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说课人:五年175班
覃玉怡201718503511
目录
二
三
四
五
说教材
说学情分析
说目标分析
说教法学法
一
说教学过程
六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游记。本单元以“游记”为主题
课文大意:
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选编目的:
1.让学生了解游记体裁,学习写游记的方法2.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魅力。
二、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一定的语言积累,对理解本篇课文不是难事,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体会、感悟语言表达的技巧,学习写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说目标分析
1
会认“浙、簇”等生字,会写“浙、罗、杜”等13个生字,理解“森郁、盘曲”等词
2
能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概括段落大意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三、说目标分析
重点
会认“浙、簇”等生字,会写“浙、罗、杜”等13个生字,理解“森郁、盘曲”等词
重点难点
能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概括段落大意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课时,所以把重点放在生字词上,而根据本篇课文的课后内容,要求学生能理清作者游览顺序,而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概括段意所以把其定为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情境创设法
情境感悟法
朗读感悟法
朗读指导法
教法
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解词义
(三)理清内容,概括段意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布置
五、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说导入语
教师释题: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游的意思)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揭示课题,简洁明了。解释课题意思,让学生了解游记性散文的命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填写生字表
(二)检查预习,理解词义
学生理解“蜿蜒”“合适”等词
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教师出示图片,教师演示
小组对照讨论。教师强调易错读音,易错字
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词义,为后面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路线图
说主要内容,概括段落大意,做导游
教师点拨,学生默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明确了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了大意,学习了概括课文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四)课堂总结
(三)理清内容,概括段意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全班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感受课文描写的景物,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并组词
2.把课文有感情的读给父母听
六、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此板书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直观的展现了作者的游览顺序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
罗旬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