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10分钟过关练
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北京条约》的影响
2.(2023 深圳龙华期中)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此“大举”是指 ( )
A.虎门销烟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公车上书” D.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3.(2023 深圳罗湖期中)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共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4.(2023 深圳南山期中)“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 )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5.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A.维新派没有让慈禧太后来主持变法
B.光绪帝企图通过变法来行使皇帝的权力
C.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
D.变法完全脱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
6.(2023 深圳龙岗期中)“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春,1 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康有为公然诬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为“无道之甚”,替清朝封建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法。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湉(光绪)这样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宣告改良主义在中国没有出路。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材料四 当前,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激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很难令人接受。反过来讲,假如康梁的变法主张温和一点,变法的速度再放慢一点,变法就可以成功吗 肯定也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具体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2)材料二图片内容反映了维新人士参与维新变法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1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中考真题练
1.(2022 青岛中考)“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2.(2022 河池中考)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 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战。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已。”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2020·深圳中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4.(2022 苏州中考)“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 )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第6课 戊戌变法
10分钟过关练
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B)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北京条约》的影响
2.(2023 深圳龙华期中)他们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创“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民族觉醒的标志。此“大举”是指 (C)
A.虎门销烟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公车上书” D.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3.(2023 深圳罗湖期中)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共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4.(2023 深圳南山期中)“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B)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5.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C)
A.维新派没有让慈禧太后来主持变法
B.光绪帝企图通过变法来行使皇帝的权力
C.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
D.变法完全脱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
6.(2023 深圳龙岗期中)“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B)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春,1 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康有为公然诬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为“无道之甚”,替清朝封建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法。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载湉(光绪)这样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戊戌变法失败,宣告改良主义在中国没有出路。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材料四 当前,仍有一些学者也认为“激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很难令人接受。反过来讲,假如康梁的变法主张温和一点,变法的速度再放慢一点,变法就可以成功吗 肯定也不会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具体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答: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材料二图片内容反映了维新人士参与维新变法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1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答:创办报刊。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答: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当时缺乏使变法成功的整体社会环境和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答: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或答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或答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考真题练
1.(2022 青岛中考)“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B)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2.(2022 河池中考)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 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战。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已。”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B)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2020·深圳中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B)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4.(2022 苏州中考)“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C)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