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两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八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联系当时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出处
1、同学们,上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让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感受思辨与推理的魅力。请同学们读课题。
2、《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编的。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上册学过的哪篇课文也是改编自《史记》吗?(指名说)对,就是《将相和》,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部书,(指生读)《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年间共 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完成以下几项任务:读准字音,标画字词,读通句子;画出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
2、解决字词(1)首先我们来解决字词,谁来试着读一读。(课件)(指名读,正音)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不动声色如实相告赏识 引荐(2)本课的四字词语比较多,之前我们学过查字词典、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语境推测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课前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理解,下面谁来交流?(我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3)(课件)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策”和“荐”都是上下结构,两个字在书写时,注意“策”的竖画和“荐”的撇画要穿插在竹字头、草字头中间,注意笔画的避让。请同学们在学习任务单上写两个。(学生练写)
3、了解人物本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个,是谁呢?(指名说)板书:田忌、孙膑、齐威王
4、概括内容你能用上这三个人的名字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和________及贵族们赛马的故事,重点写_______在____的帮助下赢得了比赛。(课件)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为我们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打下了基础。(课件)
三、品读课文,推理思维
过渡:同学们,读书就有收获。通过初读课文,我们解决了字词,初步了解了人物,并且简单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理清故事脉络
1、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以“赛马”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了那几部分内容?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
2、指名交流: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讲了赛马的背景条件,接着讲了孙膑向田忌表明自己有必胜的办法,然后讲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经过和结果。(课件)小结:理清文章的脉络,也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课件)
(二)把握关键信息
1、在刚才读文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三个人物的关系,田忌是齐威王的大将,而孙膑是田忌的门客,“门客”这个词现在并不常见,你知道门客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通俗一点说,门客是封建贵族家里养的帮忙的人。孙膑是田忌的门客,这个门客可不简单,他通过观看几场赛马有个发现,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出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提取关键信息是体会孙膑思维过程的前提。(课件)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孙膑的发现中,有哪两个关键信息?(指名说)对,一是整体看来,马的脚力相差不多,二是每个人的马有差别,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3、正是因为田忌的仔细观察,才使得他敢保证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分角色朗读田忌和孙膑的对话,体会孙膑的胸有成竹。老师读田忌的话,同学们读孙膑的话,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的语气。(出示课件,同桌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等)
(三)推想思维过程
1、正是这番对话,促使田忌约齐威王和贵族们一起赛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10到 16自然段,在学习任务单上连线,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并思考: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2、谁来说一说孙膑是怎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生说师板书)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赢。三局两胜,田忌最终赢得了比赛。
3、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孙膑只是对马的出场顺序做了一些安排,就能使田忌稳操胜券呢?(指名交流)师指白板进行小结:一场以弱对强,两场以强对弱,取得三局两胜。与其说这是比赛的胜利,不如说这是思维的胜利、智慧的胜利。
4、每场比赛完成后,田忌都有不同的表现,在文中划出田忌的表现,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交流:指名说三场比赛田忌的表现。指导朗读:读出田忌的心情变化,虽高兴但不骄傲。(分组读三次比赛过程及田忌的表现)小结板书:赛马的胜利,得益于孙膑观察非常仔细,分析细致合理,选择合适的策略,转变思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出其不意的赢了齐威王。
5、我们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和赛马对阵图来推想孙膑的思维过程。请同学们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同桌可以讨论交流。
6、指生交流:谁来说一说孙膑的思维过程?(出示关键信息和赛马对阵图)同学们在之前曾经找到关键信息“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此时我们可以揣摩孙膑的内心想法,如果用同等级的马去比拼,胜负还是难以预料,但是如果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极有可能实现三局两胜,从而保证最终的胜利。小结:这就是思维的妙处所在。事实胜于雄辩,刚才我们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联系赛马对阵图,推想出了孙膑的思维过程。这就是我们体会人物思维过程的第四个方法:推想思维过程。
四、回顾全文,复述故事
1、同学们,精彩的故事总是让人们百读不厌。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怎样才能讲好这个故事呢?我们之前已经学过详复述的方法,回顾复述的方法(出示课件:(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2)对话要采用转述的形式。(3)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2、在本课中,我们要抓住哪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呢?(指名说)孙膑通过观看几场比赛后的发现,孙膑向田忌说明必胜的方法,赛马的过程及结果。
3、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可以加什么?(指名说)要发挥想象,在适当的地方合理丰富情节。比如孙膑在观察众人赛马时的所思所想,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现场紧张的气氛,每一轮赛马后齐威王和观众的反应等,这些情节都可以加在你的复述中。(课件)
4、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复述故事。(指名复述故事,即时进行评价)
5、小结:复述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方式。(课件)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常说思则睿,睿则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田忌之所以在赛马中取得了胜利,完全得益于孙膑的认真观察,细致分析,巧妙思维,精准策略。此外,我们还学会了一些体会人物思维过程的方法,比如: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取关键信息、推想思维过程、复述故事等,同学们可以活学活用。(课件总结方法)像《田忌赛马》这样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在《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两本书中比较多见,课下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
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美好的学习时光,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