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过秦论》同步练习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大风悲歌
湘水悠悠,一叶扁舟,承载着一个忧郁的青年男子。船舷划开的水波,勾起了他对屈原的怀想,两行清泪溅起了湘水朵朵涟漪。这是西汉的天空,无论如何,汉朝的天空下,容不得一个才华出众的青年在长安城里栖身。
这青年就是贾谊。贾谊是汉代难得的青年才俊,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二十出头便入长安,被文帝召为博士。贾谊才思敏捷,聪慧过人,每次文帝将诏书交由博士们商议,未及大家发言,贾谊的滔滔宏论就让大家无言以对。
西汉初,朝中大臣大多是靠打仗封赐官职,个个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低下。文帝是在众大臣铲除诸吕集团阴谋后拥立为代王的。文帝虽然对那些大臣们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满意,但思谋着自己今天地位的来源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就在这个时候,贾谊出现了。犹如鸡群中的一只丹顶鹤,大江中的一叶孤帆,贾谊也实在耀目得与众不同,因此,贾谊深得文帝称许,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让那些老博士们脸面无光。起初,大家还能容忍,渐渐地,有人就开始排挤他了,尤其是周勃、灌婴等老重臣对贾谊极为不满。周勃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是周亚夫的父亲,他甚至贬低贾谊,说是洛阳人年纪轻轻,读了一点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还想专权!本来汉文帝欲擢升贾谊为公卿大夫,也只好改做长沙王的太傅了。长沙地界蛮荒地湿,盗匪横行。说是去任太傅,其实和被贬官没有二致。所以,在去任途中,船过湘水,自然联想到了屈原遭贬被放逐湘水,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情形,难免伤心落泪。
说实在的,文帝对贾谊的才略是十分赏识的,当时的许多律令改革,都采纳了贾谊的建议。但他是众大臣和同姓诸侯王拥戴起来的,要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文帝不可能为了贾谊而贸然得罪这两大集团,只好将贾谊改任长沙王的太傅。这也是文帝采取的一个不得已的折中办法,既封了大臣们的口,也不至于留任朝中给自己惹来麻烦。
贾谊的悲剧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他自身的缺失。也许因为过于一路坦途,缺乏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在他深得文帝赏识的时候,有些操之过急,没有把握住分寸和时机,没有看清朝中旧势力的强大影响,没有看到内在的隐患,而是一味地露出了锋芒,这锋芒在不自觉间已扎伤了周围的人。扎了无名小卒、虾兵蟹将无关紧要,可他偏偏扎伤的是功臣和诸侯王。因此,贾谊越是深得文帝宠幸,越发遭到大臣们的排挤、仇视和厌恶,让自己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他们视贾谊为“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的初学少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风吹得多了,皇帝也难免耳根软。改他做太傅也算是幸运的了,否则,治你个“莫须有”,又算得了什么?难怪苏东坡认为贾谊有王佐之才,却不善于自用,“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贾谊一走,文帝几乎被一帮没有文化的大臣包围了。无人和他谈古论今,说天道地,也就是如今人们惯用的一句话“没有共同语言”。他觉得心里十分烦闷,于是,就又召回了贾谊。贾谊本以为文帝该重用他了,谁知却是竹篮打水,让他空欢喜了一场。文帝召他回京,却是向他询问有关鬼神的事情。但无论如何,贾谊不想失去这次机会,他一心想离开那个蛮荒之地。于是,他和文帝专心地谈论起鬼神的事情来。贾谊独到的见解使文帝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君臣之分,将身子移得越来越靠近贾谊。此后,文帝感叹自己不如贾谊。文帝一高兴,就将贾谊改做了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最小的儿子,深得文帝喜爱。让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老师教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文帝的私心了。“名师出高徒”,儿子怎么会不成材呢?只要贾谊尽心尽力,有朝一日,总会东山再起的。
绳子偏从细处断。梁怀王出猎,偏巧从马上摔下,当场而亡,贾谊刚刚寻找到的一座步入坦途的桥梁断了,他觉得自己的希望破灭了。于是,整日陷入郁闷忧愁的境地,不到两年哭死在了湘江边,成了屈原之后,湘水的第二个冤魂!
