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5 23:03:44

文档简介

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第1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照片,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海拔2189米,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也是松花江的发源地。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天池中湖水来自
A.积雪融水和河流水 B.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大气降水 D.地下水和大气降水
2.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该湖泊
A.面积大 B.海拔高
C.深度大 D.蒸发弱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下面3-4小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水域面积大 B.大气层太薄
C.距离太阳太远 D.距离恒星太近
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下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和为某次地震时,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的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A.短波 B.W2 C.横波 D.S波
6.若甲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甲地震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000km B.3500km C.4000km D.4500km
7.依据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如下图所示),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面8-10小题。
8.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 B.抑制土壤水蒸发 C.增加地表径流 D.增加大气降水
9.在我国山东胶东地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银色反光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①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温②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温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效率④保持土壤水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关于使用地膜可能带来的生态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 B.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
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面11-13小题。

11.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A.25 hPa B.28 hPa C.35 hPa D.36 hPa
12.此时,丙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3.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③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④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杜牧《山行》中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地描述了枫林景色。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诗句中霜形成的夜晚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15.下列关于⑤大气吸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B.对流层中的水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C.对流层中的尘埃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D.平流层中的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第2卷:非选择题(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1)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材料二:2019年甘肃敦煌的百兆瓦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已经并网使用,这是全球聚光规模最大的电站,该发电站当中的镜场总面积就达到了123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定日镜1.2万多面。
(2)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3分)
(3)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神舟十三号于2021年10月16日成功发射,在2022年4月份左右返回地球,我国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三次空中授课。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其中对流层被称为“天气变化的总表演师”。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垂直分层。
(1)简述对流层被称为“天气变化的总表演师”的原因。(5分)
(2)说明飞船从地面进入太空所经过地球大气各圈层的温度变化特征。(5分)
(3)指出飞船在万米高空由低纬度运行到高纬度所经过的地球大气圈层,并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2021年某地理考察组对博斯腾湖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下表为考察项目和考察结果。他们发现湖区周围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现象较显著。
考察项目 考察结果
天气和气候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湖泊 面积1646km2,淡水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
湖陆风(甲观察点) 白天以偏东风为主,夜晚以偏西风为主;湖陆风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博斯腾湖所在地区地图,右图示意博斯腾湖地区湖陆风风速一年的变化情况。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博斯腾湖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5分)
(2)判断甲观察点位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哪个地点?并说明理由。(5分)
(3)据右图说明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3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下凹式绿地是指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一般来说低势绿地对下凹深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其土质多未经改良。其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为主。图左为城市常规道路绿地及路面排水设置,图右为城市道路两侧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图

(1)我国常规道路路面中间向两侧 ,从而有利于路面排水,两侧的绿地与路面有路沿石分割,且比路面高度 ,下雨时,雨水随地势流入排水口。(2分)
(2)与传统道路相比,包含下凹式绿地的道路排水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说明下凹式绿地的作用。(4分)
(4)你认为下凹式绿地有必要在城市旧城区进行推广吗?请说明理由(5分)兴文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B 6.D 7.B 8.B 9.D 10.A
11.B 12.B 13.C 14.D 15.A
16.(1)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2)优点:太阳能分布范围广,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
缺点: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
(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
17.(1)对流层汇集了大量的水汽,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汇集了几乎所有的固体尘埃,多雾霾、沙尘暴等天气。
(2)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后升。
(3)圈层: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理由:万米高空高度为10km;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km;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8~9km。
18.(1)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增温快,气温高;夜晚云层薄,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2)③地。理由:白天③地增温快,空气上升,气压低,而湖泊增温慢,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③地,为偏东风,晚上则相反,风由③地吹向湖泊,为偏西风。
(3)冬季。原因:冬季湖泊面积小而且结冰,湖泊降温速度加快,湖陆温差小;冬季冬季风强劲,掩盖或削弱湖陆风。(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9.(1) 倾斜 高
(2)绿地低于路面,雨水沿路面先汇聚到绿地蓄积并下渗,多余水量流入雨水口,最后从雨水口汇入地下雨水管。
(3)蒸腾水量增加,减小路面径流量,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
(4)有必要;可以防洪,增加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绿地的浇灌用水等;
没必要,对城市已有道路进行大面积改造成本高、且对交通有影响,对原有的某些植被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