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猴子下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 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的字音,会写“空”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从故事中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调皮又可爱的新朋友,就请瞧,它来了。我们一起跟他打个招呼吧!生:你好,小猴子。师:我们班的同学真热情。仔细观察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生:很开心......师:小猴子特别高兴,因为他今天要下山去玩耍,你们想不想跟着小猴子一起下山去看一看呀?让我们走进第 17课《小猴子下山》这个童话故事。
2.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生书空。“小”字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猴子”的“猴”是反犬旁,与小动物的有关。(2)齐读课题。
板块二、理清主线,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文段。(1)自由朗读,出示要求。课件出示:l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
4.图文结合,初步感知。(1)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玩呀?指名说。(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2)指名在黑板上贴图片。(3)给这些地点加上量词,体会句子更准确。
板块三、细读课文,多样识字
1.学习第 1自然段。(1)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着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 1自然段?(指名读,学生点评)
(2)课件出示:“猴、结、掰、扛”四个生字,带拼音读一读。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结”在这里念第一声,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长果实。出示“掰”字,两手一分就是“掰”,了解象形字“掰”的演变过程。(3)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还可以说什么样的玉米?--又大又黄的玉米。师: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里——非常高兴。你能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吗?(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里非常高兴,心里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生:玉米又大又黄,我要摘 1个扛回家去慢慢吃。他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师与男同学接力读第 1自然段并加上动作读。小猴子多么开心呀,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邀请大家跟他一起舞动呢!课间活动---《小猴子爬上苹果树》手指操。
2.学习第 2自然段。
(1)过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啊,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同桌互相读,指名读第 2自然段。(2)出示课件。(利用图片猜字“满、扔、摘”三个动词)(3)小猴子都看到了什么?生:又大又红的桃子。师:闻一闻,什么味道的桃子?生:又香又甜。师: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他会说些什么呢?生:带着高兴地心情读一读。女生们,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好这一自然段吧!
3.合作学习。同桌分段读课文,并说一说小猴子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怎么做的?
4.交流展示。认识“捧、抱”,并做动作感受他们的不同。文中描写了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你还能用这样的词语来说一说其他事物吗?
生:又细又长的丝瓜......猜字谜:(1)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2)像官没有乌纱帽,走之助力快快跑。认识“蹦、追”两个字。都与与脚有关。
5.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小猴子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6.展开想象,如果小猴子追上了小兔子,他可能会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又会怎么做呢?生:仿写句子。小猴子抱着小兔子来到(),看到了(),就()。揭示道理:我们做事情要找准目标,始终如一,否则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呢!
板块四、指导书写,展示评价
1.出示生字“空”,交流要点。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要点。第一笔点和第七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点穿插到下方,工两笔横长短不一。(2)教师范写,生书空。(3)坐好坐姿,开始写字。(4)展示评价。
板块五、堂清检测,当堂达标
1.同学们,我们摘些桃子送给小猴子,让他带回家吧!开火车读词语。2.结合插图,用“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怎样做的?”这个句式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3.指名说(配乐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