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20: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第三章第三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NBA比赛中的四种场景,球星对篮球做功的是 (  )
A.图①中科比带球上篮
B.图②中邓肯头顶篮球水平走进篮球场
C.图③中奥尼尔持球摆pose
D.图④中乔丹远投出手后球离手飞行
2.有甲、乙、丙3台机器,甲每秒做功5000焦,乙每小时做功2.7×108焦,丙每分钟做功36000焦,这3台机器做功的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乙最慢 B.乙最快,丙最慢
C.丙最快,甲最慢 D.甲、乙、丙一样快
3.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4.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0-1s内木箱没有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
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2s-3s内人对木箱的推力做功为6J
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人爬楼梯时,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小科和同学们进行爬楼梯比赛,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则获胜者一定(  )
A.用时最短 B.做功最快 C.体重最大 D.速度最快
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两次拉力拉木块的功率一样大
7.对物体做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
8.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活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C.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2g
9.篮球是今年慈溪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篮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B.在投篮过程中人没有对篮球做功
C.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篮球的的推力大于篮球对手的作用力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10.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则此过程中(  )
A.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B.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C.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11.某商场安装了“台阶式电动扶梯”。一顾客手上提了一个箱子乘扶梯上楼,他随着电梯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所提的箱子受到3个力的作用
B.在上升的过程中,顾客不受摩擦力
C.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与顾客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此过程中,顾客对箱子不做功
12.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2∶1 P1∶P2=6∶1 B.W1∶W2=2∶3 P1∶P2=2∶1
C.W1∶W2=2∶1 P1∶P2=3∶2 D.W1∶W2=2∶1 P1∶P2=2∶3
13.如图甲所示,重为8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2s内铁块做匀速运动 B.在2~6s内铁块经过的路程为10m
C.在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120J D.在2~6s内拉力F的功率是40W
14.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工件,正放时如图甲所示,倒放时如图乙所示,现要用力沿箭头方向将它推翻,变成如图丙方式放置。如果在图甲方式放置时推倒所需做的最小功为W1,图乙方式放置时推倒所需做的最小功为W2,则(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
15.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 B.W1=W2 C.W1=2W2 D.W1=4W2
16.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对气体的平均推力是800 N,子弹的质量为20 g,枪膛长55 cm,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了80 m,则气体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  ).
A.4×104 J B.156.8 J C.440 J D.1.08 J
1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小军拉着重物静止不动B.小刚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C. 小丽用力搬起箱子D.小红背着书包在等车
18.如图所示小科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装置,使重为80N的物体A在5s内沿水平地面运动了1m,物体B重50N(物体B与A始终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NB.拉力F做的功为5J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W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为水平向左
19.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经15s下落210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s。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  )
A.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下落的平均速度20m/s
C.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小最后保持不变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5×103W
20.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m1: m2 B.: C.: D.:
二、填空题
21.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率。它是反映物体的    物理量。一人上楼的功率为5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
22.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2015年12月,温州到金华的高铁建成通车。某列车以6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0秒,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为1×105牛,这一过程中列车克服阻力做功   焦。
23.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①J、②J/s、③N m、④W、⑤W s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有   (填序号).
