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55圆 全章直通中考 培优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专项讲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55圆 全章直通中考 培优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专项讲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21:4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55 圆(全章直通中考)(培优练)
一、单选题
(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角边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中,,连接,点M是中点,连接.将以点O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线段的最小值是( )

A.3 B. C. D.2
(2022·安徽·统考中考真题)
2.已知点O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中心,点P在△ABC外,△ABC,△PAB,△PBC,△PCA的面积分别记为,,,.若,则线段OP长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2021·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
3.如图,弧长为半圆的弓形在坐标系中,圆心在.将弓形沿x轴正方向无滑动滚动,当圆心经过的路径长为时,圆心的横坐标是( )
A. B. C. D.
(2021·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1),B(0,﹣5),若在x轴正半轴上有一点C,使∠ACB=30°,则点C的横坐标是(  )
A.34 B.12 C.6+3 D.6
(2021·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
5.如图,中,,,.点为内一点,且满足.当的长度最小时,的面积是( )
A.3 B. C. D.
(2020·四川·统考中考真题)
6.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长为4,点M在斜边AB上,点P为该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PC=2,则PM的最小值为(  )
A.2 B.2﹣2 C.2+2 D.2
(2020·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7.如图,在中,为直径,,点D为弦的中点,点E为上任意一点,则的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2019·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
8.如图,是的直径,、是弧(异于、)上两点,是弧上一动点,的角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比是( )
A. B. C. D.
(2019·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
9.如图,的顶点O是边长为2的等边的重心,的两边与的边交于E,F,,则与的边所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2019·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
10.如图,在中,以BC为直径的半圆O交斜边AB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为,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点A,直线与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动点M在线段上,动点N在直线上,若是以点N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的坐标为

(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
12.如图,,半径为2的与角的两边相切,点P是⊙O上任意一点,过点P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设,则t的取值范围是 .

(2020·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13.已知的三边a、b、c满足,则的内切圆半径= .
(2020·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
14.如图,是的内接正三角形,点是圆心,点,分别在边,上,若,则的度数是 度.
(2020·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
15.如图,在菱形中,是对角线,,⊙O与边相切于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
16.已知⊙O的直径为10cm,AB,CD是⊙O的两条弦,,,,则与之间的距离为 cm.
(2020·广西·统考中考真题)
17.如图,在边长为的菱形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且与交于点.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点的运动路径长为 .
(2021·浙江嘉兴·统考中考真题)
18.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连结,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连接A′C,.在运动过程中,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是 ;点到达点时,线段扫过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2019·河南·统考中考真题)
19.如图,在中,,,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AC于点D,点E是上不与点B,D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E交BD于点F,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G.
(1)求证:;
(2)填空:
①若,且点E是的中点,则DF的长为   ;
②取的中点H,当的度数为   时,四边形OBEH为菱形.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
20.如图,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平分,.

(1)求证平分,并求的大小;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若,,求此圆半径的长.
(2007·安徽芜湖·中考真题)
21.已知多边形ABDEC是由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和正方形BDEC组成,一圆过A、D、E三点,求该圆半径的长.
(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
22.如图,内接于,,点E在直径CD的延长线上,且.
(1)试判断AE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
23.如图,正方形内接于,在上取一点E,连接,.过点A作,交于点G,交于点F,连接,.

(1)求证:;
(2)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
24.如图,已知半径为5的⊙M经过x轴上一点C,与y轴交于A、B两点,连接AM、AC,AC平分∠OAM,AO+CO=6
(1)判断⊙M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AB的长;
(3)连接BM并延长交圆M于点D,连接CD,求直线CD的解析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如图所示,延长到E,使得,连接,根据点A的坐标为得到,再证明是的中位线,得到;解得到,进一步求出点C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上运动,则当点M在线段上时,有最小值,即此时有最小值,据此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到E,使得,连接,
∵的一条直角边在x轴上,点A的坐标为,
∴,
∴,
∴,
∵点M为中点,点A为中点,
∴是的中位线,
∴;
在中,,
∴,
∵将以点O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点C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上运动,
∴当点M在线段上时,有最小值,即此时有最小值,
∵,
∴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为3,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点到圆上一点的最值问题,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坐标与图形,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可得,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C中AB边上的高和△PAB中AB边上的高的值,当P在CO的延长线时,OP取得最小值,OP=CP-OC,过O作OE⊥BC,求得OC=,则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

