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2张PPT。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台州一中 景生明中华民国地图三、伟大的抗日战争重点: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
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知识结构中华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华的原因日本侵华的步骤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日本侵华的罪行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国外战场中 华 民 族 的 抗 日 战 争1931年————1937年 ————1945年局部抗战东北(1931—1945)
上海(1932— )
华北(1933— ) 全面抗战战略防御(1937.7—1938.10)
战略相持( —1944 )
战略反攻( —1945.9 ) (一) 侵华日军的罪行1、日本发动
侵华战争的
原因——
①国策:
②经济:
③客观: 日本侵华的主要特征是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七·七”事变。中国抗战也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勿忘国耻侵略者的暴行1927年东方会议勿忘国耻——侵略者的暴行
材料二,帝国内部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静.“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一秘密文件材料一:日本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对中国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摘自日本的国策基准 历史的原因。日本早就想霸占中国东北。《马关条约》就想割占辽东半岛未能如愿。通过日俄战争,终于取得了旅顺、大连及其附近的领土和领海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的财产和特权。之后,又将内蒙古东部和南满联系起来,统称“满蒙”,不容别国插足。1919年设立关东厅,建立关东军,专门管辖以旅大为中心的“关东州”地区。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以图“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东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田中奏折”声称:为了“执行明治大帝之遗策”,特制定“对满蒙之积极政策”。“所谓满蒙者,乃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这里“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因此,“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中亚西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敬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进犯”。
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1938 年10月2.日军侵华进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
(中日矛盾上升 )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38.10占领徐州、广州、武汉1931.“ 九”1935“华”1937“卢”1937“八”1937占南京1932“一二八”日军能够长驱直入的原因 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而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1933年后,又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7年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1)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
(2)屠杀中国军民,损害中国人民生存权。
(3)制造和使用生化武器,违反国际公约。
(4)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
(5)以战养战,大肆经济掠夺。
(6)推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民族意志等。3. 侵华日军的罪行日军侵华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政 治:汪 伪 政 权文 化:奴 化 教 育经 济:掠 夺 军 需抢 夺 民 财1943年日军大扫荡中被杀的妇女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无家可归的儿童日军的暴行 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所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1938年3月)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900多座城市和广大乡村进行轰炸,大肆杀戮无辜平民,残酷虐杀战俘,强制奴役劳工,实施细菌战和化学战,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控制中国的工矿、交通、农业、金融、贸易等经济命脉,掠夺中国经济资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日军的暴行 日军用中国人作感染试验中毒后的李贵珍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731部队用的骨锯用于挂人肉的铁钩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惨无人道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
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二,局部抗战=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二)局部抗战----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①关内关外的抗日运动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1)坚决反抗日本侵略(3)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2)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宣言;八一宣言。2、关外的抗日武装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3、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1)十九路军的抗战(2)长城沿线官兵抗敌2、关外的抗日武装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第一届政协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田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抗日联军 1936年1932年,19路军上海抗战
蒋光鼐(1887-1967年)蔡廷锴(1892-1968年)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後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团结战斗勇敢向前,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察哈尔抗战
冯玉祥(1882—1948) 吉鸿昌(1895-1934)4、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1)关内人民(2)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陕西临潼华清池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发动(2)结果(3)意义张学良、杨虎城杨虎城 蒋介石 宋美龄 张学良局部抗日运动的特点: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后发展为逼蒋抗日美丽的卢沟桥(三)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原因、过程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
过程 :1935—1936年,初步形成
1937年7—9月,正式形成
(4)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1)1935年华北事变,中共八一宣言(2)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3)一二.九运动推向高潮 初步形成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抵抗日本侵略的讲话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睢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传达于社会,俾咸能明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讲话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建立
(3)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1)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2)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上海、威胁南京。(4)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陆军
新编第四军(5)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国军队的德式装备师 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阶层: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②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领导力量群众基础军事斗争抗战效果没有统一的领导关内外社会各界军民自发斗争国共合作、共同领导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广泛动员、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抗战胜利毛泽东在抗大作《论持久战》的报告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四)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为什么?由中日国力、国情所决定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日本地少、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③日本发动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一)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1)淞沪会战(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3)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1、国民党正面战场2、中共敌后战场(1)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2)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3)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4)广州、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持久战的三个阶段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武汉会战反扫荡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正面战