24.如图所示的铁块重力G=4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他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4s内拉力F做的功是    J。
2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质量不同的物体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做功最多的是   同学,做功最快的是   同学。
同学 质量(kg) 升高高度(m) 时间(s)
甲 40 1.5 2
乙 80 1 4
丙 100 0.5 5
26.如图所示,将体积为2.0×10-3m3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木块沿斜面移动2m,上升的高度为50cm。则克服木块重力所做的功为   。(ρ木=0.5×103kg/m3)
27.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我们学校鲍老师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4km,用时20min。已知该车的总质量为1.6×103kg,行驶中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做功   ,功率为   。
2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1)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在GH段所做的功。
(2)拉力F在EF段的功率   在GH段的功率。
29.如图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悬挂着一个质量为0.1千克的摄像机。在10秒内无人机从地面竖直上升了20米,然后边摄像边斜向上飞行了30秒,仪表盘上显示离地高度为36米。无人机前10秒对摄像机做功   焦,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的功率为   瓦。
30.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0-1秒内,推力F对木箱是否做功   (选填“是”或“否”)。
(2)3-6秒,推力F对木箱做功   焦。
3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在相等的时间内,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F1    F2;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W1    W2。(选填“>”“<”或“=”)
32.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下表面通过一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木块位置随加水深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细线长为20厘米,则图乙可以正确描述F浮随深度h变化的图象 。(g取10N/kg)(整个过程木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焦。
三、实验探究题
33.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科制作了一架小风车,他想粗略测定风车在一定风速下 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2)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回形针的总质量m,则风车做功的功率 P=    (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3)如果选用较    (填“粗重”或“细轻”)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
34.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山山采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完成实验,获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中忽略图钉插入橡皮泥中的摩擦力不同的影响及碰撞时的能量损耗)
实验 组别 球质量/克 球释放高 度/厘米 图钉起始插 入深度/厘米 图钉碰撞后 深度/厘米
① 5 50 0.5 2.5
② 15 50 0.5 6.5
③ 20 50 0.5 8.5
④ 5 40 0.5 2.1
(1)①②③组中,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
(2)本实验通过   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3)探究质量对动能大小影响时,山山认为采用大小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会导致撞击位置高低不同引起误差,秀秀认为可以采用图乙方式减小误差。你是否认同秀秀的观点,   。
四、解答题
35.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103N,下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TAXI 车费发票日期21-10-27 上车8:50下车9:00单价2.00元里程9.0km金额15.00元
(1)出租车在这段时间所做的功。
(2)出租车的发动机在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
36.2019年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项目 参数
最高车速(千米/小时) 25
整车质量(千克) 40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瓦) 400
(1)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2)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3)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注意: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只是由于惯性而通过一段距离(不劳无功);
(2)物体虽然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静止不动(不动无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是该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垂直(劳而无功)。
【解答】A、科比带球上篮,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球移动了距离,对球做了功,A符合;
B、邓肯头顶篮球,对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但水平走进篮球场,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B不符合;
C、奥尼尔持球摆pose,对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但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C不符合;
D、乔丹远投出手后球离手飞行,飞行过程中,人对球没有施加力,D不符合。
故答案为:A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功率,然后比较大小。
【解答】甲的功率;
乙的功率;
丙的功率.
则乙最快,丙最慢。
故选B。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推力的大小,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该物体两次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摩擦力保持不变,所以推力F1=F2;
②根据图片可知,甲的速度为:;
乙的速度为4m/s,则v甲根据公式P=Fv可知,甲的功率小于乙的功率,即P甲故选B。
4.【答案】B
【解析】【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0~1s内箱子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即可;
(2)由图丙可以知道,在2s-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1~2s内摩擦力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3)首先根据s=vt计算出木箱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推力做的功;
(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丙图可知,木箱在内木箱在0-1s内运动的距离为零,即处于静止状态。它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摩擦力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由图丙可以知道,在2s-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知道,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由图乙可以知道,在2s-3s内推力F=4N,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4N。由图丙可以知道,木箱在1s-2s内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与物体间压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故B正确;
C.由丙图知,2s-3s内,箱子的路程s=vt=2m/s×1s=2m,由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推力F=4N,因此推力做功W=Fs=4N×2m=8J,故C错误;
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箱子具有一定的速度,箱子仍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可知,爬楼时功率的大小与体重、高度和时间有关,故A、C、D错误;
而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因此功率最大的肯定做功最快,故B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分析】(1)(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比较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拉力的大小;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4)根据公式P=Fv比较功率的大小。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两次木块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它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拉力。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则两次的拉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错误;
根据图片乙可知,速度v1>v2,而木块的质量不变,因此第一次的动能大于第二次,故C错误;
根据P=Fv可知,第一次的功率大于第二次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W=Fs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W=Fs可知,对物体做功大小取决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距离的大小,只谈其中一个因素,无法比较做功的大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分析】(1)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
