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6 10: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4 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慈湖中学 姚奇林
汉朝(前202年—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7年。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西汉与东汉
建立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
地点:长安(今陕西西安)
成就达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楚汉之争
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制
帝国的重建:汉初的“无为”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
“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抗海内。”
── 东汉·班固《汉书》
“周行分封,享年八百;秦以孤立,秦以孤立,十五年而亡。”
── 东汉·班固《汉书》
民生萧条
经济疲敝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王国问题的产生及初步解决
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7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3个月内即被平定。(“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
尊奉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
御史大夫晁(chao)错“削藩”
诛晁错,清君侧
太尉周亚夫平定
措施 结果
汉高祖时期 “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 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 汉景帝时期 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勤俭治国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 “文景之治”
帝国的重建:汉初的“无为”
“无为”之患 皇相关系问题 王国膨胀问题
匈奴侵扰问题 统治思想问题
“无为”之效 社会稳定,矛盾缓和,经济复苏。
有为的必要性
有为的可能性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汉朝一直是在“创业——守成——发展”的上坡路上前进,其间积累财富而形成的国力,迎来
汉武帝大展宏图的时代。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武帝 刘彻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
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
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中外朝】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御史大夫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中外朝
地方
中央
选官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3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之外,有4人被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
中外朝
地方
中央
选官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推恩令
【推恩令】
中外朝
地方
中央
选官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推恩令
【设立刺史】
刺史
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巡视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察举制
推选标准:“孝”和“廉”
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
【察举制】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
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算缗、告缗令,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算缗(min 古代的钱串)”,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
“告缗”,是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奖励告发者被没收者财产的一半。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董仲舒的新儒学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 董仲舒传》
思想的大一统
政治的大一统
汉武帝推行的对内措施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颁布“推恩令”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经济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文化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
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
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大一统
1.平定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河西四郡: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汉武帝推行的对外措施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
3.张骞(qian)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4.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
影响:
(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2)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
(3)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一带一路”)
帝国的强势:汉武的“有为”
汉武帝推行的对外措施
敦煌
酒泉
张掖
西域都护府
武威
西汉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
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9年,王莽(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王莽篡汉
土地兼并
赋税沉重
土地国有化,推行井田制
禁五铢,多次改革币制
任意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和行政区划
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
王莽的改制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统治末期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因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
“光武中兴”
帝国的中兴和衰弱
社会经济重现繁荣
但并未解决矛盾
光武帝刘秀
帝国的中兴和衰弱
序号 皇帝 即位年龄 死亡年龄
…… …… …… ……
4 和帝 10 27
5 殇帝 1 2
6 安帝 13 31
7 顺帝 11 30
8 冲帝 2 3
9 质帝 8 9
10 桓帝 15 36
11 灵帝 12 34
12 少帝 14 14
13 献帝 9 54
平均值 9.5 24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恶性循环局面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各谋私利,相互斗争,导致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
一些政治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被称之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
经济上——自己自足规模大
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帝国的中兴和衰弱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帝国的中兴和衰弱
“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哎呀,大家一直在谈论政治问题、家国大事真的好累哟~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咱两汉的文化上来,
来康康咱大汉朝都取得了哪些文化成就?
文学
史学


【释义】
年代:西汉中期 作者:司马迁
体裁:纪传体通史(第一部)


【释义】
作者: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
年代:东汉中期 体裁:纪传断代史(第一部)





【释义】
铺陈排比,神辞藻华丽
【释义】
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帝国的文化和科技
西



科技
医学
农学
医 学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科技
《九章算术》:
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天文学专著《灵宪》
《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
农学
《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二世而亡
五、东汉兴衰: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秦汉的兴衰
强 秦
建立西汉
“文景之治”
巩固大一统
西汉衰亡
建立新朝
新朝速亡
建立东汉
光武中兴
东汉衰亡
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乱世:
东汉末年分三国
课堂总结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西汉的建立
政治、经济措施
“文景之治”
对内措施:推恩令、中朝、察举制、刺史、儒学独尊等
对外措施:卫青霍去病平定匈奴、设立河西四郡、设立西域都护府、张骞出使西域等
汉初的统治
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
王莽篡汉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两汉的文化:史学、文学、医学、天文等方面成就,四大 发明之一——造纸术
西汉
东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