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1章第2节功和能备课参考:教案+知识探讨+例题解析+同步练习与测试题(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1章第2节功和能备课参考:教案+知识探讨+例题解析+同步练习与测试题(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2-01 06:08:52

文档简介

功和能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汽车在拱桥上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B、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等于摩擦力做的功
C、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
D、重力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2、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从a点开始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沿直线运动到b点,已知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在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从a到b( )
A、物体不一定做匀速运动 B、F的方向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C、F与摩擦力对物体的总功一定为零 D、F与摩擦力对物体的总冲量一定为零
3、均匀木块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边各有一射手(拿着同样的步枪和子弹)首先左边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击入木块深度为d1右边射手再开枪,子弹水平击入木块深度为d2(子弹均未穿出木块),则关于子弹击入的深度和射击完毕后木块的运动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静止 B、,木块向右运动
C、,木块静止 D、,木块向右运动
4、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甲追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则两球质量m甲、m乙的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5、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体B,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中央部分是一个空的圆形,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如图所示。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恰好能在轨道内侧作圆周运动,而物体B则始终保持静止。当小球A经过与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时,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等于_______,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沿光滑的水平面以速度向轻质弹簧的自由端滑行。木块从开始接触弹簧到与弹簧分离的过程,墙所受到的冲量大小为________,弹簧对木块所做的功为______。
7、汽车司机在汽车上桥时总是把速度换成慢速,请你用学到的知识简述司机换档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长为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将轻线水平拉直,并让两球由静止开始同时自由下落,下落h高度后,线的中点碰到水平的钉子o上,如果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要使线能被拉断,h至少应为多少?
三、计算说理题
9、滑块以速率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又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且,若滑块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的零点。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中点A的上方还是A点下方还是A点?证明你的结论。
10、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两个质量为m,相距为L 的A、B俩小球,若始终在A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使A向右运动与B球碰撞,设每次碰撞前后两球交换速度,并且碰撞时间极短。问:在A、B两球第二次碰撞前瞬间,A球通过的总位移S。
1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导轨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B滑行,当A滑过距离L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不粘连。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到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A和B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都为,已知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L2,求A从P出发时的初速度。
12、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长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地面撒谎能够,木板上方左端放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设法使A固定,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B。B的加速度为0.3g;若释放A,使它能自由运动,仍将B置于A的左端,从静止开始,仍用恒力F拉B,到某一位置撤去拉力F,为保证B不从A上滑落,最迟需在B相对于A运动到板长的几分之几是撤去拉力F?
答案:
1、BC 2、AC 3、C 4、C
5、Mg 3mg
6、2mv 0
7、,上桥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v应减小
8、
9、在A的下方
10、
11、
13、
功和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作用点在杆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一过程中这个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同时省功
B.始终是费力杠杆,但是省功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但不省功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但不省功
答案:C
2.上题中拉力F的大小
A.始终不变 B.始终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3.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
B.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C.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
D.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A
4.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行,则
A.这个物体没有能
B.这个物体的能量不发生变化
C.这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C
5.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对物体所做的功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答案:D
6.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
A.沿着AB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少
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答案:D
7.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
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D.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CD
二、非选择题
8.人用脚将足球踢出去时,人体内一部分________能转化为足球的________能.此时能的转化是通过________过程实现的.
答案:化学 动 踢球
9.石块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把什么能量转化为什么能量?如果重力做了10 J的功,上述能量各变化了多少?
答案:略
10.为把货物装上车厢,用长3 m的木板作斜面.已知车厢高1 m,货物重500 N,若不计摩擦,须用推力F为多大?当人把货物推上汽车时人对货物做的功为多少?