有时我在想,贾谊的哭死,不是作秀,就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怀王的死断送了贾谊的坦途,让贾谊赖以扶摇直上的梯子折断了,赖以庇荫的大树轰然倒塌了,从此,即将步入仕途的希望破灭了。他是在哭自己的命运和遭际,就如老母鸡孵了一冬的小鸡将要破壳见日月的时候却破裂了。他能不在乎吗?贾谊的确是过于在乎自己了,过于看重仕途了。在一个人把仕途看得比命还重的时候,那他自然就不要命了,无论以什么方式。我为贾谊悲哀!
1.文章如此开篇有何好处?
2.赏析文中“犹如鸡群中的一只丹顶鹤,大江中的一叶孤帆”语言特点,并仿写。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贾谊论
苏 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①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②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超然:超然远去的样子。②狷介: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乙】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
(节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B.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C.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D.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自称,表示谦逊的态度,谦称自己不聪明。与之相似的有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等。
B.天子玺,也称玉玺,专指古代皇帝的玉印。玺出于周,到了后来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称玺,而臣民用的只能叫印。
C.赋,汉朝时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最初的赋能够用来歌唱,也可以朗诵。它外形虽似散文,内部却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D.廊庙,廊指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也指殿下屋;庙即太庙。文中指代朝廷。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指出贾谊的仕途遭遇,为他虽然是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才华而倍感痛惜,意深沉。
B.苏文第二、三段围绕“待”与“忍”,列举孔子得君之勤,孟子惜君之厚、爱身之至等事例,反思贾谊行为,得出结论。
C.苏文第四段写绛侯、灌婴功高势大,而贾谊仅一年轻后生,地位低微,不可能使文帝采纳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D.苏文对贾谊之志未能施展详尽评论,同时提醒君主,像贾谊这样的臣子,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2)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7.对于贾谊不被重用的原因,苏轼和欧阳修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三、情景默写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在病痛忧伤时,常常会呼叫自己的父母。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 , ”两句描述了这种情况。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 , ”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 ”。
(4)贾谊在《过秦论》中,用“ , ”两句说明诸侯国不惜重金招纳天下优秀人才。
(5)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秦国利用诸侯国的弱点制服他们,乘胜追击追逐败逃的军队句子是“ , ”。
(6)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的响应。
四、选择题
9.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
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10.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1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孝公既没(méi) 召(shào)滑 俯首系(jì)颈 践华(huà)为城
B.墨翟(zhái) 行(háng)伍 将(jiāng)数百之众 度(duó)长絜大
C.一夫作难(nàn) 万乘(shèng)之势 朝(cháo)同列 窥伺(kuī)
D.丰腴 (yú) 陈轸 (zhēn) 箭镞(cú) 鞭笞(chī)
12.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氓( méng)隶 万乘( shèng) 锄耰( yōu)棘矜( qín)
B.鞭笞( chī) 从( zòng)散约败 瓮牖( yǒu)绳枢
C.隳( huī)名城 蹑足行( háng)伍 度( dù)长絜(jié)大
D.以窥( kuī)周室 逡( qūn)巡 亡矢( shǐ)遗镞(zú)
13.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 蒙恬(tián)
B.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C.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五、语言表达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吞二周而亡诸侯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及至始皇
履至尊而制六合
(4)内立法度
与陈涉度长絜大
(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蒙故业,因遗策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致万乘之势
15.仿照下面的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补出横线处的对联。
示例:
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1)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离骚 治安策 文章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策可为史, 。
(2)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戎马关山, ;
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晕厥羊
铁凝
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
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他交代了这几天他一个人在家应该注意的事情:冷水表里的存水不多了,水表好像有点不准。现在,老马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又推开老伴房间虚掩着的门观察片刻,在确认房子里真的没有老伴之后,便疾步进了厨房,拉开柜橱的最下边一只抽屉,拿出预先藏好的两头蒜,三下两下地剥起来。
这时有人按门铃。
老马不觉浑身一激灵:莫非她丢了什么东西又折回来取?慌乱中他把蒜藏进抽屉赶紧去开门——他从来不敢怠慢老伴的门铃声。门开了,唉,原来是单位的出纳给他送工资来了。老马接了工资信手放在门厅的餐桌上,接着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剥蒜。眼看着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绷绷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马心中那鬼崇的激情和暧昧的欲望说什么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丢进嘴里猛嚼,一股热辣辣的蒜香伴着脆生生的响动在老马口腔里爆炸。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马暗自思量。
这时又有人按门铃。
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马本来不愿意此刻有人造访,但是,正因为几头大蒜下肚,经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马,现在是精神昂扬力量充沛。尤其当他看见门口没有老伴,门口是个全新的陌生人,可这个陌生人按了门铃又转身要走,老马就非常想把他拦住,他觉得现在他既有拦住这人的力量,又有拦住这人的权利。
老马说那你怎么按了门铃就走啊。
陌生人说,你这是201,我找错门了。
老马说你想找谁家?