(2)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分析;
(3)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分析;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A.钩码触地后,不再对木块产拉力,此时木块只受向左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那么它的动能逐渐减小,故A错误;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而重力沿竖直方向,二者不在同一方法,因此木块的重力不做功;钩码的重力竖直向下,且在向下运动,因此钩码的重力做功,故B错误;
C.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当木块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F。因为绳子上的拉力由钩码的重力产生,因此F=m2g,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m2g。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还是m2g,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分析】分析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情况可判断受力是否平衡;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投篮过程中人是否对篮球做功;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解答】A、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正确;
B、在投篮过程中,篮球没有离开手,在推力的作用下球运动了一段距离,人对篮球做了功,故B错误;
C、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篮球的的推力与篮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解析】【分析】有用功是指对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额外功是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额外功加有用功就是总功。
【解答】A、用铁桶从井中打水,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故A正确;
B、用铁桶从井中打水,人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B错误;
C、用铁桶从井中打水,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为总功;故C错误;
D、用铁桶从井中打水,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为总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解析】【分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功,也叫机械功。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A、箱子受到自身的重力和人向上提着箱子的力,只有2个力;故A错误;
B、顾客是匀速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则一定受到一个向前的力,但是这个向前的力没有,所以顾客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
C、扶梯对顾客的支持力与顾客和箱子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箱子的高度在改变,且在竖直方向上箱子受到人的力,所以人在竖直方向对箱子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解析】【分析】爬山,即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根据W=Gh计算两人的做功之比,再根据公式计算两人的功率之比。
【解答】妈妈和小明的起点和终点相同,
那么她们上升的高度h相同;
根据公式W=Gh得到:两人的做功之比:;
根据公式得到:两人的功率之比:。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乙图分析0~2s内铁块的运动速度变化情况;
(2)根据乙图确定2~6s时铁块运动的速度,然后根据s=vt计算出距离;
(3)根据乙图可知,铁块在2~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拉力、重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为:F=f+G,然后根据公式W=Fs计算功;
(4)已知2~6s内所做的功根据公式计算功率。
【解答】A.根据乙图可知,在0~2s内铁块的速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它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2~6s内铁块移动的速度为3m/s,那么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s=vt=3m/s×4s=12m,故B错误;
C.根据乙图可知,铁块在2~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拉力F=f+G=8N+2N=10N,那么这段时间内做的功为:W=Fs=10N×12m=120J,故C正确;
D.2~6s内拉力做功的功率为:,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分析】从甲→丙、乙→丙的过程中,工件的重心先升高后降低,根据其重心升高和降低的距离以及重力的大小,利用公式可W=Fs计算做功的多少。
【解答】由于工件质量分布均匀,所以重力大小不变,即两次推倒时的F相等。读图可知,乙的重心比较高,丙的重心低,所以s11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W=Fs分析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W=Fs可知,功的大小只与两个因素有关: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因为推力和距离都相同,所以做的功相等,即W1=W2,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分析】子弹在枪膛内才会受到火药爆炸产生气体的推力,在枪膛外就不再受到气体的推力,根据公式W=Fs计算即可。
【解答】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W=Fs=800N×0.55m=440J。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A.小军拉着重物静止不动时,重物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对重物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
B.小刚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汽车受到推力但是没有移动距离,因此没做功,故B不合题意;
C. 小丽用力搬起箱子时,箱子受到向上的力,且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对箱子做功,故C符合题意;
D.小红背着书包在等车,书包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没有移动距离,因此对书包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W=Fs求出拉力F做的功;
(3)根据求拉力F做功的功率;
(4)若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A的摩擦力,再结合题目实际分析解答。【解答】A.由图可知,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右的拉力和A对B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摩擦力f=F示=2N,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拉力F做的功:W=Fs=5N×1m=5J,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拉力F做功的功率:,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若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B对A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右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对A=5N-2N=3N。但题中未提供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因此无法求出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分析】(1)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做加速运动;合力为零,则做匀速运动;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首先根据s=vt计算出后15s经过的距离,再与前15s的距离相加得到总路程,最后根据计算下落的平均速度;
(3)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判断;
(4)首先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再根据计算出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再匀速,那么他受到的合力先向下后向上最后为零,即重力先大于阻力,再重力小于阻力,最后重力等于阻力,故A错误;
B.后15s经过的距离s=vt=6m/s×15s=90m,则下落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由于与空气摩擦,因此机械能会不断的转换为内能,则机械能不断减小,故C错误;
D.重力做功W=Gh=500N×300m=1.5×105J;
重力做功的功率,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衡力和功率变形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首先要认识到雨滴下落时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mg=kv2;再根据公式P=Fv来分析求解。
【解答】因为雨滴落到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雨滴受到的是平衡力,雨滴受到的阻力为f=mg=kv2,所以雨滴的速度为v=,又因为P=Fv,所以两雨滴功率之比为===:故选D。
21.【答案】物体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做功快慢;人在1s内完成50J的功
【解析】【分析】根据对功率物理量及其定义的掌握作答。
【解答】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是物体在1s内完成的功,人上楼的功率是50W,表示人在1s内完成50J的功。
故答案为:物体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做功快慢 人在1s内完成50J的功
22.【答案】6×108
【解析】【分析】先据速度公式计算出运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出列车克服阻力做的功.
