点,还要延续宋元时代留下的城市空间肌理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一直浸润在泉州的烟火气中。清晨,泉州人会拜各种神祇。晚上,南音、梨园戏、木偶戏,任君采撷。逢年过节,泉州的乡野盛行“游老爷”。
④泉州自我加码,把整个古城6.41平方千米都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也就杜绝了在古城内大拆大建的可能。但如果红砖老厝里的居民渴望更好的居住环境,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泉州古城办协调城管部门拆除古城内现有违建,建筑的改、扩建都需审批。在约束之外也进行了谨慎的探索,古城内的金鱼巷、中山路历史街区有一段“绣花针”式的改造,涉及地下管线铺设、夜景优化等调整。
新版的ICOMOS①评估报告,对泉州市采取的文物保护方略不吝赞扬,认为保护修复工程“秉持了高水准”,保护法案不断更新,并且每一个遗产点都设立了文物管理站作为保护实体。
⑤令人庆幸的是,泉州启动申遗后,下辖各县市区纷纷成立了文保中心,当地博物馆的馆长兼任文保中心主任。文保中心带来了更多资金和人员编制,更弥补了博物馆偏向于保护可移动文物之缺憾,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得到了机构保障。
⑥挑战也依然存在。对于多点捆绑的世界文化遗产,只要其中一个遗产点的保护存在严重问题,整个项目就有退出名录的风险。最远的德化窑址离市中心一百多千米,这就需要配置足够的人员和资金,以及能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文保的顶层设计。
(摘编自杨凯奇《千年泉州曲折申遗路,中国故事如何世界表达?》)
【注释】①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英文缩写。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第②段以平遥古城为例,指出世界遗产保护比我国传统文物保护的范围更大。
B.文章第④段引用新版ICOMOS 评估报告,赞扬泉州所采取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方略。
C.申遗成功后,泉州各县市区成立文保中心,为古建筑、古遗址保护提供机构保障。
D.对于多点捆绑的文化遗产,只要其中一个遗产点保护存在严重问题,就可能连累整个项目。
C
2.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泉州意味着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①泉州文化得到国际认可;②有利于招商引资、吸引各种资源;③为泉州提供新的保护观念和科学的保护体系;④让泉州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3.作者为什么说泉州“古城”是“活的”?请简要分析。(3分)
①泉州文化景观是宋元时代留下的城市空间肌理和文化传统的延续;②传统文化浸润在烟火气中;③活态保护文化景观,改善居住环境,让红砖老厝宜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12分)
湟源排灯
刘大伟
①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据传当初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箱内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之后逐渐发展成图案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后来演化为排灯。这种排灯首见于道光九年(1829年),当年的元宵节展出了大量过街排灯。光绪后期,古城内的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②到民国初年时,湟源排灯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元宵之夜,丹噶尔古城内灯笼高悬,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所有的排灯被点亮时,整条街道流光溢彩,宛如白昼。好看的排灯从古城西门(拱海门)到东门(迎春门),一路蜿蜒,犹如长龙,一直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还有一路排灯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人们拖儿带女,一路赏灯,间或聆听街头的吹拉弹唱,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③在那个年代,四方商旅齐聚丹噶尔古城,用精湛的排灯艺术,表达着生活的内容。对于本土民众而言,排灯是灿烂的生活一角,而对于那些常年旅居高原的客商而言,排灯也许就是他们的乡愁。
④那么,这种交织着生活与乡愁的民间艺术是如何呈现的呢?据民间艺人讲述,很久以前的排灯大.都.由长2尺、宽1.5尺的方格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一丈,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现在的排灯制作工序,首先是用上好木料制成框架,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精心雕刻于框架上。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和名人逸事等画面。
最后的步骤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⑤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百姓非常重视这份代代相传的民间艺术。自2004年始,湟源县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的论证与革新。
特别是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灯箱调整为落地式灯箱,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形式;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内容,在保留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同时,他们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使湟源排灯走上了市场化的经营之路。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湟源排灯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经文化部确定,湟源民间艺人杨增贵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选自《凝眸青海道》,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湟源排灯  。(1分)
