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材解析】
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都属于制度范畴,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呈并列关系。教材先讲选官制度,可以理解为官吏是统治的基础,再讲国家政权的官僚机构是如何组织的,最后讲述国家经济方面的管理手段,即赋税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基于制度专题的难度考虑,本课应聚焦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说明汉唐间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研读史料,对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认识科举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历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通过图示和材料,了解三省六部制的职权,认识三省六部制的变化的特点和影响。
3.通过填写表格、研读史料,了解租庸调制和两税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废除租唐调制设两税法的原因,掌握历代赋税制度变化的特点和意义。
4.通过对隋唐制度变化的学习,联系隋唐盛世的表现,理解政治制度与盛世出现的内在联系,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有一定基础,但是知识碎片化,有待进一步深化、条理化。赋税制度专业性较强且在初中教科书中并未涉及,里面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高一的学生平时也很少接触,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难点: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已经连续分裂了近四百年,在这个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草原的视野与武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整合为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终于建立了一个庄严恢宏、灿烂夺目的王朝。陈寅恪先生赞之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中,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怎样怎样的新局,扭转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设计意图:由史家观点引入制度创新,明确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点明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
(一)古代政治制度整体认知
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的专题演讲合集,其中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是今人学习古代政治的极好资料。政治制度包含的内容很多,那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进行论述的呢?
思考:请同学观察作者在各章节论述的共同点。这些角度有怎样的联系?
生:作者是从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的。
师:是的,钱穆先生在论述历代政治时首先讲政府组织,也就是政府职权的分配,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第二,讲人才选拔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三,讲政府的赋税制度,这是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如何处理的制度。第四,讲国防与兵役制度,因为养育政府的是经济,而保卫此政府的是武力。
所以我们说在历代政治中,人才选拔是政府的基本,政府权利分配是政治制度的实质内容,我们称之为“体”,而经济与兵役制度则是政治的外在表现,我们称之为“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大致框架,今天我们也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探讨隋唐的政治制度。
(二)新局之基——选官制度之变
1.九品中正制
过渡:治理天下重在用人,官员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统治水平,因此,对官员的选拔可谓是古代中国一件重要的大事。
回顾:结合所学,概述隋唐以前选官制度的变迁。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官员产生的方式。在西周时期贵族的传承依据什么?
生:血缘。
师:没错,是血缘,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了世卿世禄制,保障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秦商鞅变法,打破了血缘的垄断,看重什么呢?
生:军功。
师:对,是军功,由此产生了军功授爵,提升了秦统一六国的军事实力。再到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什么?
生:察举制。
师:很好,是察举制,举孝廉举贤良,依靠乡里的清议也就是口碑来评判人的品行。察举制以才德选人,虽说才与德的标准不太好衡量,但至少体现了道德品质在选拔官吏中的地位。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战乱,人口流动大,原本的乡里清议不再适用,那这一时期设立了什么呢?
生:对,是九品中正制,
师:九品中正制中选官的实际依据是什么?
生:门第家世。
师:非常好,是家世。那魏晋这样的选官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思考:请同学们结合历史纵横,归纳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其“毛病”的来源。
生:背景是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九品中正制根据魏晋南北朝从家世、道德、才能的选官标准逐渐走向单一化,特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就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大家都听说过西晋时的文学家左思吗?就是写作《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的那位大才子。虽然他才高八斗,但是却因出身贫寒没能得到重用。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的作品《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世家子弟登上了高位,而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在低级职位中),就会感受到他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愤懑不平之情。
2.科举制
过渡:那么对于以上种种问题,隋唐的皇帝对选官制度做出了怎样的改变呢?
思考1:隋唐时期的开创了什么选拔体制,有何特点?
生:科举制
师:隋朝建立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以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立科目,分科取人的形式选拔官吏,是在历史的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汉代就有考试制度,当时地方上通过察举推举出的人要经过考试,然后再量才录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考试的地位。
思考2:隋唐统治者在科举制的发展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师: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明经考试要求考生熟读并且背诵儒家的经典(包括注疏)。明经出身后,经吏部试合格,大多被选授为县丞、县尉、县令,普遍地成为州县基层的地方官员。像韩愈、白居易、柳宗元都曾参加过明经科考试。进士科以诗和赋为主,重视应试者的文学才华。唐代所有科举试中,进士的名声最响,相较明经科,进士科的难度也更大,以至于当时有这样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明经比较容易,30岁考中已经很老了,进士很难考,50岁考中还算年轻,然而一旦考中便能声名远扬,以后可能会仕途顺畅,飞黄腾达。
到了武则天时代,继续完善科举,增设了武举和殿试,其中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人被称为天子门生,极为荣耀。唐玄宗时代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科举制之利弊影响
材料: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诗歌:
神童诗·(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思考3:据材料和诗歌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与意义?
