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0分钟过关练
1.(2023 深圳福田期中)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2.制作知识架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 )
A.颁布《资政新篇》 B.保卫天津
C.定都天京 D.建号太平天国
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该纲领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
A.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
B.平均社会财富
C.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如图是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
A.实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
B.实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
C.《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D.反映了《资政新篇》中土地措施的局限性
5.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是 (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西征胜利、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7.1853年英国公使文翰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仅没有承认《南京条约》,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这反映了 ( )
A.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抗争精神
B.《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D.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8.(2023 深圳龙华期中)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次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所述之事发生的这一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4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
(2)材料二所述之事发生的这一年,太平天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分)其中的“扫北”是指什么 (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2分)“翼王”是谁 (1分)这次事件有何影响 (1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中考真题练
1.(2022 苏州中考)“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2022 贵港中考)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021 广东中考)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0分钟过关练
1.(2023 深圳福田期中)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A)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2.制作知识架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C)
A.颁布《资政新篇》 B.保卫天津
C.定都天京 D.建号太平天国
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该纲领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C)
A.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
B.平均社会财富
C.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如图是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C)
A.实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
B.实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
C.《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D.反映了《资政新篇》中土地措施的局限性
5.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是 (C)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西征胜利、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6.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D)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7.1853年英国公使文翰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仅没有承认《南京条约》,还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这反映了 (A)
A.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抗争精神
B.《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D.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8.(2023 深圳龙华期中)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次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B)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所述之事发生的这一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4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
答: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组织。
(2)材料二所述之事发生的这一年,太平天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分)其中的“扫北”是指什么 (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答: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进行北伐。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2分)“翼王”是谁 (1分)这次事件有何影响 (1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答:东王杨秀清被杀,北王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答: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等。
中考真题练
1.(2022 苏州中考)“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B)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2022 贵港中考)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021 广东中考)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A)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