【解答】列车运动的距离是:s=vt=60m/s×100s=6000m,此时克服阻力做的功是:W=Fs=1×105N×6000m=6×108J.
23.【答案】物体做功快慢;②④
【解析】【解答】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来表示.由功的计算公式W=Fs=Pt,可知N m和W都是功的单位;由公式 可知,J/s是功率的单位.故答案为:物体做功快慢;②④.
【分析】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常用单位是W,1W=1J/s.
24.【答案】2;4.8
【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竖直墙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从乙图中确定铁块的移动速度,根据s=vt计算出铁块移动的距离,最后根据W=Fs计算出拉力F做的功。
【解答】(1)当物体在竖直墙面上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拉力,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这时受到的摩擦力f=F-G=6N-4N=2N;
(2)据乙图可知,铁块的运动速度是0.2m/s,那么4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s=vt=0.2m/s×4s=0.8m;
4s内拉力做的功为:W=Fs=6N×0.8m=4.8J。
故答案为:2;4.8
25.【答案】乙;甲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物体的重力,然后根据公式W=Gh计算所作的功;
(2)已知功的大小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功率的大小。
【解答】甲:做的功为:Q甲=G甲h甲=m甲gh甲=40kg×10N/kg×1.5m=600J;
做功的功率为:;
乙:做的功为:Q乙=G乙h乙=m乙gh乙=80kg×10N/kg×1m=800J;
做功的功率为:;
丙:做的功为:Q丙=G丙h丙=m丙gh丙=100kg×10N/kg×0.5m=500J;
做功的功率为:;
那么做功最多的是乙,做功最快的是甲。
26.【答案】5焦耳(5焦或5J)
【解析】【分析】 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重力做功只在竖直方向做功,水平方向重力不做功;;
故答案为:5J。
27.【答案】1.92×107焦;1.6×104W
【解析】【分析】由于汽车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牵引力;利用W=Fs求出功的大小,再根据P=求出功率。
【解答】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0.05G=0.05mg=0.05×1.6×103kg×10N/kg=800N;牵引力做的功为:W=Fs=800N×24000m=1.92×107J;汽车的功率为:P===1.6×104W。
故答案为:1.92×107J;1.6×104W。
28.【答案】(1)等于
(2)小于
【解析】【分析】(1)做功是指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用公式W=Fs可计算出力做的功;
(2)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用公式P=W/t可计算出功率。
【解答】(1)拉力F在EF段和GH段的大小相同,通过的距离s也相同,根据公式W=Fs可知,所做的功也相同,所以填等于;
(2)拉力F在EF段和GH段所做的功相同,所用的时间t不同,EF段时间要大于GH段所用的时间,由公式P=W/t可知,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H段的功率。
故答案为:(1)等于;(2)小于
29.【答案】20;0.9
【解析】【分析】(1)根据G=mg求出摄像机的重力,根据W=Gh求出对摄像机做的功;(2)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mathmL#}{#/mathmL#}计算。
【解答】】(1)前10秒对摄像机做功W=Gh=mgh=0.1kg×10N/kg×20m=20J;
(2)整个过程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W=Gh=mgh=0.1kg×10N/kg×36m=36J;
{#mathmL#}{#/mathmL#}
故答案为:(1)20;
(2)0.9;
30.【答案】(1)否
(2)400
【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根据图丙分析即可;
(2)根据丙图确定3-5s内的速度,然后根据s=vt计算出推力作用于木箱移动的距离;最后根据W=Fs计算对木箱做的功,再根据乙图确定5-6s内推力F对木箱没做功。
【解答】(1)根据图丙可知,0~1s内物体的速度为0m/s,即物体只受推理100N,但是并没有移动距离,因此推力对木箱没有做功。
(2)根据丙图可知,3-5s内木箱的移动速度为1m/s,
则这段时间内推力作用的时间为2s,移动的距离s=vt=1m/s×2s=2m;
根据乙图可知,这段时间受到的推力为200N,则对木箱做功:W=Fs=200N×2m=400J。
由图乙可知,5~ 6s没有推力作用在木箱上,不做功,故3- 6秒,推力F对木箱做功400J。
31.【答案】=;>
【解析】【分析】由图像乙分析可得,木块2次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结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及做功的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此题中两次拉动并没有改变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拉力大小也不变,F1=F2;
