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鲁教版化学 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鲁教版化学 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09:19:15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过程】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 。
(2)往锥形瓶中装入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
(3)分别收集1集气瓶和3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自行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现象 的一端向下倾斜
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 空气密度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塑料瓶
结论 二氧化碳 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澄清石灰水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 蜡烛先熄灭, 蜡烛后熄灭
结论 二氧化碳密度 空气(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 ,也不
【实验反思】
 实验③中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慢慢地倒入
提示:若倒得过快,二氧化碳的气流太大,容易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演练】
1.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 )
A.密度 B.颜色
C.气味 D.熔点
2.(2022·重庆中考A卷)实验室制取CO2、O2和H2是初中化学必备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B.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以不同
C.CO2和H2的收集装置完全相同
D.O2和H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以相同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 ( )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操作第一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5.下列有关CO2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
B.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CO2能溶于水,所以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
6.(2022·凉山州中考)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以下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图1中对应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 。
(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图1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图2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7.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某小组同学对CO2的相关知识作如下探究。
CO2的性质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两个大量筒中,一个充满CO2,一个充满空气。充满CO2的量筒是 (选填“A”或“B”),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实验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过程】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
(1)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 。
(2)往锥形瓶中装入 石灰石(或大理石)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稀盐酸 。
(3)分别收集1集气瓶和3塑料瓶(分别标记为A、B、C)二氧化碳气体。
2.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 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自行设计实验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现象  倒入二氧化碳 的一端向下倾斜
结论 二氧化碳的密度 大于 空气密度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塑料瓶 变瘪 
结论 二氧化碳 能 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色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③将准备好的两支蜡烛放入500 mL烧杯中,分别点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  下面 蜡烛先熄灭, 上面 蜡烛后熄灭
结论 二氧化碳密度 大于 空气(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 燃烧 ,也不 支持燃烧 
【实验反思】
 实验③中为什么要把二氧化碳慢慢地倒入
提示:若倒得过快,二氧化碳的气流太大,容易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实验演练】
1.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A)
A.密度 B.颜色
C.气味 D.熔点
2.(2022·重庆中考A卷)实验室制取CO2、O2和H2是初中化学必备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B.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以不同
C.CO2和H2的收集装置完全相同
D.O2和H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以相同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 (D)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操作第一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5.下列有关CO2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B)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为CO2
B.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CO2能溶于水,所以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
6.(2022·凉山州中考)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以下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图1中对应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
(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图1中的 beh (选填字母编号)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图2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2CO3 。
7.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某小组同学对CO2的相关知识作如下探究。
CO2的性质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两个大量筒中,一个充满CO2,一个充满空气。充满CO2的量筒是 B (选填“A”或“B”),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
(2)实验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软塑料瓶变瘪 ,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