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材料1:明代白银产量并不算多,平均每年30万两略多……如此少的白
银产量,自然无法承担庞大的明朝经济货币化的历史重任……
白银在明代逐渐成为主流,从货币及商业层面改写着明代社会。
——徐瑾《白银帝国》
材料2:美洲在17C和18C分别生产的3.7万吨和7.5吨白银,大约一半转手
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万吨白
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中国大量的生丝、丝
绸、棉布流向各国,这就是著名的“丝- 银”对流。
——摘编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3:19世纪初以前,中国经济总量仍雄居世界榜首。1700年,中国、
西欧的GDP在世界的占比分别为22.3%和22.5%,1820年则分别为
32.9%和23.6%。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思考1:中国原本产银不足,大量白银缘何而来?
1820年中西GDP差距悬殊又该如何解释?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领先”与“脱节”的时代
课程标准: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问题1:阅读材料并简述明中后期至清前期的经济发展表现
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从这段时间起,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96页
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97页
明朝后期曾颁行“一条鞭法”,规定农民不再为官府服役,改交役银。根据每户人丁、土地两项标准算出役银的具体数目,与该户的田赋合并,折银征收。清朝在此基础上,首先将役银中按人丁摊派的部分“丁银”加以固定。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征收,此外多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每田赋银一两附带征收丁赋银若干(数额因地而异),称为“摊丁入亩”。这样相当于废除了人头税,使得“穷民免累,而国赋无亏”,体现国家对百姓人身束缚的减弱。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96页
农业 ①济作物品种繁多; ②引进高产作物并广泛种植; ③农副产品商业化
手工业 ①开始工场; ②出现了雇佣关系; ③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 ①白银货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
②工商业市镇兴起(四大名镇汉口,朱仙,景德,佛山 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③商帮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和晋商)
材料4:明代白银货币化打破了明初以来的银禁,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不仅
完成了货币体系的转变,而且引发了社会巨变。其最显著的意义在于,
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又标志着中国由此主动
走向世界并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航程。
—万明《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随着白银货币化和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地区先进的手工业中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显著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要早于西欧,为什么没有成长起来呢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主导型小农经济
高压型君主专制
恐怖型思想专制
持续型重农抑商
盲目型闭关锁国
脱轨 脱节
1765年,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明·宋应星著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领域 作品 作者
医学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农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工艺学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地理学 《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
145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687年,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1610年伽利略自制了天文望远镜
生产领域与学术成果的“脱节”
思考2:
较之近代西方科技,中国古典科技有何显著特征 早期的西学东渐又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总结性,综合性,实用性,服务于农学;缺乏逻辑实验事实推理,未转化为近代科学。早期的西学东渐,开阔了先进中国人的视野,推动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阶段:帝国时代。即从明代至清代前期,至多可以叫做“西学东来”,主要是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带来了西方科技(天文学、地图
学、数学等)。当时西学对于中学并未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西学东渐
第二阶段:转型时代。即晚清(或“近代”)以来,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
西学逐渐对中学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材料5: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
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
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材料6: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被一些保守的士大夫斥为“邪说惑众”,
攻击说“直欺以其目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
鬼魅也!”
材料7:介绍西方工业技术的徐光启、王征诸人,都是儒生士大夫,平日与一般工匠并
无直接的接触,以致外来的新知未能传递于实际从事生产的产业界。简言之,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与生产事业脱节...
——《万古江河》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奇技淫巧”
“士、农、工、商”
主流思想与通俗文化的“脱节”
乾隆时期,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抄写七部,文津阁藏本为第四部。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2018年,文津阁《四库全书》藏本在国家图书馆展出
四大名著等无一在列!
材料8:当按照士、农、工、商的职业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社会开始流动以
后,知识分子们也无法继续安于此前的作用……朱子学要求的禁欲,已经无法
应对社会的变化。
——【日】上田信《海与帝国》
思考3:思想领域为何会发生变化?影响如何?