=
=
=
==,
∴,
设△ABC中AB边上的高为,△PAB中AB边上的高为,
则,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点P在平行于AB,且到AB的距离等于的线段上,
∴当点P在CO的延长线上时,OP取得最小值,
过O作OE⊥BC于E,
∴,
∵O是等边△ABC的中心,OE⊥BC
∴∠OCE=30°,CE=
∴OC=2OE
∵,
∴,
解得OE=,
∴OC=,
∴OP=CP-O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弄清题意,找到P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求出一个周期圆心走的路程,即可求出圆心经过的路径长为时圆心的位置,故可求解.
【详解】如图,圆心在,可得r=2
∴OA=,AB=2r=4,BC=,==
∴一个周期圆心经过的路径长为OA++BC=4,
∴C(4+2,0),
故当圆心经过的路径长为时,
÷4=505…1
∴圆心的横坐标是505×(4+2)+=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弧与坐标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一个周期圆心经过的路径长.
4.A
【分析】如图,作的外接圆 连接 过作轴于 作轴于 则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再分别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作的外接圆 连接 过作轴于 作轴于 则四边形是矩形,
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应用,灵活应用以上知识解题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由题意知,又长度一定,则点P的运动轨迹是以中点O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弧,所以当B、P、O三点共线时,BP最短;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O的长,并得到点P是BO的中点,由线段长度即可得到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特殊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解:
取中点O,并以O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圆
由题意知:当B、P、O三点共线时,BP最短
点P是BO的中点
在中,
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的线段最值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隐形圆问题,属于动态几何综合题型,中档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动点P的运动轨迹,即隐形圆.
6.B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斜边AB=4,由已知条件得到点P在以C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上,当点P在斜边AB的中线上时,PM的值最小,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长为4,
∴斜边AB=4,
∵点P为该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PC=2,
∴点P在以C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上,
当点P在斜边AB的中线上时,PM的值最小,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M=AB=2,
∵PC=2,
∴PM=CM﹣CP=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最小值问题,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点到圆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画出图形找到取最小值的状态然后求解.
7.C
【分析】连接OD、OE,先求出∠COD=40°,∠BOC=100°,设∠BOE=x,则∠COE=100°-x,∠DOE=100°-x+40°;然后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OED和∠COE,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解答.
【详解】解:连接OD、OE
∵OC=OA
∴△OAC是等腰三角形
∵,点D为弦的中点
∴∠DOC=40°,∠BOC=100°
设∠BOE=x,则∠COE=100°-x,∠DOE=100°-x+40°
∵OC=OE,∠COE=100°-x
∴∠OEC=
∵OD<OE,∠DOE=100°-x+40°=140°-x
∴∠OED<
∴∠CED>∠OEC-∠OED==20°.
又∵∠CED<∠ABC=4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分析】连接BE,由题意可得点E是△ABC的内心,由此可得∠AEB=135°,为定值,确定出点E的运动轨迹是是弓形AB上的圆弧,此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在AB的中垂线上,根据题意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则可判定A、E、B、F四点共圆,继而得出DE=DA=DF,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设⊙O的半径为R,求出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DA=R,进而求出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连结BE,
∵点E是∠ACB与∠CAB的交点,
∴点E是△ABC的内心,
∴BE平分∠ABC,
∵AB为直径,
∴∠ACB=90°,
∴∠AEB=180°-(∠CAB+∠CBA)=135°,为定值,,
∴点E的轨迹是弓形AB上的圆弧,
∴此圆弧的圆心一定在弦AB的中垂线上,
∵,
∴AD=BD,
如下图,过圆心O作直径CD,则CD⊥AB,
∠BDO=∠ADO=45°,
在CD的延长线上,作DF=DA,
则∠AFB=45°,
即∠AFB+∠AEB=180°,
∴A、E、B、F四点共圆,
∴∠DAE=∠DEA=67.5°,
∴DE=DA=DF,
∴点D为弓形AB所在圆的圆心,
设⊙O的半径为R,
则点C的运动路径长为:,
DA=R,
点E的运动路径为弧AEB,弧长为:,
C、E两点的运动路径长比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运动路径,涉及了三角形的内心,圆周角定理,四点共圆,弧长公式等,综合性较强,正确分析出点E运动的路径是解题的关键.
9.C
【分析】连接、,过点O作,垂足为N,由点O是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可以得到,结合条件即可求出的面积,由,从而得到,进而可以证到,因而阴影部分面积等于的面积.
【详解】解:连接、,过点O作,垂足为N,
∵为等边三角形,
∴,
∵点O为的内心
∴,.
∴.
∴.,
∵,,
∴,
∴,
∴.
∵,
∴,即.
在和中,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有一定的综合性,作出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根据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在中,,