陌生人说301,说自己是小区物业公司的水工。
提起物业公司,老马更不想放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业公司呢,你必须进来先给我查查这表。
老马的态度是不由分说的,陌生人却显得犹豫,也许还有几分不易觉察的慌张。但这犹豫和慌张显然敌不过老马的不由分说,于是他跟着老马走进了老马的家。
其实老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这么听话,他一向缺少让别人听他发令的体验。现在他发令了,陌生人居然听令了,老马终于体验了命令别人的愉悦。陌生人摘下身上的工具包,站在水表跟前似是而非地鼓捣了几下。他鼓捣不成什么,急于离开的样子。
陌生人的态度很让老马恼火。他开始厉声谴责站在门厅里的这个人。
陌生人低眉顺眼地听着老马谴责,不争辩也不反驳。就为了陌生人的低眉顺眼和他的不争辩不反驳吧,情绪激昂的老马还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意外满足感。原来人都有看别人低眉顺眼的欲望,对别人低眉顺眼一生的老马今天终于也尝到了别人对自己低眉顺眼的甜头。老马头上冒着热汗,满嘴喷着不散的蒜气,借着不请自来的某种珍贵的快感连想带说连说带想,从务实说到务虚又从务虚返回务实,最后,他终于向面前这个沉默而懦弱的“水工”喊出了他此刻打算实施的计划:既然你做不了经理的主,我也就不再怪你。
沉默的“水工”就在这时突然把身子晃了几晃,接着双膝一弯就软软地倒在老马家门厅的地上。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难道他是被我吓晕了不成?老马有点惭愧,然而,让老马不敢承认的是,这惭愧里却又掺和着某种莫名的满足。原来他老马也有今天,他也能对一个年轻力壮的活人充满威慑力量,他也能让一个活人低眉顺眼,最后他也能把一个活人吓晕过去。
老马要通电话叫了对方来救人,很快从客厅里出来,发现门厅地上那个晕着的人已经不见了。他的心紧缩了一下,好像刚明白了什么。惊慌中的老马赶紧回屋,进门先看餐桌,餐桌上他那沓不算厚实的工资也不见了,确实不见了。一切都在瞬间。
老马在餐桌旁坐下,人像瘪了似的,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感慨:这个“水工”跟我配合得多好啊。
这晚老马不吃不喝和衣睡去。
老马再次醒来并不是早晨,可能是深夜一点钟左右。他再也睡不着,耷拉着一张更显“自来旧”的脸爬起来看电视,一个澳大利亚的电视片,讲他们那里有一种奇怪的羊,那是一种长不大的小羊,害怕声音,害怕风雨,害怕比它们大的动物,外界稍有响动就会导致它们晕厥,动物学家命名它们为“晕厥羊”。
他本能地对画面上那些晕厥羊有好感,那是活脱儿一个他自己啊。可是,早晨晕在老马家地上的那个人他又是谁呢?
一只晕厥羊兴许完全有能力去恐吓另一只晕厥羊。
(节选自《铁凝自选小说集》)
想一想:小说中的老马是一个被扭曲的小人物,你怎样看待他这样的人?请联系现实简要谈一谈。
六、小阅读-课内
17.重点:《过秦论》中为什么写九国“合从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这种铺陈渲染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铺写九国人多势众而又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
18.下列对《过秦论》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华丽而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句子长短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到衰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C.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和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装备和素质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实际上力量不如九国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阐明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行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劝后世帝王以秦朝为鉴,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19.《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在行文上都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七、选择类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B.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因河为池
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然后践华为城
21.下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履至尊而制六合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以愚黔首
2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威震四海
C.以为桂林、象郡 D.身死人手
八、非选择类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及意义。
①瓮牖绳枢之子 瓮: 绳:
②天下云集响应 云: 响:
③赢粮而景从 景: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
24.状语后置句
⑤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正常语序为:
⑥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正常语序为:
九、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议论性文段。
某新学期伊始,时任湖北随州二中校长的王桂兰以“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为主题,为学生做了开学后的第一次讲话。“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活在)底层!”“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刻苦!”
