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柳永《望海潮》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柳永《望海潮》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08: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柳 永
词的定义: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
是诗的一种,又称“长短句”“诗余”
“曲子词”“曲词”等。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
高峰。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规定词的
字数、句数、平仄、韵脚;词的标题是
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词的分类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定然魁甲登高第 ——《长寿乐》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作者】
屡屡落榜,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暮年方进士及第,曾授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柳词现存二百多首,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柳永是北宋时期大量创制慢词的第一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有《乐章集》。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如鱼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
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属于长调、慢词
【释题】
【背景介绍】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杨湜《古今词话》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分析鉴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形胜”的地理形势
“都会”的社会条件
“繁华”的历史传统
统摄全篇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湖堤柳色如烟,小河彩桥如画,家家户户都垂挂着挡风的珠帘、绿色的帷幕,房屋高高低低,足有十万人家。
街巷河桥的美丽
居民住宅的雅致
都市户口的繁庶
都会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茂密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浪花,广阔无边的钱塘江是天然的壕沟。
绕——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卷——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形胜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家家户户摆满绫罗绸缎,竞相攀比豪华。



繁华
各种珠宝
绫罗绸缎
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上片小结】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术语解释】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叠起伏的山岭清秀美丽,
秋天的桂花遍地飘香,十里的荷花争奇斗艳。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悠扬的羌笛声、动人的采菱曲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垂钓的老翁怡然自得,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
对仗工整
互文见义
百姓的游乐
演奏
漂浮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众多的骑士簇拥着长官,乘着醉意欣赏鼓乐欢曲,一面吟诗作赋,一面观赏秀美风光。
官员的游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同僚夸耀。
投赠之作
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下片小结】
柳永“长于纤艳之词”,《望海潮》一反他惯常的婉约风格,以大开大合、直起直落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了杭州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总结】
写杭州突出了以下五个方面:
地理位置上,它是东南重镇;
历史传统上,它是古来繁华;
自然景观上,有著名的钱塘江潮,有秀美的西湖;
市井面貌上,人口密集,设施美观,陈设豪奢;
百姓生活上,笙歌处处,老少愉悦,安居乐业。
词人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