生:自由竞选;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中央集权
师:我们知道,在察举制之下,若想做官,得先由他人推荐。而科举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投牒自进,自由报考”,无须他人举荐,士子可以自由报名,官吏没有阻挡或干预的权力和必要。就像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所说的一样“此制的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几乎人人都可报考,这就扩大了选拔的范围,扩大了统治基础。
那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什么进步的地方呢?公开考试更加透明,应选者必须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以你在科场上所写的文章的优劣为去留依据。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的信效度大大提升了。按成绩录取使选材有了客观的标准,比道德更加容易衡量,比门第更公平。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人才选拔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这就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正如这句话所说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总之,科举制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小结:回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你发现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生:标准越来越科学客观;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形制越来越规范;中央集权强化。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展示加深学生对于选官制度发展趋势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对选官制度发展趋势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新局之体——中央官制之变
1.前代回顾
过渡: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流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在隋唐时期,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三省六部。
师:在讲述唐朝的中枢机构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秦朝以来中枢机构的演变。大家还记得秦朝在中央设立什么吗?
生:三公九卿制。
师:对,三公九卿,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那么汉初的时候汉承秦制,基本延续了秦朝的设置,但是汉武帝时期皇帝认为相权威胁到了皇权,因此为了削弱相权,武帝设置了什么?
生:中朝。
师:很好,中朝也叫内朝,提拔身份低微的人组成以皇帝为核心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保留了执行的职责。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省六部制在魏晋时期已经有了萌芽,到了隋唐得以正式确立。
活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9页完成三省六部制的结构示意图。
2.三省六部制结构及职能
过渡:相信同学们已经从书中看出了很多信息,现在我们一同梳理三省六部制。
师:三省分别是哪三省呢?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那六部分别是哪六部呢?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和工部。尚书和中书早在汉朝就有了,不过当时还不是省,地位还不够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形成,共同辅助皇帝决策,并承担了执行权力。所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逐步演变的产物,到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那三省六部又是如何分工的?同学们请看,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的是哪个省?对,是中书省。那门下省负责什么呢?门下省负责审核,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可以驳回,让中书省重新再草拟。一件事情通过后是不是就该执行了,那负责执行的是?很好,是尚书省,尚书省统领六部,六部亦是各有分工。
师:由于三省职能分工不同,官署位置也不同,中书省和门下省作为中央的决策和审议机构,要随时准备皇帝的诏问,其位置设置在皇帝作为寝居和处理正政事的太极宫,尚书省作为执行诏令的机构位于皇城中心承天门街的东侧。在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共同执行具体的决策。三省的长官都可以被称为宰相,而且他们虽然各有分工,但是却并非纯粹埋首于自己所负责的领域而缺乏交流,而是会共同议事,聚在政事堂对某些重大事情进行讨论,这也就蕴含了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思考1:请同学们根据六部分别处理什么事物?
生:官、钱、文教、军、法、建设。
3.三省六部制利弊分析
过渡:同学们,知晓了三省六部制的基本情况后,你对此作何评价呢?
材料: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2: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三省六部制度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生:特点是三分相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节制君权。意义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师:三省六部制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益完备,所以隋唐盛世的出现绝非偶然,制度创设功不可没。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这大大增加了宰相的人数,唐太宗时还经常给品位比较低的官员特定的名号,比如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些人也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成为宰相。这就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进一步增加了宰相的人数,稀释了宰相的权力,提高了皇帝的权威,所以也就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小结: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归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
生: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官制的制度化、合法化。
设计意图:通过与前代中央官制的比较,构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演变的知识体系,感受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
(四)新局之用——赋税制度之变
1.赋税制度的演变
过渡:刚刚我们讲完了选官制度和中枢机构,都可以归结为政治层面,而对于统治来说,经济命脉亦是十分要紧,其中赋税制度关系到国家财富的多寡,也影响着国家力量的强大。
师:在隋唐时期赋税制度也有变化与创新,源头同样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纺织品,包括丝绸和布。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了均田令,国家授予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农民则要承担数额固定的租和调,成年男子当时被称为“丁”,还要承担一定的徭役。
唐朝初年沿用均田制,并在租调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改革,形成了租庸调制。我们看看多出来的这个“庸”是什么意思,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租庸调制
思考:为什么在原本的租调制中加一个“庸”呢?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唐代租庸调制相比于前代的进步意义?
