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下20.1.1(第1课时)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下20.1.1(第1课时)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20:0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平均数是衡量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统计量,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当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重要程度不同时,加权平均数能更好地反映对某些数据的侧重,权反映的是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权相同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体会权的作用.
2.明确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权及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难点】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法、观察归纳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图ABCD四个杯子中装了不同数量的小球,你能让四个杯子中的小球数目相同吗?
意图: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都接触过统计的一些知识,本环节通过设置简单的统计实例,让学生温故知新,引入平均数的课题.
效果:引起了学生对统计的学习兴趣,引出了本节的课题.
新课讲授
算术平均数
重庆7月中旬一周的最高气温如下:
(1)你能快速计算这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吗?
(2)你还能回忆、归纳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吗?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 x2, …, x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做一做
(1)数据2.3.4.5的平均数是3 ,这个平均数叫做算术 平均数.
(2)一次数学测验,3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60,80和100分,则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意图:运用生活中与学生密切有关的气温实例,来让学生体会算术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效果:学生明白了算术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加权平均数
合作探究
问题: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1)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请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用谁?
解: 甲的平均成绩为
乙的平均成绩为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用算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
重要程度不一样!
解:
因为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思考: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一般吗?
归纳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3)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则应该录取谁?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4)将问题(1)、(2)、(3)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同样一张应试者的应聘成绩单,由于各个数据所赋的权数不同,造成的录取结果截然不同.
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加权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验权的产生是自然的过程,权的意义是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体会计算的合理性.
效果:学生初步体会了权的意义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例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请决出两人的名次.
解:
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
由上可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
思考: 你能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吗?
(1)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
(2)在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
意图:通过例题,使学生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辨析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使学生会对两者进行区分,明白它们二者的具体适用情况.
效果:学生加深了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做一做:在2017年中山大学数科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两名考生在笔试、面试中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图所示,你觉得谁应该被录取?(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分别按60%和40%计入总分)
解:根据题意,求甲、乙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得
所以乙将被录取.
加权平均数的其他形式
知识要点: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权.
例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解: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答: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约为14岁.
做一做
某校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5人,期末数学测试中,一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1.5分,二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3.4分,这两个班9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解:(81.5×50 +83.4×45)÷95
=7828÷95
=82.4
答:这两个班9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2.4分.
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其他形式,继续以体会权的意义为目标,选取典型的生活实例为背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解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了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课堂练习
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 .
2.如果一组数据5,-2,0,6,4,x的平均数是3,那么x等于5 .
3.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万元)如下表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3 万元.
4.某次歌唱比赛,两名选手的成绩如下:
(1)若按三项平均值取第一名,则选手B 是第一名.
(2)若三项测试得分按3:6:1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测试成绩,此时第一名是谁?
解:
所以,此时第一名是选手A.
意图:让学生初步使用学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体会统计中数据分析的乐趣.
效果:检测了学生对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意图:总结反思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效果: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了系统的回顾.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20.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学习过了简单的求平均数,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是把加权平均数讲解透彻.因此本节课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典型练习,加深学生对问题中的“权”重的理解,分清“数据”和“权”,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想要学生准确的理解加权平均数中的“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学习中的思维定势,通过对比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及联系,明白其实算术平均数是各个数据的权重相等,都是“1”,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算术平均数都是加权平均数,从而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真正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