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统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统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14: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写出人物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学习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写出内在精神。
2.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一、温故知新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写出人物的特点。如果我再问你,写人怎样突出特点?
你一定会非常流利地告诉我,细致观察,抓住突出特点与典型事例来写。
的确,有了这样的技巧,同学们笔下的人物马上就有了辨识度。但是这样就能写好人物了吗?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欲求人物之生动,不全在相貌的特殊,而多赖性格与行动的揭露与显示。性格与处境相值,逼出行动;行动乃内心的面貌。”
我们描写人物,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更要彰显他们的内在精神。
首先,我们来区别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一组不属于人物精神?
第一组:开朗 幽默 热情好客
第二组:真诚 善良 大公无私
第三组:高雅 羞涩 文质彬彬
第四组:强壮 高挑 貌美如花
明确: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人物,假如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的印象。
——叶圣陶
通过典型的外在表现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
1.精心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精神的内容(选材)
写人物,自然要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但是,这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如果不能反映人物的内在精神,无论自己多么喜欢,都要忍痛割爱。因此,写人物一定要精心选择素材,要保证所写内容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甚至可以这样说,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写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事与事之间也不太讲究逻辑联系,但是,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写鲁迅先生笑声朗朗,
实则是写他性格开朗;写走路轻捷,实则是写做事干练;写他对刚刚来过的“我”说“好久不见”,实则是写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写他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实则是表现他关爱朋友心细如发;写他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严谨的作风。
典型事件、典型外貌、个性动作、特色语言,等等
在选材典型之外,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鲜,不能一写父母的爱子形象,就是雨中送伞、生病照料;一写老师的敬业就是灯下批阅作业、考试失利后耐心开导等陈旧题材。新鲜的事例才能吸引人、打动人。
2.写人物的精神要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我们所写的人物,大多是自己身边的人物,我们对人物的印象,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观察感受。因此要表现的人物精神,应该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而非生搬硬造来的,如此写作,才能让人物真实可信,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切忌生硬模仿课文,课文写人物的什么精神,自己也写人物的什么精神。同样是写鲁迅,萧红因为时常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对鲁迅先生的言谈举止比较了解,所以就写由此感受到的鲁
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亲和细腻,而另一个作家阿累因为只见过鲁迅先生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外貌印象深刻,所以重点刻画外貌以表现鲁迅先生作为战士的精神气质。两人感受鲁迅的角度不一样,所体现的人物精神也有所差异,但是文章都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所以读来人物形象都立体饱满,鲜明可信。可见,忠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作是何等重要。写作忌讳无感而作,忌讳无病呻吟,忌讳为文造情。
3.人物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呈现方式(手法)
写人物的理想境界是将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合二为一。在写作时,可以先概括出人物精神特点,再具体描写外在表现加以印证。如《邓稼先》就是先说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然后用邓稼先竟然有能力成功说服对吵对打的两派群众组织,“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加以印证。
写出人物的精神,也可以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概括精神特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做出了高度评价。这些议论句在前文具体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题起到升华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结合
写出人物的精神,还可以在具体的描写中以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阿累在《一面》中,这样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里说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以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
写人物精神,还常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邓稼先》中通过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从不骄人”“忠厚平实”的性格。
二、结合实例 研读探究
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使用批注法分析下面这篇文章是如何做到写出人物的精神的?
这样的人让我依恋
文/孙上菁
我家的菜园里总有一个弓腰劳作的矮小身影,那就是我的奶奶。
(开头简约,为了表现奶奶的勤劳,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
正月十五刚过,奶奶就早早地换上旧年的布袄,拿着铁铲,带着种子出门了。阳光还算不上暖和,可是在她那张千沟万壑的脸上,总有几颗豆大的汗珠。她佝偻着身子,艰难地翻动着脚下的土地。要知道,她周围的那些比她硬朗的老人都不种菜了。我站在菜园边上大声叫道:“奶奶!”她抬起头,边用一块褪了底色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边说:“好孩子,是不是饿了?”
(为了表现奶奶的勤劳、节俭、慈爱的精神,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在仔细观察着奶奶的动作、外貌,同时又运用了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
她用手在里层的口袋里摸出一张五元的纸币。我看见她的手,蒙着一层厚厚的老茧。她递给我的那张纸币,很旧。回忆起来,每次奶奶给我的钱都是旧旧的,好像叠放了很久似的。得了钱,我还不肯走,好奇地问:“奶奶,你种的什么呀?”
“种了香瓜、番茄和菠菜。”
“太好了,我最喜欢吃番茄炒饭了!”
(为了体现奶奶的节约和对钱的珍视,运用细节描写,从口袋里层“摸”;对“手”的细腻描写,体现出奶奶的勤劳。)
“知道你喜欢吃,所以就多种了些。”奶奶边说边用她那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乌黑的头发,我明显感觉到,奶奶的手是那么粗糙。我滑溜的头发居然被那老茧勾带起来。我可是今天早晨刚刚洗的头发啊,可是我喜欢这种被奶奶抚摸的温暖感觉。
(为了体现出奶奶对我的慈爱和“我”与奶奶的亲近,再次呈现出“手”的苍老和粗糙,顺势表述头发被奶奶抚摸的温暖的感觉。)
此后,奶奶每天用扁担挑水到菜园里,就像照顾我一样细心照顾那些菜。松土除草,牵秧搭架,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菜儿们都茁壮成长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夏天就到了,番茄成熟了,我日夜惦记的炒饭,终于可以吃上了。我在一旁看着,奶奶先把米饭倒入油锅,翻炒几个来回 ,待饭成为银白色,再把番茄倒入锅中来回翻炒,等番茄的汁液渗透到米饭里,饭就成了淡红色,出
(为了表现奶奶的勤劳能干,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锅前再撒一把葱花。我闻着葱花、番茄和米饭的香味,看着油亮金黄的饭粒,口水差点儿掉出来。奶奶看着我的馋样,盛了满满的一大碗递给我说:“慢点儿吃,小心别烫着!”
(为了表现奶奶的能干和对“我”的爱,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对做番茄炒饭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吃过饭,奶奶收拾停当,就给邻居们挨家挨户送去自己种的香瓜、番茄、辣椒。奶奶常说:“新收获的瓜果,让大家都尝尝鲜,自己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听着奶奶的话,我也感觉到那内心的香甜格外浓郁……
(为了让我们看到奶奶善良质朴的品格,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文末的省略号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总评:
本文选材典型,细节生动。作者通过奶奶菜园里的劳作、为“我”做番茄炒饭、给邻居们送瓜果等典型事例,将一个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可亲可敬、疼爱孙儿(内在精神)的奶奶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对奶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达到了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小结
人物精神
对比、衬托侧面描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
抒情、议论
典型事例
真情实感
三、学以致用 巩固提升
课本第25页“写作实践”第二题。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认真审题、用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