师:唐代原本服徭役是要百姓亲自去参加劳动,比如修筑一些工事等,其实每年也就服役二十天,看起来似乎时间不算长,但问题在于一是来回路上要花费大量时间,二是可能会赶上播种或收割的时机,影响农业生产。唐朝为了解决徭役的这种问题就进行了改革,农民如果不想去服役,可以用丝绸或者布来代替,农民免去了服役的奔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时间,政府也增加了赋税收入。
需注意的是,租庸调制的推行是有条件的,就要实行均田制,社会上有大量耕种自家土地的农民。然而到玄宗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风气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逐渐瓦解,在籍农民土地不足,无法应付赋税,于是纷纷逃亡,在这样的大势下,租庸调制日渐受到冲击。
3.两税法
过渡:面对租庸调制的失灵,统治者便想办法对赋税制度进行调整,以保证税收和百姓的生活。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主要根据资产征收户税,根据田亩征收地税,并且在南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配合着南方一年两熟也就是粮食一年内成熟两次的特性而分夏秋两季征收赋税。
思考:结合“史料阅读”分析两税法实行的内容。
生:①“量出以制入”:中央政府先定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
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编户交税;
③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④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师:相对于租庸调制,两税法收税的主要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对,是从人丁转向了财产,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点非常重要,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政府也因此减轻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思考:因此,从具体的制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税法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师:将原本很多税收的名目并入了户税和地税,简化了税收的名目。但同时它并没有减少国家税收,因为它扩大了税收对象,比如说商人也要交税,税收的收取也更精准了,那么也就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且“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方式也减轻了人身控制,激发了社会活力。
思考:然而在两税法自推行伊始,就有人反对,德宗时期的名相陆贽就是反对派的代表人物,结合“问题探究”分析两税法的弊端?
生:无统一税额,各地税负不均;以货币征税,币值不稳,负担加重;土地买卖合法化,土地兼并严重
小结:请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师: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从不定时收税到夏秋两税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各代赋税制度的含义,引导学生对历史时空的重视,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强化学生对赋税制度变化的认识;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隋唐赋税制度与前代的不同,为学生总结赋税制度发展趋势做准备
三、课堂小结:
师:我们回顾今天所学内容,会发现隋唐制度演变中有不少共通的地方。第一,制度演变中有哪些共同的原因呢?最重要的是时代变化,旧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士族的衰落导致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导致租用调制无法维持。统治者的励精图治,积极推行改革也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改革科举。在制度创新中,人的努力也很重要。第二,制度创新的基础是什么?是前代不大成熟的旧制度。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突然地创立,它是随着时代变化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必有渊源,必有前身。第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国家机器若要正常运转,便离不开稳定的中央决策及行政体系,有了政府组织就要有官僚的选拔,就出现了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政府官员都要领取俸禄,国家的正常运转也需要物质财富,财富从哪里来呢?自然要靠老百姓交税,赋税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第四,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利弊,则以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定。后世的我们总是轻易将科举制度定为所谓钳制民众思想,服务君主专制的统治工具,却看不到其在提升选拔公平性,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四、习题巩固:
1.隋初沿袭了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存在“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些政策调整( )
A.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
C.导致了君主专制强化 D.阻碍了阶层之间流动
2.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完善了官吏选拔制度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批判三省六部
4.顾炎武称:“唐制,凡诏敕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著于《六典》……人臣执法之正,人主听言之明,可以并见”。顾炎武所评述的制度( )
A.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成熟 B.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反映了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代三省制下( )
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 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 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
6.下面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它的实施( )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7.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8.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 )
A.建立了曹魏的统治基础 B.加强了曹魏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选拔到杰出人才 D.在历史上曾起到积极作用
9.《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九品中正制有局限 B.社会阶层缺乏流动
C.军功爵制不合时宜 D.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10.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
A.成绩评价机制完善 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
C.社会舆情影响式微 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五、作业设计:
课文41页“学习拓展”, 简要说出唐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七、教学反思:
从学习内容上来说,隋唐选官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创新为隋唐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人才和制度保障,赋税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了解决封建制度带来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管理的政治智慧,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更深刻认识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及发展规律,本课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作为重点示范课来讲解。
从教学方法来说,通过历史学家观点进行讲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学习目标,理解政治制度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