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雨果(1802──1885年)法国作家。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是流传到世界各国的宝贵文学遗产。
作者及作品介绍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写作背景 中国北京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一古画:圆明园四十景咏之一圆明园琉璃塔(小图)及其旧址圆明园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 (模型)文昌阁海晏堂中的12生肖铜像规月桥华美的建筑物养雀笼外国人拍摄的“皇家园林”单孔石拱残桥华美的建筑物 上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左两图:焚毁后圆明园的断垣残柱被毁后的大水法被毁后的大水法被毁后的大水法被毁后大水法照片局部凤阁龙楼委碧埃,
荒烟满目旧亭台。
何人能说前朝事,
如此名园叹劫灰。福海依然绿波流,
蓬莱三屿空悠悠。
人民百万冲霄气,
重整乾坤展宏猷。《圆 明 园 咏 史》-- 黄墨谷缀 琉璃 珐琅 鹭
骇 曦 劫 箧zhuìliúlíliúlílùhài xī jiéqiè荡然无存--独一无二--谴责-- 制裁-- 箧-- 瞥见--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责备;严正申斥。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小箱子。一眼看见。给下面的字注音解析下面词语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态度?整体把握 1、信的正文写了哪些内容?赞美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1-4)揭露英法联军的罪行。 (5-6)指出英法政府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7-10)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雨果的这封信,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小结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理想艺术的地位。”(p30的第二句)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p30的第6-7行) 赞美的例句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以至于荡然无存。”(第五段的5-7行)讽刺的例句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第五段的倒数第四行)…………内容探究内容探究2、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先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①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②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③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的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耗费劳动之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3、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使用这方法有什么作用?内容探究 巴特勒他们期待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怒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这段话中包含了作者的愤概之情,因为能作出摧毁圆明园这样的“艺术杰作”的行为的人,不能算文明人;能建造出圆明园的也决不会是野蛮人。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富丽堂皇的破烂“? 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为是丑恶的,把抢来的东西展览就像展览“破烂”。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请体味这句话的含义。难句析疑3、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接上文)这话突出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焚毁是英法政府犯下的强盗罪行,而不是英法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府强烈的不满难句析疑 4、“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承上起下。“奇迹”是上段对“万园之园”的总括赞美,“消失”引出下文的英法强盗。这句另起一段,在内容和语言上与前一段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极端愤慨之情。5、文中“赞誉”一词有何作用?“赞誉”一词褒义贬用,褒贬分明,贯穿全文。小结 1、本文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赞美圆明园)和议论(谴责英法强盗)为主。2、语言方面,作者用极富想象力的美丽词汇渲染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用如剑的反语揭批侵略者的强盗行为。对比鲜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写作特点) 1、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拓展延伸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节、胸怀博大。(讨论)拓展延伸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提示:可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济、科技落后,国力衰微等来谈“原因”;对“进步”应与清末情况作比较。)(讨论)1、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作业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不少于400字。)
①、雨果是哪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②、 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③、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有 ,罗马有 ,巴黎有 ,
而东方有 .
④、 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 )2、完成以下问答及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