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吏治腐败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思想:思想文化专制;理学空谈,西学东渐;
4.社会:市民阶层崛起,追求个性平等自由
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1陆九渊的思想:
① 心是万物的本源,心即理;
材料9: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
陆九渊完全否认在人的心之外还有什么客观事物的存在,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人心体现,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②发明本心以求理(方法论)
程朱理学家们认为探求理或天理的途径应该是向外的,即格物致知;而陆九渊确认为探究天理只需要反省内心就可以了。他将天,道,人并为三级,即天道,人道,地道,都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人道指的是封建伦理道德,也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心。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己的仁义之心的话,即本心的话,就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那么,怎么样才能保持本心呢?这就需要加强道德修养了,也就是要发明本心(启发开扩),以此达到去欲存心的目的;如果有过错,一定要好好反省,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本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策划者吕祖谦是朱熹的朋友、陆九渊的座师,当时,朱熹与吕祖谦将《近思录》编纂完毕后,朱熹本要在鹅湖寺为吕祖谦送行,吕祖谦却突发奇想,想约附近的陆氏兄弟前来论学,因此才有了这千年一辩的哲学辩论盛会。
双方围绕“教人之法”的议题(即探求理的方法)展开辩论,朱熹一直强调要读圣贤书,格物致知,陆九渊兄弟却认为学问不假外求,标榜自我的内省功夫,并且反问朱熹:“难道尧、舜时候就有书可以读吗?”儒家所信奉的圣人尧、舜也没读过书,为什么朱熹坚持治学必须透过读书才能做到呢?朱熹当下不悦,却也没有直接反击。终因理念相左,双方争执三天之后,不欢而散。
双方势均力敌,这与两人的人生经历有关。据记载朱熹五岁就能读懂《孝经》,并在书上写道:“若做不到,就不是人。”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出门的时候,朱熹从不跟他们玩耍,而是躲在角落画八卦。陆九渊也是个神童,虽然他三十四岁才中举,但他3、4岁就思考过宇宙无穷的问题,并在十三岁时立志成为儒家圣人。朱熹曾拜师李侗(北宋大儒程颐的再传弟子,“程门立雪”故事主人公就是李侗的老师杨时)门下潜心学习理学。但陆九渊不一样,他没有拜师求学,完全靠自己体悟孟子的理论,自圆其说而成宗师,两人的学说,其实都是他们人生精华的浓缩。
★ 鹅 湖 之 辩
鹅湖之辩虽无心之举,但其实是历史推动的结果
其一,中国历史上两大学术的高峰,发生在汉代与宋代这两个时代;
汉代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一时竞秀,通称汉学。宋代提倡文治,文人反对唐代的佛道,开始提出理学,与唐代文学的高峰相对,宋人也另辟蹊径,研究理趣,众多文学家投身在经典解释的工作上,通称宋学。朱熹等人生活在这样学术发达的时代,加上他们个人的执着,遂诞生了这次重大辩论。
其二,自魏晋以来,中国文人便有雅集的习惯,如著名的兰亭集会;
其三,鹅湖之会跟书院的兴起有关。
北宋初年广设书院,又因印刷术的发达,书籍广泛传播,推动各地学风的兴起。鹅湖寺在当时虽然不是书院,却因为这场盛会,以及坐落于商道边上的绝佳位置,而具有与书院一样的功效,各地学子慕名而来,鹅湖也在明朝之后正式成为“鹅湖书院”。
朱熹在鹅湖之会后,亦曾就经典教义的讨论,与陆九渊开展“皇极之辩”,结局同样不了了之,足见两人势均力敌。不过,学说相异并不影响两人间的友情,鹅湖之会后几年,朱熹邀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并在陆九渊讲述激动之处,流下泪水。即便他们路数不同,毕竟都是儒学的拥护者,他们的为学理念其实在根本上有一致性,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后来,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与陈亮两人亦开展过鹅湖之会,但这次并没有像朱熹、陆九渊那样争辩思想,而是陈亮自述政治情怀,与辛弃疾达成共识,两人相互酬词的一次小聚会。
朱熹与陆九渊的辩论在中国思想界影响深远,除朱子学成为元明清官学之外,陆九渊思想亦成就了阳明心学,王阳明曾在一场战役中用心学理论获得胜利,亦成为一段传奇故事。甚至在百年后的韩国,也出现了有如鹅湖之会般轰动韩国儒学界的“四七之辩”,可知哲学讨论是历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不仅代表自古以来绚烂的人类智慧,更有深远的知识理论供后人沿袭。
“四七之辩”中的四指孟子所说的四端,即仁、义、礼、智;七指儒家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在儒家看来,四端,七情,都是人的本性。
14世纪,朝鲜理学家权近曾说四端来源于理,是天理之性,是人本性的出发点,固全是善的;但七情却是从人心里流出来的,来源于气,是气质之性,所以有善恶之分。如果七情合乎理,那很好,如果不合乎理,那就是不好了。两百年之后,朝鲜理学家李退溪根据《朱子通语》也得出了类似的观点。李退溪的学生奇大升对此表示质疑,于是,师徒二人以书信的方式展开辩论。
奇大升认为,四端和七情都是理和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理与气不可分,固四端和七情没有绝对的区别,都是人的性情,没有必要进行理气之分。李退溪提出反驳,指出四端和七情虽然是经过理和气的互相作用,但毕竟是两个东西还是有所侧重的。李退溪认为;如仁义礼智体现了宇宙正道,因此可以以理为主以气为辅;而七情是人的一般情感,尚且谈不上是否符合天理,因此可以以气为主以理为辅。
李退溪和奇大升辩论后,朝鲜许多儒家学者陆续加入了辩论,以李珥、宋时烈比较著名。宋时烈认为朱熹没有错,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朝鲜李朝的正统思想,同时使这场辩论在17世纪告终。
14世纪东亚韩国的“四七之辩”
心学集大成者
王阳明
明朝中后期的王阳明,即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完全否认在人的意念之外还有什么客观事物的存在,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早年格“竹”致“病”,悟出“理在心中”“心外无理”,并进一步指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发便是“物”,人的意志到哪里,哪里便会产生“物”
★2王阳明思想:
1.形成原因:
(1)社会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危机加深
(2)程朱理学的缺陷和僵化
2.思想主张: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
材料10: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
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王阳明《书诸阳伯卷》
小故事1: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小故事2:
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
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
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
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
理”的思想。
② 致良知(方法论);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和人们的私欲是相对立的他
主张通过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以恢复良知的本性,即
“致良知”,“致”是恢复达到之意,“致良知”实质是用封建伦理道德
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巩固封建统治。
“致良知”即去掉私欲,唤醒或恢复自己心中所固有的良知。(良知,
儒家称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如仁义礼智信)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
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了而不去实践,那就不是真
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③ 知行合一
如何致良知、知行合一?
