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陋室铭》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陋室铭》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14:18: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识记作家作品。
2.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新课导入
你喜欢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吗?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写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字词积累
德馨 苔痕 案牍 鸿儒
西蜀 何陋 调素琴
xīn
tái

tiáo
shǔ
hóng rú
lòu
文体知识
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记述生平、事迹、功德或警戒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阅读指导
朗读短文,圈出押韵的字,说说押的韵是什么。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ing
韵脚:
韵的韵:
阅读指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近,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对偶。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小知识
对偶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神异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出名,有名。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博学的人。
弹琴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译文: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无功名的人。可以弹奏没有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有何陋?宾语前置。
精讲点拨
本文题为“陋室铭”,陋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幽僻冷清
调素琴
陈设:简陋朴素
精讲点拨
作者写此铭文,要表达的是“陋室之陋”还是“陋室不陋”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自然环境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人物不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生活情趣高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不陋
精讲点拨
“陋”与“不陋”,两相对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陋——物质条件简陋
高洁傲岸的情操
不陋——精神生活不陋
安贫乐道的情怀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精讲点拨
作者写“陋室”,提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的用意是什么
类比
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精讲点拨
作者写“陋室”,提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的用意是什么
类比
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精讲点拨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
精讲点拨
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陋室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布置作业
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描写身边的物,表达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