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课时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课时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06:42:39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知识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心速填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D)
解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2(2022·济南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D)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该粒子呈电中性
D.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及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选项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该粒子呈电中性,选项正确。D.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原子,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原子,选项错误。
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其中锑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锑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51 ;
(2)锑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解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故锑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1;(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锑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大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知识点2 离子的形成
核心速填
☉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分类:
①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带正电;
②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负电。
☉离子符号意义: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号表示电性。
【注意】数字为1时,“1”省略不写。
4(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解析: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氯化钠、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
5(2022·恩施中考)下列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考查微粒种类的判断,明确判断依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A.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B.②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C.③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错误。D.④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分子和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C)
①原子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粒子的电性
④原子核   ⑤电子层数  ⑥最外层电子数
⑦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④⑤  B.③④⑦
C.①④  D.①③⑤⑦
解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核一定不变。
【加固训练】
  [教材图片题]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解析:根据图示及图中文字,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A正确;钠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而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故B不正确;根据图示及图中文字,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故C正确;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而结合形成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D正确。
8[易错题]X2+的核外有28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5,则X原子的中子数为 (A)
A.35 B.37 C.36 D.34
解析:因为X2+的核外有28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有30个电子,则核内质子数是30,所以中子数是65-30=35。
9(2022·德阳中江期中)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①②属于同种原子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都是阳离子
解析:本题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考查粒子种类的判断及性质等相关知识。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①②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原子,错误;③⑤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C.③中质子数=电子数=13,属于原子,错误;D.④中质子数=17,电子数=2+8+8=18,质子数<电子数,属于阴离子,错误。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解析: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
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 13 ,该粒子符号为 Al3+ 。
(2)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 7 ,该粒子符号为 N3- 。
(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 10 ,其符号为 Ne 。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解析:(1)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x-10=3,x=13,该粒子符号为Al3+;(2)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则10-x=3,x=7,该粒子符号为N3-;(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x=10,其符号为Ne;(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
12(2022·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B)
A.a+m-n B.a+m+n
C.a-m-n D.a-m+n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和对应离子之间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熟记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设Y元素的质子数为x,则:a+n=x-m,x=a+m+n。
13[科学思维]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Ⅰ.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A、B、C、D四种微粒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核内质子数 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S2-  (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7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Ⅱ.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①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②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原子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个数 。
(3)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
解析:Ⅰ.(1)题给示意图中A、B、C、D四种微粒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2)A属于原子,B属于阳离子,C属于原子,E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属于阴离子。(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17-2-8=7,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Ⅱ.(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①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而②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2)由图②、图③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个数。(3)由图③还能看出,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知识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心速填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2(2022·济南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该粒子呈电中性
D.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其中锑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锑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锑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知识点2 离子的形成
核心速填
☉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分类:
①原子失电子形成 离子,带 电;
②原子得电子形成 离子,带 电。
☉离子符号意义: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号表示电性。
【注意】数字为1时,“1”省略不写。
4(2022·河南中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5(2022·恩施中考)下列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7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 )
①原子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粒子的电性
④原子核   ⑤电子层数  ⑥最外层电子数
⑦核外电子总数
A.②④⑤  B.③④⑦
C.①④  D.①③⑤⑦
【加固训练】
  [教材图片题]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8[易错题]X2+的核外有28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5,则X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35 B.37 C.36 D.34
9(2022·德阳中江期中)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属于同种原子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都是阳离子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 ,其符号为 。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12(2022·贺州中考)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能够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够形成与Xn-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Ym+,则Y元素的质子数是( )
A.a+m-n B.a+m+n
C.a-m-n D.a-m+n
13[科学思维]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Ⅰ.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A、B、C、D四种微粒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Ⅱ.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
(3)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