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 常见气体的制备
1.(2022·重庆中考B卷改编)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 )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CO2,Y为碳酸钠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选择乙装置干燥O2,气流方向为b进a出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a
3.在一次课外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想制取某种气体,化学老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⑥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药品制取某气体,你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药品是 、 (填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上述仪器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一种)。
(4)实验室集满O2的集气瓶,应该 (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理由是 。
4.(2022·泰安中考)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为 。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
(4)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为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 。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 (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的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 。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6.(2022·江西中考改编)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 (选填“a”或“b”)通入。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纸条Ⅰ不变色而纸条Ⅱ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 微专题三 常见气体的制备
1.(2022·重庆中考B卷改编)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C)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CO2,Y为碳酸钠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选择乙装置干燥O2,气流方向为b进a出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a
3.在一次课外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想制取某种气体,化学老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仪器⑥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利用上述仪器药品制取某气体,你选择的仪器有 ①②④⑥ (填序号);药品是 稀盐酸 、 大理石 (填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上述仪器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O2或氧气(合理即可) (填一种)。
(4)实验室集满O2的集气瓶,应该 正 (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理由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
4.(2022·泰安中考)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为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序号,下同)。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F → E 。
(4)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bc (填字母)。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为 水槽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序号),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 无 (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的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E (填序号)。
6.(2022·江西中考改编)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字母);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 b (选填“a”或“b”)通入。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纸条Ⅰ不变色而纸条Ⅱ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