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9.3《声声慢》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9.3《声声慢》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6 11: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目 录 contents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学习目标:
1.鉴赏本词秋风、淡酒、征雁、梧桐等意象,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愁”情;
2.赏析本词中叠词的运用。
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本词三分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并找出本词的词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写“愁”,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愁”的?
合作探究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选取的意象有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
意象分析
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征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自己漂泊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
征雁、黄花引发了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再加上梧桐、细雨的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了
独立思考
1.这首词开篇的叠词有什么效果?.
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寻往昔的痕迹;第二层,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层,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①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②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阅读“李清照大事记”,总结分析晚年的词人有哪些“愁”?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又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中年丧夫之痛
2.孀居念夫之悲
3.流离颠沛之苦
4.年老孤独之愁
5.满含故国之思
6.胸怀亡国之恨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词,分析词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愁情?请结合作品分析。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①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②。
【注】①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②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的“采菊东篱下”句。
作业布置
①思乡之愁。词人以“犹”和“更”两个虚词,来加深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②故国沦丧之愁。词人借王粲去国怀乡之情来抒发自己的愁苦。
③孤身漂泊之愁。词人因故国沦丧而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孤独寂寥。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