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人教版(九下)语文课件 1课《诗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人教版(九下)语文课件 1课《诗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2 08:22:49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天静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乡 愁
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诵读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听读全诗,感知诗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
品读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凝神细思,现在诗里的哪些词语留在了你们的脑海里?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圈画出这些形象前面的修饰语,并让这些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 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一方矮矮的坟墓
一湾浅浅的海峡 这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那么,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些怎样的“让人忧伤”的故事呢?请大家任选一个小节,以这个小节中的形象为核心,放飞心灵,想象一个合情合理的“乡愁”故事。 放飞心灵 展开想象 他小小年纪,便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绷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字迹──母亲的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字迹。多次失望之后,他收到了一封信,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在恭读了一遍又一遍之后,都背熟了。后来,他仔细观察了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还盖着邮戳----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他看也能看见,摸也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示例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问题探究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托物寄情~~创设意象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小时候 邮票长大后 船票 夫妻分离后来 坟墓现在 海峡 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依恋 对母亲的怀念 对故土的眷恋
期盼祖国统一 母子分别 母子诀别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个人思乡之情普遍的家国之情时间愁的原因感情意象合作交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 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小练笔 作业一、背诵余光中《乡愁》二、课后作业第四题
再见课件20张PPT。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富饶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繁荣昌盛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强大无比我爱这土地—因为它文化灿烂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历史悠久我爱这土地第一次鸦片战争我爱这土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爱这土地1937年 卢沟桥事变艾青我爱这土地 关于艾青【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我爱这土地写作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
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朗诵指导:
1、情感基调
2、节奏停顿
3、重音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我爱这土地赏诗:
1、诗中作者以什么自喻?它在歌唱什么?
小鸟;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河流风黎明遭践踏的国土满腔的悲愤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 歌 唱 “土 地 ” ,表 赤 子 忠 心。明确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我爱这土地3.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我爱这土地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那你的理解。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小结:我爱这土地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意象内涵丰富,抒情方式巧妙。诗人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我爱这土地作业:
1、背诵默写
2、阅读附文《中国的土地》,试与课文比较,说说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3、赏读现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