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标要求:问题探究: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导火线:1、五四运动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1)、原因: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你认为五四运动能取得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取得的成果中你能判断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 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罢课 6月3日起上海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2)、经过:3)、结果:探究一: 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胜利:初步: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 中国社会性质。对外:没有赶走帝国主义。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对当时:
1、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
2、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12年正值五四运动93周年纪念,93年风雨过后,我们依然不忘五四,93年前、93年后,这场运动带给我们什么?对今天:五四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4)、影响(意义)探究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没解决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土地任务同:反帝反封建
性质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链接高考
1、 (2011,全国新课标).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历史条件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思想基础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⑴时间:
⑵地点:
⑶人物:
⑷内容: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名称、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机构3)成立的意义: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3、中共“二大”请同学们看教材55页的文字,想一想中共二大是何时召开的?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其依据是什么?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上海时间、地点:对中国社会性质(两半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动力(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正确分析。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依据:中共二大标志着中共建党工作的完成,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思考:为什么说“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④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农民运动⑥中国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联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二、国民革命1.兴起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⑴原因:共产国际的帮助⑵合作方式:党内合作⑶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⑷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共:孙中山从“以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观念的转变,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国民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2、高潮: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北洋军阀(1)目标:(3)主要革命对象:北伐战争 (2)主力:国民革命军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失败: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4)成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取得巨大成功。探究四:大革命为什么失败?有何教训?客观: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年幼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
和武装的领导权;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4、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共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的军事干部巩固练习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会址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损失惨重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4“工农武装割据”:包括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和政权建设三个方面2、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工农民主政权;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军事保证经济保证核心根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0年-1933年粉碎了四次“围剿”开展……
影响……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3、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可以燎原) 中国不是一个民主的国家,而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1.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从材料中分析,为什么中国革命不能采取合法斗争形式,而要武装夺取政权?3. 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城乡革命与反革命力量对比入手)城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而城市中的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
农村: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以很强的革命愿望。4. 由此可见,中国走这条革命道路是由什么决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千万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
第三,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第四,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1)、原因4、红军长征“左”倾错误(根本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原因) 2)、经过开始:1934年10月★遵义金沙江★陕北★瑞金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会宁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宁会师楼 遵义会议概况 历史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时间:
地点:
内容:1935年1月遵义②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原因4、红军长征“左”倾错误(根本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原因) 2)、经过开始:胜利: 会宁 会师 1936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1934年10月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内容、意义)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成熟”包括( )
① 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③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妥善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巩固练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①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方针。
②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③《论持久战》指出抗战正确道路。
④ 开辟抗日根据地。
⑤英勇抗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的胜利。
⑥采取措施巩固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⑦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在抗战中日益发展壮大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抗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是什么?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漫画:磨好刀再杀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方针是什么?2、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背景:A、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2)、过程:内战爆发:土地改革: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土地改革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背景:A、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2)、过程:内战爆发:土地改革: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1)增强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斗争。国内: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在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将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昏庸、专制、无能一一历数, 以说明国民党的失败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白皮书》指出的国民党失败原因,你认为有道理吗?你认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共
产
党国民党统治腐败、失去民心———灵魂———方向———基础———中坚———保障185119191864191119241921192719451937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分裂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国共分裂 1、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巩固练习(B)(B) 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4、(2005年 全国卷)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 )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B)(C)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工农武装割据
抗击外国侵略
民主革命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