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6 10: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埃菲尔铁塔与凯旋门
于1889年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的.
巴黎凯旋门是为纪念拿破仑1805年1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2、结合史料,掌握《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通过教材,梳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知道拿破仑巩固政权的内外政策,通过史料解读,正确评价拿破仑和他的对外战争。
一、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 教士太富有了……他们的豁免权是对人民的额外负担……我们称之为领主的贵族拥有巨额财富和大量豁免权。这些特权让我怒火中烧!……难道所有人不都是国王平等的臣民吗?……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父亲同等对待。
——[澳]彼得·麦克菲《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结合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二 法国工商业的发展面临制度的束缚,如专政王朝为解决财政危机,日益加重盘剥,动辄封闭银行;国内关卡林立,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史》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18世纪开始,法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一、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结合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一批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他们对教会的抨击极其大胆,他们为思想解放而斗争。…启蒙运动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文 佩里《西方文明史》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上:
国际上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等级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
启蒙运动为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作用
性质
14世纪(萌芽期)
18世纪(成长期)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神学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路易十六与 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十六与 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享年38岁),波旁王朝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路易·斐迪南与萨克森的玛丽亚·约瑟法之子。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个被处死的国王。
欧洲历史中被处死的国王一共有三位:查理一世(英国国王,1649年在英国内战后被处死)、路易十六(法国国王,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尼古拉二世(俄罗斯帝国皇帝,1918年被苏俄政府枪决)。他们都是在由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的社会革命中被处决的。
玛丽.安托瓦内特于1755年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母亲是奥地利女皇,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到法国宫廷后,玛丽的生活并不快乐。路易十六是个木讷的男人,温文儒雅但却不善言谈,整天只关在铁匠房,冶铁是他最大的兴趣,温吞的他无法博得玛丽的欢心。天性活泼的玛丽深感婚姻的乏味,于是她开始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来排遣自己内心的沉闷。但是这些宫廷的宴请耗费巨大,为此,玛丽皇后就有了“赤字夫人”之称。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第三等级提出制定宪法。
国王企图以武力镇压。
巴黎民众武装支持制宪会议
(1)、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1789年)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2)、开始
巴士底狱建于14世纪,原先是一座军事堡垒,后来改为监狱,是国王囚禁政治犯的地方。巴士底狱原是查理五世下令建造的用来防御英国军队的军事堡垒。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民众进攻巴士底狱。监狱里当时关押着7人,但是巴黎民众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人。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所以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3)、《人权宣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结合材料,概括《人权宣言》的进步性。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废了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马赛曲》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4)、建国
瓦尔密战役(Battle of Valmy) 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为一方,奥普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为另一方,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双方在10天交战期间基本上就是大炮对轰,最后联军因后勤问题自动撤退。
法兰西革命军与奥普联军之间进行的决战
  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5)、处死国王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6)、雅各宾派掌权
结合材料,概括雅各宾派的措施和结果。
①组成了救国委员会;
②平息了国内叛乱;
③打退了反法联军
措施
作用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6)、雅各宾派掌权
材料 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占到了80%以上。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有的村庄几乎全被杀光,连儿童、婴儿也难幸免。 ——《法国大革命反思》
结合材料,概括雅各宾派的措施和结果。
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最后被政变推翻。
热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专政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二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为热月政变。
二、法国大革命
1、经过
召开三级会议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处死路易十六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热月政变
1789.5
1791
1793
1794
1789.8
1792
1789.7
攻占巴士底狱
处死罗伯斯庇尔
二、法国大革命
2、影响
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性质:近代史上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欧洲大陆各国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没有确立……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为欧洲树立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榜样。”
——李世安著《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1、发动政变
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雾月政变”。
拿破仑的这次政变发生在11月9日,在当时的法国历法中属于雾月,故称“雾月政变”。这些名称来源于法国大革命中一度实行的历法
三、拿破仑帝国
2、统治措施
结合视频,概括雅各宾派的措施和结果。
对内:
①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②颁布《拿破仑法典》
对外:
大败反法联盟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很多国家民法参照的蓝本。
结合视频,《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
三、拿破仑帝国
3、建立帝国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三、拿破仑帝国
4、对外战争
结合视频,梳理拿破仑帝国发展历程。
①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
②1815年,法兰西帝第一帝国覆灭
发动政变,建立新政府
1799年11月
1804年
制定《拿破仑法典》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远征俄国
1812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年
拿破仑帝国发展历程
评价拿破仑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了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摘自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结合材料,评价拿破仑。
功绩:颁布《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民法参照的蓝本;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客观上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1789.7
开始
1789.8
1792
1804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
高潮
处死路易十六
1791
1794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高潮结束
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
通过《人权宣言》
发展
继续发展
1793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拿破仑帝国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美国学者苏珊 邓恩在其著作中写道:“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材料旨在说明(  )
A.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互相影响
B.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反抗殖民压迫
C.《人权宣言》以《独立宣言》为蓝本
D.《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的发展
A
课堂检测
2.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开展,三国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革命的共同结果是(  )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D.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3.构画示意图,能很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下面这幅图反映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辛亥革命
A
C
课堂检测
4.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唯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A.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B.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C.彻底摧毁了君主专制 D.充分彰显了工人力量
5.1789年前的法国社会还处在被人们称之为“旧制度”的框架之中。……税收负担全落在贫困者身上,使他们更加怨声载道。官僚制度的惰性、政府人员的懒散、行政管理的庞杂以至混乱,使王朝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封建制度腐朽激化矛盾 D.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C
C
课堂检测
6.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
7.《拿破仑法典》颁布后,法国在其征服的欧洲国家和地区强行推广。这一做法打击了(  )
A.德国的对外扩张 B.俄国的农奴制度
C.法国的启蒙运动 D.欧洲的封建势力
C
D
课堂检测
8.比较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推翻了本国封建统治
B.美国革命开始的时间比法国晚
C.法国革命影响超过英国
D.都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C
课堂检测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农民起义区域范围广、革命在多个城市爆发,遭到外国势力干预、革命具有彻底性。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法国通过大革命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课堂检测
材料二 这一时期法国的资族等踞于军政高位,又把持高级教士的职务,还占有大量宫中闲职,领取高额俸金,第三等级税负沉重……1788年7月,冰雹灾害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面包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涨,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普遍的营养不良。随着国家经济的崩溃,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损失惨重,加之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对自由的渴望,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
——摘编自《法国大革命》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法国大革命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原因:封建贵族的削弱、自然灾害的影响、阶层不平等、经济崩溃、启蒙思想的影响、大革命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课堂检测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处死国王的讯息迅速传遍了古老的欧洲大陆,欧洲各国君主和民众深受震动,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立刻宣布与法国断交,并在随后对法宣战。
——摘编自《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3)从法国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理经验?
在社会发展中要促进人民平等,不断推动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不断改善民生等。
课堂检测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革命过程中,法国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过渡时期的法律以废除封建特权和人身依附关系。然而,法律不统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在私法领域,习惯法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于是,在法国资产阶级看来,仅废除封建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个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理想的全新的法律体系,而私法领域的最终目标则是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
——据朱晓喆《<法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
(1)根据材料一,说明《法国民法典》制定的目的,并分析其与大革命之间的联系。
(1)建立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理想的全新的法律体系。《法国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维护大革命的成果。
课堂检测
材料二 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邱远猷等《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颁布的目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3)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