她的讲话迅速在网络走红,大家纷纷转发、讨论关于“吃苦”的话题,王校长犀利的言辞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有赞成的,当然也有质疑的。
对于王桂兰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个议论性文段,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十、微写作
26.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极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震四海”的气势。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单调。用排比的形式来议论说理,可使语言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受到文章无可辩驳的气势,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运用排比手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广阔天地下才华出众而又壮志难酬的青年贾谊形象。开篇就将主人公置于悲情之中,既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又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 2.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贾谊与大臣的与众不同。
仿写:犹如荆棘丛中的一竿绿竹,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3.C 4.C 5.C 6.(1)(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前往,再派子夏去(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辛勤努力。
(2)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伤害自己到如此地步。 7.①苏轼:贾谊不能惜君以厚,没能做到不弃其君,且不爱其身;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②欧阳修:汉文帝不能用才,疏远贤才。
8.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9.C
10.B
11.C
12.C
13.B
14. 丢失 灭亡 险固的地方 坚决 到 最 制度 衡量 趁 沿袭 形势 权势
15.(1)骚可为经 经天纬地大文章 (2)涕泗凭轩杜子美
16.①哀其不幸。老马这样的人生活压抑,个性不能张扬,没有尊严,值得同情。②怒其不争。现实中,老马这样的人又有很多弱点,欺软怕硬,昏聩迷茫,分不清好坏。我们要引以为戒。③由人省己。老马的这种虚伪、欺软怕硬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人性的弱点,所以我们要对照自己,不断反省,尽量完善自己。④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造成人性扭曲的原因或多或少地与社会有关,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以人为本、自由公平的和谐社会,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尊重和幸福。
17.《过秦论》对秦国以外的其他九国——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势力进行了极为铺张的叙述。作者铺叙九国的“强大”是为了写秦国。九国这样人多势众,却被秦国轻而易举地彻底击败,更显出秦国的强大。作者极写陈涉的卑微弱小,目的也在于映衬。作者把陈涉和九国作了四个方面的比较,认为陈涉地位不如九国之君,武器不如九国之器,军队不如九国之师,谋略不如九国之士。但结果却是一个卑微弱小的“四不如”九国的陈涉,一举消灭秦国,可见秦国已经“攻守之势异也”。作者这种映衬的写法,有助于引人深思:为什么强盛了“百有余年”、曾经并吞天下诸侯国的秦国,会如此迅速地败亡于卑微弱小的陈涉之手呢?作者“过秦”的深意已经隐含在这里面了。
18.D
19.《过秦论》旨在言秦之过,但作者却欲擒故纵,文章开篇就以磅礴的气势、豪放的语言,从秦孝公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商鞅变法和西河大捷,写到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再写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后的处心积虑。这层层铺垫就是先扬后抑,为下文的主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伏笔。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在行文上也采用这种写法。文章一落笔用反诘句式提出了鲜明的论点:“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接着写晋王三矢,燕灭梁亡,庄宗功成,一夫发难,庄宗仓皇东出不知所归。通过先扬后抑造成强烈反差,使文章在对比中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20.D
21.B
22.A
23.【小题1】名词用作动词,以破瓮做; 【小题2】名词用作动词,以草绳系 【小题3】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 【小题4】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小题5】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小题6】名词用作使动词,安置使有序
24. 非于齐……之君尊也 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25.例文:
我认为,唯有吃苦,历尽艰辛,才能造就最完美、最美丽的青春。
在生活中,总有些人,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吃苦,就必须有付出,难道你们不想做一个成功者吗?难道你们不想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吗?我想,在你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吧,他们是那么的努力,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虽然我们无法像他们那样,但我们可以专心致志地看看书,发奋、拼命地学习,认真仔细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至少也算是吃点“小苦”吧!
水不只是澄清的,云不只是洁白的,风不是永远那么柔和,花不会永远绽放,树木不只是碧绿。从“充满希望”到“夕阳西下”,有几人会一帆风顺?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磨难吧,也许你会发现,吃苦是青春历程中的一种幸福!一节必修之课!
我始终坚信,吃苦的青春,最美丽!
26.找准位置,是张骞漫漫长途的驼铃声声,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们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们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也要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