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教、练”式《函数》教学设计
课题 4.1 函数
主备人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函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一节的内容。教材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学时。教材中的函数是从具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中抽象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大量的变量之间关系,进而抽象出函数的概念。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七年级知识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函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变化。
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了探索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并用符号进行了表示;在七年级下期又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了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的普遍性,感受了学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些方法和初步经验,为学习本章的函数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能判断两变量间的关系是不是函数;能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变量间的关系能否看作函数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函数问题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情景引入 PPT展示图片,引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许多东西相互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今天,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睛,来一同观察这些“变化”与“联系”...... 自学研讨,探究新知 自学教材75--76页,完成表格内容,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教材上的三个问题有何共同点? 2.教材上的三个问题有何不同点? 三、归纳总结,得出概念 1.函数的概念 2.表示函数的一般方法 四、练一练 1.若每吨民用自来水的价格为2.8元,所交水费金额为y(元),使用自来水的数量为x(吨),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 y为:y= , 是 的函数, 是自变量. 2.底边为6(m)的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 (m),则用含h的式子表示s为: s= , 是 的函数, 是自变量. 高h/m…234…面积s/m2……
如图,某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用含t的式子表示s为,s= , 是 的函数, 是自变量. 4.下面变化关系中,y是x的函数吗 (借助表格判断) 上课时间:
板书设计 4.1 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