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声音的世界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通过学习声音的世界这一单元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制作、搜集资料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传播,认识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因素,了解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以及保护听力的方法还有学习噪声危害及消减噪声的方法。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声音的高低强弱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备课时间 9.27
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分三大部分:(一)先创设情境:老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提问同学们是否听出声音高低强弱变化?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探究。(二)在探究与发现中设计了“认识声音的强弱”,“声音高低的变化”“做一个六弦琴”三个活动。1.在第一个活动中有三个小实验:通过用力和轻轻敲击音叉听发出声音的实验得出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音量大,声音强,音量小,声音弱。第二个实验是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明白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第三个实验是为了更好研究声音强弱的实验而增加的: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看到纸屑挑起的高度不同,声音强弱也不同。进而归纳出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在第二个活动中:声音的高低变化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用橡皮锤敲击铝板儿琴上不同的铝板儿,听一听它们发出的音调有什么不同,进而得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表示,音调高声音就高,音调低,声音就低。第二个实验活动研究:声音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借助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两根橡皮筋,塑料尺,铅笔,做这个实验。以此得出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第三个实验新增“敲击水杯”以此进一步验证: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活动三:(回忆制作方法:)同学们拿出做好的六弦琴学具。将皮筋儿支起来,通过调节橡皮筋儿的松紧度,使其发出不同的音调。 (三)应用与拓展:看得见的声音:《看的见的声音》是一个实践体验活动教材,利用活动题目交代了活动目的,利用图文形象呈现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先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录制声音,再用音频软件播放,观察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的振动幅度以及快慢的变化。通过该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高低、强弱的理解,体会科学促进技术发展,先进的技术又帮助人们进一步探究科学。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举例说明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能说明声音的高低、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思维:能从对声音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作出假设;能制作简单的探究计划,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 探究实践: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态度责任:能对探究的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产生兴趣;实事求是记录结论。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声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1.老师让同学们听老师的声音,你能听出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吗?2.同学们同桌交流。教师共同组织全班同学得出共识(能听出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3.六弦琴的学具(提前准备)检查学生六弦琴的学具的制作情况并做指导。
关键问题解决:1.钢板尺的实验和橡皮筋实验,实际这两个实验是属于对比实验,每组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而其他条件则要保持相同。在声音的强弱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按压的位置不同,改变拨动尺子的尺力度;在声音的高低变化实验中,皮筋儿的长度,拨动皮筋用力的大小不变,只有皮筋儿的粗细不同。在这两个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进行对比。2.声音的强弱和声音的高低,它们运用描述的量是不一样的,声音的强弱用的是音量,声音的高低用的是音调。注意音量和音调的区别,以及声音强弱和声音的高低分别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为了搞清声音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不仅在实验中运用了书中的实验,还自己设定了一个“敲鼓击碎屑”的实验,便于同学们去归纳总结;为了搞清声音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不仅在实验中运用了书中的拨皮筋实验,还自己设定了一个敲击水杯实验,便于同学们去归纳总结。4.把六弦琴制作放在课下,提前准备好。上课孩子们直接运用六弦琴听声音高低强弱,巩固体会本节知识即可,有效解决课堂时间短无法制作的弊端。
学习评价设计:能利用多种方法(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法、分析总结法等)、采用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建模思想,多种材料(钢板尺,橡皮筋,塑料筋,六弦琴材料等),多种课件,探究声音高低强弱分别由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级备课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课上,听科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你能听出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吗? 能听出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有高低强弱之分。环节二:探索发现,形成知识认识声音的强弱 活动一(多媒体出示课件):敲击音叉 用力敲击音叉,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轻轻敲击音叉,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活动二: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拿出钢板尺做这个按压实验:一只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保持钢板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板尺。用力大,尺子振动幅度也越大,声音也越强;用力小,尺子振动幅度也越小,声音也越弱。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师强调: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活动三:新加视频进一步验证结论. 2.认识声音高低的变化 活动一(多媒体出示课件):用橡皮锤敲击铝板琴。 用橡皮锤敲击铝板琴上不同的铝板,听一听它们发出的音调有什么不同。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表示,音调高声音就高,音调低声音就低。 活动二:声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拿出学具: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橡皮筋,套在塑料尺上,用铅笔将两端支起。拨动橡皮筋,辨别音调高低,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师得出: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活动三:新加视频进一步验证结论. 用力敲击音叉时,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较大,声音持续的时间也较长;轻轻敲击音叉时,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较小,声音持续的时间也较短。 小组合作探讨得出: 实验现象:轻轻拨动钢板尺,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钢板尺,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 实验结论:钢板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钢板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学生看视频。 生小组合作,得出实验过程:1.实验得出同样材料由于大小不同,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铝板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铝板的长短。2.得出结论:铝板越长,橡胶锤敲击它时,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铝板越短,橡胶锤敲击它时,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学生实验过程,得出:声音的高低和橡皮筋的粗细有关,橡皮筋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橡皮筋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学生看视频验证结论。 活动意图说明:1.让学生认识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 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2.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出:声音强 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表示,音调 高声音就高,音调低声音就低。4.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出: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环节三:设计制作,巩固运用1.复习六和弦制作在纸盒的一面挖一个孔,将6根橡皮筋平行地固定在纸盒上,保持橡皮筋之间的距离相等。裁一张硬纸,折成三棱柱,放在6根橡皮筋下面,将橡皮筋支起来。分别调节6根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使它们能发出不同的音调。2.让同桌互相拨动,听声音高低、强弱的区别。 1. 师总评情况。 2.师让同学们小结本节内容。 同学们同桌交流听声音高低、强弱区分。 请几组同学上台展示,学生互评。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本节课还有什么困惑?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拨动六弦琴,通过学生互评,主要是从音调高低、强弱让生感知 弱音量和音调的区别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看得见的声音:利用计算机把说话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用音频软件播放,观察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振动幅度和快慢的变化。 课下动手实践作业。活动意图说明:进一步巩固区分声音强弱高低变化。
“双减”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1.(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表示,音量大表示声音(),音量小表示声音()。 (2)、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 )决定的,振幅越大,声音越(),振幅越小声音越()。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表示,音调高声音就(),音调低,声音就()。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决定的。声音振动越快,音调越(),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 2.拓展性作业: 学有余力同学完成:利用手机把自己说话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用音频软件播放,观察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振动幅度和快慢的变化。 指 导 老 师 建 议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