,BC为半圆O的直径,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分割法求面积.
11.或
【分析】如图,由是以点N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可得是圆与直线的交点,当重合时,符合题意,可得,当N在的上方时,如图,过作轴于,延长交于,则,,证明,设,可得,,而,则,再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是以点N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是圆与直线的交点,

当重合时,
∵,则,
∴,符合题意,
∴,
当N在的上方时,如图,过作轴于,延长交于,则,,
∴,

∵,,
∴,
∴,
∴,设,
∴,,
而,
∴,
解得:,则,
∴,
∴;
综上: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本题属于填空题里面的压轴题,难度较大,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12.
【分析】利用切线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再求得,分两种情况讨论,画出图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与两边的切点分别为D、G,连接,延长交于点H,

由,
∵,
∴,
∴,
∴,
如图,延长交于点Q,

同理,
∵,
∴,
当与相切时,有最大或最小值,
连接,
∵D、E都是切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四边形是正方形,
∴的最大值为;
如图,

同理,的最小值为;
综上,t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得是解题的关键.
13.1
【分析】先将变形成,然后根据非负性的性质求得a、b、c的值,再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两直角边的和与斜边差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解:
则=0,c-3=0,a-4=0,即a=4,b=5,c=3,
∵42+32=52
∴△ABC是直角三角形
∴的内切圆半径==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性质的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以及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求法,掌握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求法以及求得a、b、c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20
【分析】本题可通过构造辅助线,利用垂径定理证明角等,继而利用SAS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最后根据角的互换结合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求解本题.
【详解】连接OA,OB,作OH⊥AC,OM⊥AB,如下图所示:
因为等边三角形ABC,OH⊥AC,OM⊥AB,
由垂径定理得:AH=AM,
又因为OA=OA,故△OAH△OAM(HL).
∴∠OAH=∠OAM.
又∵OA=OB,AD=EB,
∴∠OAB=∠OBA=∠OAD,
∴△ODA△OEB(SAS),
∴∠DOA=∠EOB,
∴∠DOE=∠DOA+∠AOE=∠AOE+∠EOB=∠AOB.
又∵∠C=60°以及同弧,
∴∠AOB=∠DOE=120°.
故本题答案为:120.
【点睛】本题考查圆与等边三角形的综合,本题目需要根据等角的互换将所求问题进行转化,构造辅助线是本题难点,全等以及垂径定理的应用在圆综合题目极为常见,圆心角、弧、圆周角的关系需熟练掌握.
15.
【分析】连接OD,先求出等边三角形OAB的面积,再求出扇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解:如图,连接OD,
∵AB是切线,则OD⊥AB,
在菱形中,
∴,
∴△AOB是等边三角形,
∴∠AOB=∠A=60°,
∴OD=,
∴,
∴扇形的面积为:,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
16.7或1.
【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当两条弦位于圆心O同一侧时,当两条弦位于圆心O两侧时;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分别求出OE和OF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分两种情况考虑:
当两条弦位于圆心O一侧时,如图1所示,
过O作OE⊥CD,交CD于点E,交AB于点F,连接OC,OA,
∵AB∥CD,∴OE⊥AB,
∴E、F分别为CD、AB的中点,
∴CE=DE=CD=3cm,AF=BF=AB=4cm,
在Rt△AOF中,OA=5cm,AF=4cm,
根据勾股定理得:OF=3cm,
在Rt△COE中,OC=5cm,CE=3cm,
根据勾股定理得:OE═4cm,
则EF=OEOF=4cm3cm=1cm;
当两条弦位于圆心O两侧时,如图2所示,
同理可得EF=4cm+3cm=7cm,
综上,弦AB与CD的距离为7cm或1cm.
故答案为:7或1.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题意证得,推出∠BPE =60,∠BPD =120,得到C、B、P、D四点共圆,知点的运动路径长为的长,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BD,
∵菱形中,,
∴∠C=∠A=60,AB=BC=CD=AD,
∴△ABD和△CBD都为等边三角形,
∴BD=AD,∠BDF=∠DAE=60,
∵DF=AE,
∴,
∴∠DBF=∠ADE,
∵∠BPE=∠BDP+∠DBF =∠BDP+∠ADE=∠BDF =60,
∴∠BPD=180-∠BPE=120,
∵∠C=60,
∴∠C+∠BPD =180,
∴C、B、P、D四点共圆,即⊙O是的外接圆,
∴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则点的运动路径长为的长,
∴∠BOD =2∠BCD =120,
作OG⊥BD于G,
根据垂径定理得:BG=GD=BD=,∠BOG =∠BOD =60,
∵,即,
∴,
从而点的路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弧长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准确寻找点的运动轨迹.
18.
【分析】(1)通过分析点A′的运动轨迹,是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上,从而求解;
(2)画出相应的图形,从而利用扇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点A′的运动轨迹是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上,
∵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ACA′最大为90°
当CA′⊥AB时,点A′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如图
过点B作BE⊥AC
∵,,,
∴在Rt△ABE中,BE=1,AE=,
在Rt△BCE中,BE=CE=1
∴CA′=CA=
又∵CA′⊥AB
∴在Rt△ACF中,CF=
∴A′F=A′C-CF=
即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是;
点到达点时,线段扫过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轨迹,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9.(1)见解析(2)①②30°
【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再应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易得,得证;
(2)作,应用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再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结论;由菱形的性质可得,结合三角函数特殊值可得.
【详解】
解:(1)证明:如图1,,,
AB是的直径,


