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
课题 1壶是怎样传热的(2)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2 课时(共 2 课时)
教材分析 按照整套教材“家庭学校一家乡与祖国一地球与宇宙”四个经验圈的螺旋进阶设计,五年级上册属于“家庭”经验。因此,本册所选的教学内容基本是围绕“家庭”经验圈进行的。烧水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对烧水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常见现象中的科学秘密。
学情分析 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认识是浅显的,由于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盛饭时、勺子、碗、盘子会变热,喝水时杯子会变热,等不用学生刻意的观察,就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基础,但这些经验是不够系统的,比较模糊的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如果上升到一定的科学道理,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还是有难度的。 对本课要探究的活动来说,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何做观察假设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能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将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探究实践:能初步设计实验,研究热传导现象,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研讨和交流,愿意与人合作,认识到合作有利于提高效率,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比较,能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将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能初步设计实验,研究热传导现象,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比较,能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将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能初步设计实验,研究热传导现象,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板书设计 1壶是怎样传热的 实验现象或者收集的数据 铁片 玻璃片 木片 瓷片 塑料片 容易传导热 不容易传导热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聚焦问题 1.提问: ·物体之间是怎样传热的 生活中有哪些相关经验? ·我们观察的这些传热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谈话:我们已经研究过金属的热传导了,对其他材料的热传导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各种材料的导热识到,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不性能是一样的吗 我们来设计实验一起研究吧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经验,多数学生会认识到,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二、科学实践活动: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引导学生设计比较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 (1)提问 ·可以比较哪些材料的导热性能 ·在研究金属的传热方式时,用了哪些形状的金属材料 ·在研究金属的传热方式时,用酒精灯加热,可以使金属有温度高的部分和温度低的部分,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这样做吗 ·怎样能够既安全又稳定地给这些材料的某一部分加热?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实验,设计本节课的对比实验。 预设:学生能够想到的方法有:借助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借助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精确比较。 做比较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实验 (1)比较条形的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提问: ·哪些材料导热快 哪些材料导热慢 ·将条形的不同材料,如铁棒、铜丝、木棒、竹筷、玻璃棒、塑料棒等,同时放人开水中。 ·用手感知导热情况 学生运用比较思维,设计对比实验。并在试验前进行预测,哪些材料导热快。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获取信息,为后续的分类奠定基础。 3.比较片状的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分别将不同的片状材料盖在开水杯上 ·用手感知传热情况 4.根据实验现象研讨并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我们有什么发现 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可以将这些材料分为两 类吗 ·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学生对实验中的材料按导热性能的不同来分类,然后经过分析和比较,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设计意图:根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分类建立科学概念。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将它们分为两类。铁棒、铜丝等容易传导热,是热的良导体;木棒、竹筷、玻璃棒、塑料棒等不容易传导热,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材料基本上都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材料很多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例如: 观察做饭的锅、烧水的壶,大多是用金属材料品制作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部分日常用的餐具、水杯等。 观察锅铲和勺子的柄大多是用橡胶、塑料和木头做成的,为什么 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为什么 实验前先猜一猜哪些材,学生进行预测后开始实验料导热快,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 学生认真操做,把感知的情况记录下来,实验后上流自己的发现。
作业布置 1.热的良导体是( ) A水和空气 B木勺和塑料棒 C不锈钢勺和铁锅 2.用奶油将珠子黏在三种物品上,再把这三种物品放入热水中,哪一个物品上的珠子会最快掉下来?( ) A金属汤匙 B塑料吸管 C竹筷子 3.用铁或铝做锅身是因为( ) A结实 B美观 C传热好 4.连线: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①玻璃 ②瓷勺 ③羊毛 ④木筷 ⑤塑料棒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⑥水 ⑦铁片 ⑧铜片 ⑨空气 ⑩布条 5.请根据下图所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铁勺和铜勺谁传导热的速度更快。 5.1你会选择那些材料,怎样进行实验研究?(建议用图文并茂的方式) 52出现怎样的现象就能得出铁勺和铜勺哪个传导热的速度更快?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