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1940年下半年发动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型关台儿庄开辟国共配合典范共赴国难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1、凇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广州会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丧师失地、损失惨
重,你认为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
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此时的抗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节节败退
丧师失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共配合典范兖州1938年3月23日4月3日--6日共歼敌11984人,击毁坦克30余辆台儿庄战役(二)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百团大战1、中共敌后战场1940:枣宜会战 ,张自忠牺牲
1941:中国对日宣战,中国战区成立;2、国民党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外战场显著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五台山上的抗日和尚队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宁夏回族穆斯林祈祷抗战胜利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三)抗战反攻阶段(1944—1945) 1、背景:国内:中共七大召开
内容 ①制定党的任务
②确立指导思想
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奠定基础国际(1)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2)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3)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2、经过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落东瀛浙江富阳的受降镇1945年8月14日,日皇向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1945.9.9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何应钦接受日军递交投降书日军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1、对联: 南京重庆成都
中国捷克日本
2、谜语:抗战胜利原因(答中国古代人名一)
A、苏武 B、屈原 C、共工
(1)根本:
(2)中共:
(3)国民党:
(4)外部条件:
(5)战争性质:
(6)战略战术方针:
各抒己见:是谁打败了日本抗战胜利的原因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 (根本原因)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四)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意义:(五)抗战胜利的原因1、历史:由于百余年来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帝斗争所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2、根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军事: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密切配合;采取持久抗
战的战略方针。
4、外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5、客观:日本是小国;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的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抗日战争的特点1、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何意义?日本战犯受审-东京、南京、沈阳和太原 东京审判 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分别在纽伦堡和东京,对德、日首要战犯进行审判,同时还在马尼拉、新加坡、仰光、西贡、伯力对日本的乙、丙级战犯进行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成立,澳大利亚的韦伯为首席法官,中、苏、美、英、法、荷、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各1名代表为法官;美国律师约瑟夫.B.基南为首席检察官;中国的法官是国民政府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梅汝璈,辅助首席检察官为向哲浚。
1946年4月29日,国际检察组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正式向法庭起诉。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前日本陆军省大厦会堂内正式开庭。这次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至1948年11月12日结束。判决东条英机(日本首相)、土肥原贤二(侵华特务头子)、广田弘毅(日本首相,唯一的文官)、板垣征四郎(侵华派遣军总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侵缅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元凶)和武藤章(驻苏门答腊与菲律宾占领高级指挥官)7人处以绞刑;判决烟俊六等16人无期徒刑;判决东乡茂德20年有期徒刑,重光葵7年有期徒刑。
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的绞刑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次日,释放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12月29日,撤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50年,麦克阿瑟擅自发布“宣誓出狱”的第5号命令,陆续释放了贺屋兴宜、重光葵、荒木贞夫、烟俊六等首要战犯及其他刑期未满的甲、乙、丙各级战犯。1953年所有在押战犯全被释放。 赵薇:
“我不知道这段历史……”(五)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①历史问题:日本没有认真 反省历史上对中国的侵略,甚至否认侵略、美 化侵略, 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台湾问题:日本右翼势力时常干涉中国内政,如支持台独;
③领土与资源争端(即钓鱼岛题与东海资源开发问题)日本采取强硬非法手 段,企图 霸占中国领土,干涉中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
东海油田钓鱼岛黄尾南小岛的平地一角 我国领土钓鱼岛鸟瞰(由钓鱼岛、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 钓鱼岛主岛 军国主义恶魔复活的“魔戒”~靖国神社“君子 居必择乡 游必就士”
军国主义国民性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进入南京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出现一些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
——引自2005年4月5日文部科学省通过的《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启示一、战争进程:长期性。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时14年,这种长期性特征,是近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所罕见的。 中 华 民 族 的 抗 日 战 争1931年————1937年 ————1945年局部抗战东北(1931—1945)
上海(1932— )
华北(1933— ) 全面抗战战略防御(1937.7—1938.10)
战略相持( —1944 )
战略反攻( —1945.9 ) 启示:决定战争进程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实力的对比,特别是综合国力的对比。中国能够不屈不挠地坚持十四年抗战,充分说明中华民族能够在危难中开辟出新的出路,中华民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但国力的落后贫弱,特别是抗战前中国国防工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日军队的战斗力,难以遏制日军的战略进攻,从而增加了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长期性。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工业,要增强综合国力。二、战略地位:国际性。抗日战争不同于近代中国任何一次反侵略战争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国际性,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重要组成部分. 启示:在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斯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打下了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础,它昭示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1943年开罗会议: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三、胜利原因:民族性。 启示:①团结就是力量,要继续发扬抗战时期形成的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说明,国共西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中华民族振兴,分则有损民族根本利益。四、战争后果:灾难性。 启示:没有和平、没有世界和谐,一切无从谈起,要警惕法西斯军国主义复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创建和谐世界。五、胜利意义:转折性。
启示:要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发扬抗战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利益关系:复杂性。 启示:①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阶级、党派利益应服从民族利益。②要面向世界,树立开放意识、国际意识,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避害趋利,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3、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
是( )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4、抗日战争较以前的反侵略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行的是全民族的抗战
B、两个战场并存
C、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具有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双重性DA 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2、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3、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4、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5、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参考答案1、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序幕,开辟东方战场2、持久战使中国成为抗击日本的主战场3、是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后方基地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