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略读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可贵品质。
2.细读重点段落,理解评价性语句的表达作用,能恰当评价人物。
3.体会以小见大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新课导入
我们小时候学过童话《稻草人》,知道作者是谁吗?
叶圣陶
作者简介
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代表作】
合作编著《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
编著《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字词积累
丁卯 商酌 譬如
累赘 拖沓 妥帖
mǎo
zhuó
léi zhuì
tà
pì
tiē
字词积累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修润】修改润色。
【譬如】比如。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字词积累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阅读指导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就是带着目的的有选择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琢磨,不要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不要打断阅读思路,而应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
1. 确定阅读重点:可根据题目或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确定。
2. 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首段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主要信息。
3. 要默读或扫读,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就加快速度。
整体感知
略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2.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整体感知
写作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为吕叔湘先生描文章标点。
亲自和“我”谦虚恳切地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
亲自送客到大门外。
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
律己严: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
强调“简洁”的文风。
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
以小见大
整体感知
请以“学习本文,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归纳本节课的学习。
学习本文,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待人宽厚的人。
学习本文,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学习本文,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习本文,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文风方面,重视“简洁”的人。
……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敬佩和赞美之情。
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选取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一个人来介绍,注意通过一些典型事例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