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15: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回顾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并能灵活地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其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并能运用转化的思想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整理、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了解逐步形成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地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纸片、平行四边形演示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了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师生谈话,大家一定整理过自己的房间或物品,说说整理后的感受。
3.引入新课,其实对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我们将对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进行复习和整理。
二、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1.回顾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习过那几个多边形,学生回答,教师将学过的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依次呈现在黑板上。
2.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1)今天我们要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应该从哪个图形开始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将黑板上的图形按学生的想法摆成树形图:依次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组织学生小组,说一说推导过程,(每位同学说一种)教师巡视帮助。
⑵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图形并说出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在黑板上用卡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并做总结。(板书)
⑶总结方法:整理完整知识结构。
以上三种图形都运用了什么方法,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转化
师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从下往上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上往下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板书:转化
三、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同学们对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非常熟练了,但是是否真正理解了呢?老师要考考大家
1.选择需要的条件,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 厘米)
8 4 5 8
12
(通过让学生选择需要的条件加深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并深化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学生完成后,再说说对这些题的再认识从而链接出更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正方形给出对角线的长度求它的面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
2.填一填。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  )分米。
(2)三角形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底是12分米,高( )分米。
(通过这两题,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选一选。
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平行四边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比( ),周长呢。
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演示器,演示拉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4.想一想。
(1)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相等吗?两个阴影部分三角形面积相等吗?
(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画法,加深对等底等高的体会)
(2)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吗?
判断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也相同。       ( )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的道理,从而链接两题判断题,并使用动画直观演示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5.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张叔叔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花园(如 图),其中一边利用房屋墙壁。已知篱笆长46米,求花园的面积。
(2)广告公司做一块三角形广告牌,底长150厘米,这条底上的高是40厘米。如果要用油漆刷这块广告牌的两面,每平方分米用油漆50克,这块广告牌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克?
(让学生体会仔细审题的重要性,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3)建筑工地上有一堆钢管,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已知最上面一层有2根,最下面一层有6根,共堆了5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让学生体会到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梯形面积公式可以计算钢管的根数,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让课堂延伸。)
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