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新课导入
一天,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见郊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是人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诗歌的含义。
3. 体会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创作背景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品读诗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机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原文翻译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品读诗词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沉默,不说话。
究:终究。
原文翻译
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品读诗词
我劝天公重抖擞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原文翻译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品读诗词
不拘一格降人材
降:降生,降临。
人材:《清诗鉴赏辞典》作“人才”。
原文翻译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合作探究
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九州:上古分天下为九州,后泛指中国。
B.风雷:在诗中指自然界的疾风迅雷。
C.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D.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多种多样。
B
合作探究
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以自然喻人事,中国如要生气蓬勃,须有令人震惊的、富于改革精神的思想言论出现。
B.第二句表现出清王朝统治下的死气沉沉的黑暗局面。
C.诗人借呼唤风雷来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革新之志。
D.诗歌的主旨是表现诗人的人才观,希望“天公”能重视人才的培养。
D
合作探究
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合作探究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
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合作探究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怎样的特点 诗人在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时代特点:政治黑暗,社会萧条,人才匮乏。诗人的思想情感:期盼社会变革,天子圣明,政治清明,社会进步;期待人才辈出,各展才华,报效国家,造福黎民。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