(2)①如图2,过F作于H,点E是的中点,


,即

,即,
故答案为.
②连接OE,EH,点H是的中点,

四边形OBEH为菱形,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性质,垂径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关键在灵活应用性质定理.
20.(1)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已知得出,则,即可证明平分,进而根据平分,得出,推出,得出是直径,进而可得;
(2)根据(1)的结论结合已知条件得出,,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由是直径,根据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在中,根据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的长,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解:∵
∴,
∴,即平分.
∵平分,
∴,
∴,
∴,即,
∴是直径,
∴;
(2)解:∵,,
∴,则.
∵,
∴.
∵,
∴,
∴是等边三角形,则.
∵平分,
∴.
∵是直径,
∴,则.
∵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
∴,则,
∴,
∴,
∴.
∵,
∴,
∴.
∵是直径,
∴此圆半径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弧与圆周角的关系,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1.2
【分析】作AF⊥BC,垂足为F,并延长交DE于H点.根据其轴对称性,则圆心必定在AH上.设其圆心是O,连接OD,O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以求得AH,DH的长,设圆的半径是r.在直角三角形BOH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详解】如图,
作AF⊥BC,垂足为F,并延长交DE于H点.
∵△ABC为等边三角形,
∴AF垂直平分BC,
∵四边形BDEC为正方形,
∴AH垂直平分正方形的边DE.
又DE是圆的弦,∴AH必过圆心,记圆心为O点,并设⊙O的半径为r.
在Rt△ABF中, ∵∠BAF=,
∴.
∴OH==r.
在Rt△ODH中,.
∴.解得r=2.
∴该圆的半径长为2.
22.(1)AE与⊙O相切,理由见详解;(2).
【分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ACE=∠OCA=∠OAC=30°,∠EAC=120°,进而得出∠EAO=90°,即可得出答案;
(2)连接AD,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1)AE与⊙O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AO,
∵∠B=60°,
∴∠AOC=120°,
∵AO=CO,AE=AC,
∴∠E=∠ACE,∠OCA=∠OAC=30°,
∴∠E=∠ACE=∠OCA=∠OAC=30°,
∴∠EAC=120°,
∴∠EAO=90°,
∴AE是⊙O的切线;
(2)连接AD,则,
∴∠DAC=90°,
∴CD为⊙O的直径,
在Rt△ACD中,AC=6,∠OCA=30°,
∴,
∴,
∴,∠AOD=60°,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从而进行解题.
23.(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如图,连接,证明,再证明,,可得,结合,从而可得结论;
(2)如图,连接,,过作于,设,在上取Q,使,证明,,,可得,,求解,而,可得,,,可得,再求解x,利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解:如图,连接,
∵,则,