2.创新题 请根据第④段内容,将下面关于排灯的制作工艺流程图补充完整。(4分)
湟源排灯
①用上好木料制成框架,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精心雕刻于框架上。
②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
3.请你从第④段加点词语中任选一个,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3分)
示例:“约”表示推测和估计,说明排灯的长度大约有一丈,“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①湟源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②组织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的论证与革新;③培养出了大批排灯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树立品牌意识,申报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使湟源排灯走上了市场化的经营之路。(能概括出其中两点即可)
4.【立德树人·非遗保护】请根据第⑤段内容,概括归纳为了保护传承湟源排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12分)
①我国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出土的蚕桑丝绸文化遗存来看,“蚕纹象牙盖帽形器”距今约七千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经人工切割的蚕茧距今也近六千年。
②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从自然生命中提炼出优雅、柔和、飘逸的蚕丝,织成巧夺天工、美若云霞的丝绸,为今人留下诸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蜀锦、宋锦、云锦、香云纱等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③这些文化遗产和当代生活、现代工艺相结合,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模式,创造出“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效益。近年来,这项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进一步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动传统桑基鱼塘更好地发挥效用。
④再比如,代表中国古代丝织技艺最高水平的“锦”,不断创新传承模式,寻求高质量发展,历经千年仍然活跃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甲】“锦”在丝绸中以编织复杂、色彩丰富而受重视。织锦工艺专家李加林发明了“五色交织法”,一改各国沿用了100多年的丝织图像表现方式和传统织锦生产方式,创造出4 500多种色彩。他手中诞生了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彩色织锦画《富春山居图》等现代织锦作品。
⑤此外,人们还通过改进丝绸生产方式,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被誉为丝绸界“软黄金”的香云纱,原本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传统香云纱的生产一般要数十名工匠同时操作,还要经历近一年时间的“三洗九蒸十八晒”。纯手工制作加上超长生产周期,香云纱一直产量很低、价格昂贵。近年来,人们通过改进染织技艺,大大提高香云纱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香云纱走进更多普通百姓家。
⑥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我们为世人提供的,不仅是作为面料的丝绸,更是体现着传承与创新的丝绸文化,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技术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智慧。
(节选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时尚中绽放魅力》,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古老的丝绸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B.第②段列举关于丝绸的多项文化遗产项目,可见丝绸文化的丰富内涵。
C.传统香云纱因为生产过程长、技术难度大,导致产量很低,价格昂贵。
D.最后一段“标识”一词,肯定了丝绸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独特的观赏价值。
D
2.如何让丝绸文化释放出新的活力?请简要概括。(3分)
①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实际效用。②创新传承模式,寻求高质量发展。③改进生产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3.【思维能力】以下两个事例选择一个插入【甲】处作为补充,哪一项合适?请简要分析。(6分)
A:我国科研单位研制出“蚕丝硬盘”,将蚕丝作为光盘一样的储存介质,在上面实现数字信息的写入和读取。
B:在“非凡珠联 艺术之光:中国宋锦和欧洲绘画国际跨界艺术展”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宋锦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用宋锦技艺表现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系列作品,显示出东西方艺术交融的魅力。
B合适。本段主要介绍“锦”的创新传承模式,事例A介绍的是“蚕丝”的创新应用,不属于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与本段内容不符。事例B介绍的是“锦”的跨界融合创新,与本段内容一致,且与“五色交织法”的事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六、【一题多练】【2023漳州质检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20分)
【材料一】
每年地球从太阳获得的总能量,远远超过人类每年的消耗。如果可以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充分利用,能源问题将不复存在。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为实现子孙后代的梦想,我们要想办法将每一天或许并不稳定的阳光储存起来。
那么,阳光可以被“分解”储存吗?
