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知识点1 易燃物与易爆物
核心速填
☉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在 发生剧烈地燃烧。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
①都 热量;
②都属于 反应。
1(2022·海南中考)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
2(2022·苏州质检)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天然气 B.石灰石粉末
C.镁粉 D.面粉
3旅客乘坐车船时,以下物品中可以随身携带的是 ( )
A.蔗糖 B.酒精
C.烟花鞭炮 D.汽油、煤油
4(2022·百色中考)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知识点2 安全知识与火灾自救
核心速填
☉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 ”的字样或图标。
5[易错题]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加固训练】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任何物质着火时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6(2022·乐山中考改编)“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老化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加油站时应禁止使用手机,以防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加固训练】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
2“火灾猛如虎”,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
7(2022·龙东中考改编)学习化学,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香水含有酒精,夏天使用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B.进入矿井等场所,应注意严禁烟火
C.室内放置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8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知识点1 易燃物与易爆物
核心速填
☉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
①都放出热量;
②都属于氧化反应。
1(2022·海南中考)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B)
解析: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A图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B图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图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D图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
2(2022·苏州质检)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B)
A.天然气 B.石灰石粉末
C.镁粉 D.面粉
解析:本题考查爆炸的条件。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会引起爆炸。天然气、镁粉、面粉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而石灰石粉末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3旅客乘坐车船时,以下物品中可以随身携带的是 (A)
A.蔗糖 B.酒精
C.烟花鞭炮 D.汽油、煤油
解析:本题考查易燃物与易爆物。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煤油都是易燃物或易爆物,因此不准随身携带。蔗糖不是易燃、易爆物品,旅客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
4(2022·百色中考)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解析:本题考查粉尘爆炸实验。A、鼓入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和使面粉充满容器罐,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点燃蜡烛是为了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错误;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有关,错误;D、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正确。
知识点2 安全知识与火灾自救
核心速填
☉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5[易错题]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解析: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水不能扑灭油着火,反而会引起油滴的飞溅,导致火势的蔓延,故A错误;室内起火不能开门窗,会加快气体流通,加剧火势,故B错误;燃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产生电火花达到燃气着火点,引起燃气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故C错误;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且远离着火区域,故D正确。
【加固训练】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任何物质着火时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着火点,故可燃物遇到氧气、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可燃物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达到爆炸极限才会爆炸;电器、油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
6(2022·乐山中考改编)“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电路老化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加油站时应禁止使用手机,以防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解析:电路老化着火,要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A正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B正确;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燃油蒸气引爆,C正确;并不是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如活泼的金属失火、图书档案失火等,D错误。
【加固训练】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
解析:A.燃烧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包括缓慢氧化,如常温下铁生锈,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固有的性质,降低温度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爆炸发生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错误;D.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所以更容易点燃,正确。
2“火灾猛如虎”,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119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
解析:(1)打开门窗后空气形成对流,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
(2)火势无法控制,需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7(2022·龙东中考改编)学习化学,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
A.香水含有酒精,夏天使用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B.进入矿井等场所,应注意严禁烟火
C.室内放置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解析: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食品安全等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A、车载香水含有酒精,夏天使用应避免长时间暴晒,以防发生爆炸,A正确;B、矿井等场所的空气内弥漫着可燃性气体,要严禁烟火,以防发生爆炸,B正确;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C错误;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一是停电会发生危险,二是防止形成烟囱效应造成人的窒息,D正确。
8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A (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解析:(1)卧薪尝胆指的是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涉及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燃烧,故C错误;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燃烧,故D错误。(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