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09: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3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默读课文,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
【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第11课,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一起读课题。
2.看这就是蟋蟀。蟋蟀是一种昆虫,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预习过课文,我们知道文章中蟋蟀的住宅指的就是它的巢穴,住宅一般是指人住的地方,怎么蟋蟀的巢穴也被称为住宅呢?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两个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蟋蟀的住宅。
2.课题叫蟋蟀的住宅。可是只有五六自然段在介绍蟋蟀的住宅。课文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自然段呢?
3.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课文1~4、7~9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简要说一说。
我认为课文1~4自然段主要写蟋蟀选择住址。7~9自然段主要写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4.这位同学讲得很清楚,前面写了蟋蟀,选择住址,后面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
1.明明课题叫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还要写选择住址和建造住宅的过程呢?我们继续往下学。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蟋蟀和他们不同。那么他选择住址时又有什么要求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概括的说说。
3.这位同学找到了文中的相关内容,但提炼概括还不够,谁能说得简洁些?
蟋蟀选择排水优良和有温和的阳光的地方建造住宅。
4.这位同学提取到了文中关键的信息,蟋蟀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还要有温和的阳光,有温和的阳光,我们不难理解。排水优良就说明蟋蟀选择的这个地方不能有水堆积,水堆积起来排不出去的话就会淹死了。
5.看来蟋蟀选择住址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慎重的意思。说明蟋蟀不像其他昆虫,随随便便找个地方住下就满足了。
6.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圈画相关内容。
①蟋蟀的住宅是一条倾斜的隧道,我是从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咒语,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9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这两句句子中了解到的。
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倾斜这个词,轻后鼻音。第一声倾斜,隧道倾斜就不容易积水了。这也正符合了蟋蟀选址要排水优良的要求。继续交流。
我从这段话中找到了关键词,弯弯曲曲,我知道了蟋蟀的住宅是弯弯曲曲的,是隧道弯弯曲曲的,也使得蟋蟀更容易藏身。作者的观察真是仔细。
从这段话中我还知道了蟋蟀的住宅最多9寸深,一指宽。
这里有个词,最多。想想从这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7.正是由于作者多次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把蟋蟀的住宅的样子写得那么准确。现在你能抓住刚才找到的这些关键词语,说说蟋蟀的住宅,怎样的隧道了吗?准备一下。
8.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了。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蟋蟀的住宅还有什么特点呢?
9.正因为有这丛草半掩着。难怪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会说,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他们的巢穴来,搜索就是仔细的查找蟋蟀的住宅如此隐蔽,不仔细的查找可不容易找到。正因为这丛草起到了隐蔽防御的作用,这样的住宅让蟋蟀觉得很安全。
10所以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时是绝不去碰这一丛草的。作者还观察到威胁的门口,经过仔细爬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1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同学们,蟋蟀住宅的样子是否已经在你们的脑海中了?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五自然段,想象一下。
12.蟋蟀住宅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3.住在这样舒适的住宅里,是多么舒服安逸。蟋蟀住的地方既安全又舒适。法布尔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蟋蟀住的地方的这两个特点准确而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五第六自然段,感受。
14.课文学到这里,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称作住宅了吗?自己试着说一说。
15.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这是今天的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知道了1~4自然段,主要写的是蟋蟀会慎重地选择住址,既要排水优良,又要有温和的阳光,这是介绍蟋蟀住宅的前提,是一定要写的。那么7~9自然段的内容和介绍蟋蟀的住宅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写?我们继续往下学。
2.课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二、学习课文
1.作者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功臣呢?看来要读读后面的内容了。7~9自然段写了作者观察蟋蟀建造住宅的全过程。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观察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2.作者发现蟋蟀建造住宅其实就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挖掘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整修阶段。蟋蟀是怎么挖掘的?作者观察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七八自然段,边读边圈画相关内容。
①作者观察到蟋蟀大多是在10月秋天出汗的时候开始盖房子的。
②作者观察到蟋蟀是用前足8处,用钳子似的大二班掉较大的土块,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用后腿上两排锯,把泥土推到后面,倾斜的铺开。我来补充。
③作者还观察到蟋蟀是钻到土底下干活的,如果累了会休息一会儿。可没多久又继续工作了。
3.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①我觉得蟋蟀真厉害,它的工具是那样的简单柔弱,但就是靠这些简单柔弱的工具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建造了自己的住宅。
②我觉得作者观察得真仔细,蟋蟀的住宅十分隐蔽,蟋蟀的个头那么小,好的工具更是十分简单,柔弱,所以要看清他的动作是非常不易的,但作者却把它细微的动作非常准确的写出来了,让我们好像看到蟋蟀挖掘时的情景,这和作者长时间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说他一连看了两个钟头。
4.两位同学都说的很好,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一位对蟋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位则佩服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蟋蟀的工作做得很快,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5.接下来就进入整修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九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观察到蟋蟀是怎么整修自己的住宅的?整修到什么时候?
①作者观察到蟋蟀整修自己的住宅是一点一点完成的,课文中说他是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一直要整修到冬天。因为文中写道,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他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细帅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说明到了冬天蟋蟀还在不断整修自己的住宅。
我来补充蟋蟀整修自己的住宅是个长期过程,随着天气变了,它就要慢慢往深处挖,因为越深越暖和。另外他的身体在长大,就要把洞慢慢加宽,不然它就卡在中间了。所以整修就会持续很久。从秋天一直到冬天。
6.这两位同学都读懂了第9自然段的意思,明白了。蟋蟀整修自己的住宅是一点一点完成的,是个长期过程,要持续到冬天,这就是蟋蟀建造住宅的全过程。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语文练习部分第5题能够帮助我们说清楚整个过程。自己试着说一说。
7.这位同学把蟋蟀建造住宅的时间,还有建造的两个阶段说的很清楚。现在你一定理解了,为什么作者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自己准备一下。
8.对于蟋蟀来说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称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现在能说说为什么作者一定要写这部分内容了吗?
9.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使住宅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住宅的门口总有一丛草扮演着住宅内部干燥卫生有着安全舒适的特点。课文还具体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作者不禁赞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三、课后延伸
1.课后的阅读链接,推荐同学们阅读燕子窝和蟋蟀的住宅相同的是都对动物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也用了拟人手法,读起来生动有趣。不同的是蟋蟀的住宅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而燕子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作者的观察结果。
2.还记得爬山虎的脚一刻学完后,老师请同学们去完成一份观察记录吗?观察记录是写观察日记的基础,在接下来的习作课上,我们就要学习将观察记录写成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向阳隐蔽 便于排水
大小适宜 简朴卫生
修建住址 工具柔弱 时间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