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
课题 3.颜色变化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课页出示问题: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纸会显现出字迹吗?为什么?科学实践: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拓展与应用:危险化学物品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说出了物质的两类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本课主要探究物质变化中的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是判断物质是否产生新物质的一个依据。在化学实验中, 常常利用指示剂或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本课探究四种颜色变化: 碘酒遇淀粉变蓝; 苹果、马铃薯切开后颜色发生变化; 紫甘蓝汁遇酸或碱变色; 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通过一些物质的颜色变化, 可以说出它们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说出白糖加热后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物质颜色变化的现象。 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利用紫甘蓝汁检测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描述白糖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态度责任:学生通过实验、课堂交流讨论,能够进行多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对紫甘蓝汁变色、白糖加热变色等实验具有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实验教师指导,说出利用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说出白糖加热后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紫甘蓝汁检测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描述白糖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板书设计 颜色变化 马铃薯片和香蕉片变色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颜色发生改变 产生新物质 紫甘蓝汁遇酸、碱变色 红色、绿色 白糖加热变色黑色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 提出和聚焦问题(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看一 看上面是没有字迹的。然后用喷壶在白纸上喷一些碘酒,这时立即显示出字迹。 谈话:用喷壶往“空白"的纸上喷碘酒, 纸上很快就显示出字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猜想。 预设:学生想到白纸上可能有玄机。 2.谈话: 刚才的科学小魔术是利用了碘酒遇淀粉变蓝的性质,这是一种颜色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颜色变化的现象 通过以上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学生会特别兴奋。感到非常奇怪。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实践活动(30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 研究物质的颜色变化 1.观察水果、蔬菜的颜色变化 教师让学生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 放置一段时间, 观察出现的颜色变化现象。 预设:一段时间后, 学生会发现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颜色变深了。 总结: 剥开或切开的香蕉和马铃薯被空气氧化了, 它们改变了颜色, 并生成了新的物质。 2.探究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发生的颜色变化 老师用微课视频或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制作紫甘蓝汁的过程, 引导学生制作紫甘蓝汁。 谈话:当紫甘蓝汁遇到白醋 (酸性)、小苏打水 (碱性) 会发生什么现象 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纸花, 让学生在 "花瓣"上涂抹一 些白醋, 在 "叶片" 上涂抹一 些小苏打水, 然后让学生把紫甘蓝汁分别喷在纸花的 "花瓣" "叶片" 或其他部位, 观察并描述出现的现象。 总结: 实验发现, 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 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 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 谈话: 我们吃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如果把紫甘蓝汁滴加在香蕉片、苹果片等水果上面,它们出现的颜色一样吗 总结: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利用它可以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3.观察白糖加热现象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白糖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做白糖加热实验。教师通过PPT 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给学生提供和分发实验材料到的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白糖充分加热后得到的物质还是白糖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师生一起总结:糖在加热过程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说明白糖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4.对本课学习的总结 师生总结:物质的变化过程往往会伴随着颜色的改变,利用颜色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也可以利用物质的颜色变化检测一些物质的酸碱性。 最后结合前几课学习的内容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回顾和总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或形成沉淀,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铁生锈、紫甘蓝遇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变色等;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如蜡烛熔化、水结冰、弹簧被拉伸等。 设计意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物质颜色的变化,给学生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 拓展与应用(5分钟) 谈话: 以前人们在传递信息时,为了防止信息泄漏,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写密写信。我们能够利用本课学到的颜色变化的方法写一封密写信吗 如果我们拿到了一封密写信, 能想办法读出其中的内容吗 学生写一封密写信,并和同学交流写信心得。 设计意图:写一封密信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活动,可以利用这个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写密写信的方法很多,不局限于淀粉和碘酒,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更多的方法写密写信。 写密写信也可以和语文学习结合,在内容可以是一首诗、一篇小作文,这样将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作业布置 香蕉和马铃薯放置一段时间变成什么颜色? 紫甘蓝汁遇酸性会变成什么颜色?紫甘蓝汁遇碱性会变成什么颜色? 白糖加热变成什么颜色? 物质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产生新物质?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明产生新物质? 物质发生什么变化说明没有产生新物质?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明没有产生新物质?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