材料:静坐息思虑,无事时省察。 ──王阳明
材料:人必须在事上去磨练,这样才能清静时也安定,
变动时也安定。 ──摘自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不能分离,与行相分
离的知,不是真知;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
──摘自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知”是心的
本体的良知,就是人所想的东西,“行”指的是具体的行动或者事物。王
阳明说:“我今天说得知行合一就是要人们知道意念一旦发动就是行了”
。从这个认识论出发,如果知而不行,知是不知;知而行,知行合一。知
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紧密相连。简单而言,就是说,如果只
是知道了,而不去付诸行动,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如果知道了并
且付诸于行动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了,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但是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绝对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行合一,王
阳明的知行合一过度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理解为只要人感想,任
何所想都一定会实现,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
的知行合一,重点在于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是否真确,还
要靠具体的行到即实践来去检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认识指导实践,实
践丰富认识,实践检验认识。
至此,儒学重构的任务彻底完成!儒学不仅实现了思辨化、理论化,
而且完成了普及化!
儒学缺心
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理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如何正心
物欲乱心
佛道迷心
至此,儒学重构的任务彻底完成!儒学不仅实现了思辨化、理论化,而且完成了普及化!
借道补心
纲常正心
灭欲存心
★3明末清初儒学新思想:
(1)先驱者之一李贽:离经叛道的“异端”
李贽,明末思想家。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 26岁中举后因经济拮据不能拼得进士及第资格,循例在政府任职,不拘官场和礼教的束缚,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53岁年辞官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后被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76岁在狱中以剃刀自杀身亡。
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文化狂人”、“怪杰”、自称“异端”、明朝“离经叛道”的第一“思想犯”。为官期间,他目睹朝廷腐败,常与上司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主要代表著作有《初潭集》《焚书》《藏书》等。76岁时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在狱中自杀身亡。其著作多次遭禁毁,但仍流传于世。
▲1.鞭挞程朱理学;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注意道学家不同于道家,道家是先秦道家,而道学家是指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
▲2.否认孔孟权威和儒家经典;
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人人都可以为圣人,圣人不层高众人也未曾低,圣人和普通人之间并非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被统治者视为万世宝典的六经,只不过是大家的吹捧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至尊德的权威言论。同时,他还反对将孔子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主张是非标准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3.追求物质享受;
▲4.倡导个性自由与主张男女平等;
李贽的思想有鲜明的个性发展要求,他反对男尊女卑,主张婚姻自主,歌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认为寡妇再嫁合情合理,称赞武则天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5.万物皆生于两;
“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阳为道学,行若猪狗。很显然,这些思想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色彩,在当时绝对不被封建权贵所容,后在狱中自杀。
“李贽”思想的影响
(破而不立)
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民主色彩和斗争精神
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
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黄宗羲,浙江宁波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十九岁进京为父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数百人反清,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
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
(2)先驱者之二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斗士
▲1.“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注意黄宗羲要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君主制,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好比砍掉
了人的头颅,导致多少家庭妻离子散,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君主一个人的利益,这是最大的悲哀,君
主专制的最大祸首是君,即皇帝;于是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批判“君为臣纲”的
教条主义,认为做官应该服务于天下苍生,而不是仅仅只为君主一人,为万民,不为一家一姓,要忧天下
之忧,乐天下之乐。同时,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共治,君臣平等。
▲2.限制君权保障民权的法治思想; A.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B.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他提出限制君权,保障民权的法治思想。他主张要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进而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强调应该是先有治法,后才有治人,只有法制完善
了,才能够治平天下。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黄宗羲的限制君权保障民权的出发点
是根据当时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而做出的适时调整,其目的还是要维护封建统治,一定要
注意,反对君主专制不等同于反对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不等于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君
主专制和维护封建统治的出发点与目的并不矛盾,一定要好好想清楚了。
★并未提出推翻专制,未构建新的社会制度
▲3.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轻视工商业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提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维护,这一点最能够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特点,故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是对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折射与反应。
“黄宗羲”思想的影响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对之后的反封建斗
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的思想类似于欧洲洛克的主权在民思想,但绝不是,固对推动反封建斗争提供
