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3汽化和液化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3.3汽化和液化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5 16: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什么是汽化现象,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什么是蒸发现象;
(3)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理解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并能用蒸发吸热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分析
本节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之后,经历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此之前有晶体熔化的实验作为基础,学习本节时应该不是特别困难,在数据处理方面,也与前面所学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图象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本节设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着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环节
采用联系实际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水开了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引出本节可的内容——汽化和液化,本节课着重讲授汽化中的沸腾。
【意图:八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用这种方式,第一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也能通过这样的常识引导,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同学注意到水开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与本堂课的内容《汽化和液化》相关,从而顺利导入本课。】
环节2:新课讲授
本节课的核心是探究实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打算这样进行:
首先是实验过程的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在实验中应用之前刚刚学过的什么测量工具 待学生回答出来是温度计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如果为了能够节约时间进行实验,可以做哪些准备 师生共同总结:
(1)盖上硬纸板(硬纸板还有固定温度计和防止水滴飞溅的作用)
(2)试管中的水可以使用适当温度的热水
(3)试管中不用加太多的水,只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即可。
接下来是准备实验:带领学生检查桌上的实验器材,分好组,做好分工,完成准备工作。
重点是进行实验:教师提示:请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液体内、外气泡发生的位置,发生的快慢,气泡如何变化 记录下来。实验中提问学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 在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 以及整个实验过程中,声音有什么规律 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出现与经验发生区别时,教师应该适当讲解。
最后是处理数据和分析论证:学生根据记录,进行描点作图,教师在黑板展示学生成果。得出实验结论后教师介绍沸点。
实验结束后师生总结实验现象:沸腾前,产生的气泡由大变小;沸腾后,气泡由小变大。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整个实验过程中,声音有“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规律。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意图:在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学生的探究实验,老师作为辅助和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同学们自己进行实验,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时刻提醒同学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要求进行,引导学生对数据和现象进行总结,从而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环节3:拓展提升
(过渡句:接下来进入拓展提升环节。)
在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纸锅烧水,当水沸腾时,纸锅并没有燃烧,请同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纸遇到火并不会燃烧,与同学们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也能通过这个实验,摒除学生不正确的前概念,更能在学生的思考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达到本节课的高潮。】
环节4: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请学生回忆沸腾的特点,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在作业环节,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纸锅烧水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