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缔约结盟的狂潮》,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出现了缔约结盟的狂潮,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使欧洲成为西方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欧洲成为火星四溅的“火药桶”。大战一触即发。导入新课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目录导航学习目标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演练目标一:简述“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过程及影响。简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
目标二:明确“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爆发的关系,认识局部战争的危害性。认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目标三: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暗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反抗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学习目标一、谁点燃了“火药桶”
看视频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1.是谁点燃了“火药桶”?
2.点燃“火药桶”的事件名称是什么?
3.这一事件引发了什么后果?讲授新课
答:
1.是谁点燃了“火药桶”?
2.点燃“火药桶”的事件名称是什么?
3.这一事件引发了什么后果?普林西普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夫妇普林西普被捕斐迪南夫妇“萨拉热窝事件” ——德国皇帝悲喜交加 “萨拉热窝事件” 发生后,德国皇帝
悲喜交加一面发唁电表示哀悼,一面兴
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蓄谋已久的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为借口,
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德国向俄国宣
战,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所以说: “萨拉热窝事件”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这一刺杀行为? 想一想想一想答案:
他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采取的刺杀行为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的战火,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
二、“凡尔登绞肉机”
看视频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1.时间:
2.地理位置:
3.双方投入兵力:
4.伤亡总数:
5.结果:
答:
1.时间:
2.地理位置:
3.双方投入兵力:
4.伤亡总数:
5.结果:
1916年德法边境近1000000人700000人法军由防御转入进攻一战中的新式武器三、人类的灾难
1.读课文填写下表。
4年3个月(1914/7/28—1918/11/11)30多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5亿欧亚非840万2100万2084亿美元三、人类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提示:从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去分析 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时间:1914—1918年
主要战场:欧洲
重大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
新式武器:坦克、飞机、远程大炮、潜艇等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小结1.填空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这次事件中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 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欧洲
形成了 二条主要战线。在这次大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 。
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西、东西线课堂演练2.在“一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是( )
A.隐形飞机
B.坦克
C.导弹
D.原子弹3.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导致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大战的开始
D.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了“一战”4.简答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哪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瓜分世界的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
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美国的参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