了有效的思想武器(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从后续历史来看,他的思想孕育了近代君立
宪制思想,具有早期思想启蒙性质,是近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说明:从先秦“重民”
到“为天下之民”,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在价值观上接近了西方近代
民主政治的初衷,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黄宗羲的思想依然是在维护封建制
从黄宗羲的政治理想可以看出,他虽然关注民生, 承认民众物质需求的合理性, 但是, 这些主张仅仅停留在“利”的层次上, 而没有上升到“权”的高度。民众的一切, 终究还是需要依靠圣君贤臣的给予而已。
——允春喜《论黄宗羲对君臣民关系的构想》
未上升到权力的高度,不属于近代民主思想。
突而不破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两朝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
(3)先驱者之三顾炎武: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于天下之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则刑繁矣,众治则刑措矣”
▲2.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实践和真知;
宋后逐渐形成一种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要与当时社会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通过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经世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义理,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面对日益加速的社会危机,他主张要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探索真知。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特别的区分了“亡国”和“亡天下”两种不同的概念,“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问题。同时他还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那是君主和大臣们的事情;而保天下则是所有人的事情了。后来,梁启超先生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鼓励人们关心国家大事,要肩负起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也。
▲4.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
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
(4)先驱者之四王夫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且有规律可循;
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他反对朱熹的理气论,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精神性的理要依赖于物质的气而存在,他反对程朱理学关于物质实体之外还有所谓的精神性的“理”存在的说法。
在道和器的关系上,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认为事物的规律不能离开客观事物本身而独立存在
同时他又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发展变化是由规律可循的。在历史发展观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叫“势”,发展规律叫“理”,历史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2.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
他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比如动和静,难和易,而且事物的双发会借助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3.认识来源于实践;
他认为人的主观认识是由于客观对象的变化而引起的,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认识
相符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行先后知,即实践出真知。 知
行关系:朱熹(知先行后);王阳明(知行合一);王夫之(行先后知)
▲4.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尽飞古今虚秒之言而返之实”
“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启示了人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明清之际的新儒学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继承积极入世、关注现实和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儒学传统,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李贽:从人性的角度,肯定人的正当私欲,个性自由发展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从政治角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治学的角度,倡导经世致用
——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唯物主义思想
——批判理学唯心主义
积 极: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局限性: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实质上仍为封建思想;
并未成为社会主流,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探究: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
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文化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明清之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理学)的束缚和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极大地解放思想。
清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思想专制和恐怖政策流行,主流学者(如乾嘉学派)只能转入考据学等领域研究,以求明哲保身......
晚明以来,一方面是充斥于正史、方志中无数贞节烈女的事迹,另一方面,却涌现了大量以情欲为主题的市井小说,专以叙床第之事为能事,这正反应了晚明男女关系渐趋松弛,人性觉醒,世风为之一巨变。
——葛剑雄
(清朝)中国的知识系统,事实上已一分为二:一套是知识分子拥有的历史观与伦理观,另一套是民间建构的历史观与伦理观。
——许倬云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吴敬梓
曹雪芹
戏曲 明 汤显祖
清 孔尚任 明清
道光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
《牡丹亭》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桃花扇》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易代并长期流行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通俗文化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政治:君主专制加强激化了社会矛盾加深,激发了一些文人通过文学对现实进行批判
科技:印刷术不断完善,推动文化传播; 文学:宋元话本为其奠定基础
主流思想与通俗文化的“脱节”
古代中国与近代世界的“脱节”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欧洲的许多变化,不论是建立民族国家,还是由启蒙运动引发的种种思潮,其立场都是反对罗马教廷的,天主教教士因其地位,不会以同情的心态,向中国人揭示欧洲正在进行中的变化。
——《万古江河》
“领 先”?
“脱 节”!
生产领域与学术成果
主流思想与通俗文化
古代中国与近代世界
日益僵化的君主专制政体
儒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闭关自守、“天朝上国”
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世界
向左
中国向右
世界发生巨变……
中国量变质不变!
危局
变局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海禁及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