∴,
∵正方形,
∴,,
∴,
∴,
∵,
∴.
(2)如图,连接,,过作于,设,在上取Q,使,

∵O为正方形中心,
∴,,而,
∴,,
∵,
∴,
∴,,
∵,
∴,
∴,而,
∴,
∴,
∴,,
而正方形的边长,
∴,
解得:,
∴,
∵,,,
∴,
∴,
而,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与圆,圆周角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M与x轴相切,理由见解析
(2)6
(3)
【分析】(1)连接CM,证CM⊥x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M作MN⊥AB于N,证四边形OCMN是矩形,得MN=OC,ON=OM=5,设AN=x,则OA=5-x,MN=OC=6-(5-x)=1+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值,即可求得AN值,再由垂径定理得AB=2AN即可求解;
(3)连接BC,CM,过点D作DP⊥CM于P,得直角三角形BCD,由(2)知:AB=6,OA=2,OC=4,所以OB=8,C(4,0),在Rt△BOC中,∠BOC=90°,由勾股定理,求得BC=,在Rt△BCD中,∠BCD=90°,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D,在Rt△CPD和在Rt△MP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CP=2,PD=4,从而得出点D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解析式即可.
【详解】(1)解:⊙M与x轴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CM,如图,
∵MC=MA,
∴∠MCA=∠MAC,
∵AC平分∠OAM,
∴∠MAC=∠OAC,
∴∠MCA=∠OAC,
∵∠OAC+∠ACO=90°,
∴∠MCO=∠MCA+∠ACO=∠OAC+∠ACO=90°,
∵MC是⊙M的半径,点C在x轴上,
∴⊙M与x轴相切;
(2)解:如图,过点M作MN⊥AB于N,
由(1)知,∠MCO=90°,
∵MN⊥AB于N,
∴∠MNO=90°,AB=2AN,
又∵∠CON=90°,
∴四边形OCMN是矩形,
∴MN=OC,ON=CM=5,
∵OA+OC=6,
设AN=x,
∴OA=5-x,MN=OC=6-(5-x)=1+x,
在Rt△MNA中,∠MNA=90°,由勾股定理,得
x2+(1+x)2=52,
解得:x1=3,x2=-4(不符合题意,舍去),
∴AN=3,
∴AB=2AN=6;
(3)解:如图,连接BC,CM,过点D作DP⊥CM于P,
由(2)知:AB=6,OA=2,OC=4,
∴OB=8,C(4,0)
在Rt△BOC中,∠BOC=90°,由勾股定理,得
BC=,
∵BD是⊙M的直径,
∴∠BCD=90°,BD=10,
在Rt△BCD中,∠BCD=90°,由勾股定理,得
CD=,即CD2=20,
在Rt△CPD中,由勾股定理,得PD2=CD2-CP2=20-CP2,
在Rt△MPD中,由勾股定理,得PD2=MD2-MP2=MD2-(MC-CP)2=52-(5-CP)2=10CP-CP2,
∴20-CP2=10CP-CP2,
∴CP=2,
∴PD2=20-CP2=20-4=16,
∴PD=4,即D点横坐标为OC+PD=4+4=8,
∴D(8,-2),
设直线CD解析式为y=kx+b,把C(4,0),D(8,-2)代入,得
,解得:,
∴直线CD的解析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垂径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