善于反向思维的科学家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既然煤、石油发电是把物质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给千家万户,那不如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储存起来分发给用户。但不管是直接的太阳能还是间接的太阳能,都因不稳定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因此“液态阳光路线”正逐渐发展成型,即将不稳定电能转化为单一的、易于应用的物质,通过现有石油、天然气、煤的分发方式进行分发—发电—输送,即“太阳能—电能—物质—应用”路线。该路线能在严重自然灾害、战争,甚至是地球面临毁灭等极端情况下,依然可以为设备提供能量——用物质而非电网供能,显然更加持久,更加可靠。
目前液态阳光的研究和应用的难题,在于如何高效地把二氧化碳还原为醇类分子。二氧化碳反应活性较弱,但人们可以借助电极在二氧化碳上加上一分子氢气,获得甲酸。但甲酸能够提供的能量十分有限,如何进一步从甲酸分子中获得甲醇,才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可能的突破路线一方面包括利用催化剂的设计来拔掉氧原子,另一方面则考虑向生命体学习,模拟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实现拔氧脱氢的效果。
在这些研究当中,人工智能早已发挥作用,从已有的人类知识筛选最佳的催化剂或生物催化路线,合理而又高效。
化学家奇思妙想的努力已逐渐把我们推向未来,使我们在面对灾难、战争时才不会在能源层面受制于人。
可以说,大力发展液态阳光甲醇经济将是大势所趋。(摘自李存璞《未来的能量块,也许是一杯甲醇》,有删改)
【材料二】
液态阳光甲醇生产示意图
【材料三】
以下是《中国电力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关于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采访。
记者: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优势在哪里?
李灿:甲醇是优良的绿色燃料,可代替汽油;甲醇又是性能优异的储氢材料,可作为氢能的载体,缓解氢能制储运的安全和成本问题。与此同时,甲醇的碳减排潜力极大。如果全部采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则可吸收上亿吨二氧化碳;如果将可再生资源发电大量转化成甲醇,更有望减排10亿吨级二氧化碳,既能缓解我国石油进口压力,还将对实现低碳排放目标做出直接贡献。
记者:您对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李灿:我国煤化工发达地区往往光伏资源很丰富,例如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将光伏发电与二氧化碳资源转化为绿色甲醇,有助于“双碳”目标实现,也符合中央提出的先立后破、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在绿色甲醇燃料方面,现在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在船运和国际海运领域启动,国内贵州等地甲醇汽车也将陆续使用绿色甲醇。
……建议开通液态阳光甲醇产业建设绿色通道。通过国家绿色金融框架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和财税配套政策,对符合要求、获得绿色甲醇燃料制备名单的企业,优先给予可再生能源资源,开通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建设液态阳光相关项目。
(摘编自《中国电力报》)
1.【信息筛选】下列对“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应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内蒙古地区库布齐沙漠的光伏治沙布局,是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的理想应用场景。
B.液态阳光甲醇燃料作为绿色能源应用于远洋轮船,可降低污染,保持海洋生态平衡。
C.海南省具备开展液态阳光产业的条件,在形成可复制经验后应推广到全国各地。
D.国家可发展甲醇新能源汽车,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带动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
【答案】C
2.【内容概括·说明语言】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液态阳光甲醇的生产原理。(3分)
水经过光伏发电被电解为氢气,与从工厂排放的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共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
3.【说明顺序】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首先由能源问题提出储存阳光的设想;接着说明储存阳光的办法及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发展液态阳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说明方法】材料三李灿在答记者问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列数字,说明甲醇的碳减排潜力极大;举例子,说明煤化工发达地区往往光伏资源很丰富。
5.【拓展延伸】为什么说“大力发展液态阳光甲醇经济将是大势所趋”?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意义层面加以探究。 (6分)
缓解能源危机;避免受制于人;突破推广应用限制;保障运输安全、降低储运成本;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或:实现低碳排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