答案:166.67 N 500 J
功和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做功多,则说明受力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一定没有位移
C.力对物体做正功,力与位移方向一定相同
D.力对物体做负功,力与位移不一定方向相反
2.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率向不同方向抛出质量相同的几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它们落地时的动能都相同
B.它们落地时重力的即时功率不一定相同
C.它们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不一定相同
D.它们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一定相同
3.某人在高h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这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
A.mgh
B.mv2/2
C.mgh+mv2/2
D.mv2/2-mgh
4.关于机械能守恒,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B.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做各种抛体运动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一定守恒
5.按额定功率行驶的汽车,所受地面的阻力保持不变,则      
[    ]
A.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不变,速度增大
B.汽车可以做匀加速运动
C.汽车加速行驶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合力为零
6.甲乙两个物体,甲物体动量大小比乙大,乙物体动能比甲大,那么 
[    ]
A.要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停下来,应对甲施加较大的阻力
B.如果它们受到相同的阻力,到它们停下来时,乙的位移比甲大
C.甲的质量比乙大
D.甲的速度比乙大
7.质量为m的小球拴在长为L的细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 
[    ]
A.它的最小动能为mgL/2
B.它的最小向心加速度为g
C.细绳对小球的最小拉力为零
D.小球所受重力为零
8.如图1-5-3光滑水平桌面上开一个小孔,穿一根细绳,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用力F向下拉,维持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现缓缓地增大拉力,使圆周半径逐渐减小.当拉力变为8F时,小球运动半径变为r/2,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是:            
[    ]
A.0                  B.7Fr/2
C.4Fr                D.3Fr/2
9.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g/3竖直下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
[    ]
A.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3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2mgh/3
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被竖直上抛的物体的初速度与回到抛出点时速度大小之比为K.空气阻力在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则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之比等于                                
[    ]
A.(K2+1)/(K2-1)
B.(K+1)/(K-1)
C.K
D.1/K
二、非选择题
11.质量为m的汽车以额定功率P行驶,它在水平公路上的最大速度为V,设它所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如果它在某时刻的即时速度为V′(V′<V),则此时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12.质量为M的铁球,由离泥土地面H高度处自由落下,进入地面h深度而停止,则泥土对铁球的平均阻力大小是______.
13.质量为m的长方体,长为2L,高为L,躺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要把它竖直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外力至少对它做功______.
14.小运动员从1.25米高处平抛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铅球,水平飞行了5米落地.运动员的肌肉对铅球做的功为______J;铅球下落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g取10米/秒2)
15.物体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行,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为v,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6.一辆汽车,质量为3×103kg,它沿平直公路以额定功率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0s,汽车行驶300m,此时达到最大速度20m/s,设汽车所受阻力恒定,求:
(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汽车的额定功率.
17.长为L,质量为M的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B(图1-5-4),它们一起以某一速度与墙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碰撞时间极短),物体B恰能滑到木板的右端,并与木板一起运动,求:物体B离墙的最短距离.
参考答案
1.D       2.ABCD 3.D  4.D 5.CD
6.ABC         7.ABC  8.D  9.AC  10.A
11.P(V-V′)/(mVV′)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能力目标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的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五、教学用具 投影仪、CAI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新课教学
1、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幅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
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
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
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过程中守恒。
(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功和能的关系
  (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轮机的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
八、巩固训练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多;
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九、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十、布置作业
十一、板书设计
 功和能
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的大小的物理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3、功和能的联系:
①功和能都是标量;
②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
③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功的过程量,能是状态量。
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
功和能-例题解析
【例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多
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功是物体能量转化的量度
解析: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随之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相应的力做功来量度.故C、D正确,A错.做功越多,表明能量变化越大,故B错.
答案:CD
点评: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要注意功和能量之间的区别.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而用功能关系来定量地描述能量和能量的变化.
【例2】 工人在劳动中为了方便,利用一个斜面将一个重为106 N的机座升高了0.5 m.斜面长为4 m,若不计摩擦阻力,机座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沿斜面对机座的拉力有 多大?
解析:根据功的原理
Fl=Gh
F=G=106× N=1.25×105 N.
点评:使用机械不能省功,列出方程Fl=Gh F=G
可见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功和能-知识探讨
合作与讨论
(一)流动的河水推动水轮机做功,转动的水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试分析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并说明能量的转化是如何量度的?
我的思路:流动的河水推动水轮机做功,是动能在河水和水轮机之间的转移,转动的水轮机又带动发电机,是动能转化为电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量度的.
(二)甲同学说:“人使用机械是为了省功.”乙同学说:“人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但能省力.”请问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对不对?
我的思路: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但能省力.例如,人使用斜面时,与把物体直接搬到同样的高度克服重力做的功是一样的,但用斜面明显省力.故乙同学的说法正确.
思考过程
1.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动=W阻=W有用+W额外或W输入=W输出+W损失
注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功能关系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随之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相应的力做功量度.
(2)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功变成能,而是通过力做功的过程,使物体之间发生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体间发生能的转化,但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能量在传递、转化过程中总是遵循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的.
知识总结
规律:功能关系
知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方法:功能关系的理解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地随之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相应的力做功量度.
(2)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功变成能,而是通过力做功的过程,使物体之间发生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体间发生能的转化,但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能量在传递、转化过程中总是遵循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