(2)前面分析已得出F1=F2;由图像乙分析可得,相同时间内第一次通过的路程较长,即S1>S2。
根据,
,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32.【答案】1.2
【解析】【分析】首先将甲图描述的木块的运动过程与乙图中的图像对应起来,找到木块受力平衡的时刻,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计算出木块的重力;然后分析木块向上运动的距离和细线长度的关系,最后根据公式W=Gh计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解答】分析乙图可知,刚开始向容器内注水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浮力小于重力,随着浸入水体积的不断增大,它受到的浮力也在不断增大;
当浮力达到6N时就不再增大,说明此时浮力等于重力,木块随着水面上升,但细线这时并没有拉直,因此木块的重力G=6N;
当细线拉直后木块不能再继续上升,这时排开水的体积继续增大,浮力不断增大;
当浮力到达10N时木块全部浸没,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最终保持不变。
在这个过程中,木块运动的距离就是细线的长度,即h=20cm=0.2m;
整个过程木块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故答案为:1.2
33.【答案】(1)秒表,刻度尺
(2)mgh/t
(3)粗重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据此确定需要的器材;
(2)根据功的公式W=Gh,结合公式分析计算;
(3)如果使用的线较粗,那么线的重力较大,会导致回形针上升的速度减小,所用时间变长,根据可知测得风车功率的变化。
【解答】(1)要测量风车做功的功率,需要测量运动时间、高度和回形针的重力,那么需要的器材为:天平、秒表和刻度尺。
(2)风车做功为W=Gh=mgh;
那么风车做功的功率:。
(3)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
34.【答案】(1)使小球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2)图钉插入橡皮泥的变化量
(3)认同,因为秀秀将动能转化为小球撞击所有钉子插入深度变化量的总和;不认同,图钉越多,碰撞消耗的能量越多。
【解析】【分析】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其自身的质量大小,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均有关,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动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故需通过转换法来判断其动能大小。
【解答】(1)释放的斜面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也越大;故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是使小球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2)动能的大小无法直接比较,故通过图钉插入橡皮泥的变化量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3)本小题可从认同或不认同两个角度进行回答,只需说出认同的原因(整体的钉子深度),不认同的原因(摩擦消耗的能量)都可。答案参考:认同,因为秀秀将动能转化为小球撞击所有钉子插入深度变化量的总和;不认同,图钉越多,碰撞消耗的能量越多。
35.【答案】(1)出租车在这段时间所做的功:W=Fs=3×103N×9000m=2.7×107J;
(2)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9:00-8:50=10min=600s;
发动机的平均功率:。
【解析】【分析】(1)根据W=Fs计算出租车做的功;
(2)根据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平均功率。
36.【答案】(1)电动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G人+G车=60kg×10N/kg+40kg×10N/kg=1000N;
电车对地面的压强:;
(2)电车受到的阻力f=0.08G总=0.08×1000N=80N;
克服阻力做的功W=fs=80N×104m=8×105J;
(3)当电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它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相互平衡;
那么牵引力F=f=80N;
电动机的最大速度为:。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总=G人+G车计算出电动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2)首先根据f=0.08G总计算出电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公式W=fs计算克服阻力做的功;
(3)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电车受到的牵引力,再根据计算电车的最大速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